今年(2018)九月WTO舉行第四次貿易政策檢討會議上,經濟部次長王美花宣示,「在WTO未來回合談判,我國將不再要求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及差別待遇。」消息傳回國內引發各界關注,尤其擔心對農業的影響,可能取消既有產業補貼政策、關稅限制等。
對此,24日立法院質詢會議上,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一再強調,台灣2002年加入WTO時,雖然是以「開發中國家」身份加入,但入會時即已宣示不要求享有WTO協定給予開發中國家會員的特殊及差別待遇,是比照「已開發國家」條件加入。因此對於外界擔心的產業補貼政策像是稻米保價收購,或是關稅配額限制等,皆不會因而改變。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定位為已開發國家後,唯一可能會有的影響,是WTO未來重新規範,各國必須做出新的承諾,「但不太可能。」畢竟有164個會員國,難以改變達成協議。但對未來台灣加入國際經貿組職談判是否受影響?陳表示,談判時仍各取所需,有不同承諾,現在定位為已開發國家,其實更能把台灣農業做大。

經濟部:展現貿易自由化決心,塑造加入CPTPP氛圍
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指出,近年來,美國及歐盟一直檢討改革WTO關於開發中國家的自我認定,歐盟甚至主張應該要有開發中國家的畢業機制。美、歐兩大經濟體尤其對中國、南韓、新加坡等國仍主張自己是開發中國家,而享有特殊與差別待遇,保持高度質疑態度。台灣現在承諾未來回合談判,將不再要求開發中國家的特殊及差別待遇,對既定已談成的關稅待遇並無影響。
經濟部部長沈榮津則表示,當初為了加入WTO,就已經被排除在開發中國家行列,比照已開發國家條件加入。此次宣示,並不會影響在WTO的現有權利,「宣示是為了展現台灣貿易自由化決心,塑造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氛圍。」且宣示前,已有跨部會整體評估,達成共識。
*小知識:從TPP到CPTPP─原「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談判成員國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等12國。但美國總統川普宣布退出TPP,因此改由日本主導,改名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omprehensive and Progressive Agreement for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CPTPP),大致維持原 TPP簽署的內容。CPTPP 11 個成員國於今年3月在智利完成協定簽署,將由各會員國進行國內審議程序,台灣也正積極表達加入意願。
林聰賢:加入WTO時已比照「已開發國家」標準,現不會有影響
林聰賢進一步說明,加入WTO前,進口農產品平均名目關稅為20.02%,2002年加入WTO後陸續調降,已降至12.86%,降幅達35.76%,接近已開發國家會員所需降稅幅度36%,高於開發中國家會員降稅幅度24%。
此外,境內農業總支持削減幅度也同樣比照已開發國家會員,從1990-1992年的177億元,降至141.65億元,削減幅度達20%,高於開發中國家會員13.3%規定。而微量補貼比例也比照已開發國家會員訂為5%,並承諾不針對農產品實施出口補貼。為降低加入WTO對農業的衝擊,台灣也針對稻米、紅豆等多項敏感產品,實施關稅配額及特別防衛措施。
陳吉仲:關稅削減期程及關稅配額的承諾不會改變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解釋,加入WTO後,針對貿易措施做出承諾,進口部分,承諾關稅削減期程及關稅配額,並不會因為變為已開發國家,承諾就改變,現在就是按照承諾在執行。紅豆、花生、大蒜等現行關稅、配額、關稅配額項目等承諾都不會改變。
此外,台灣也同樣承諾境內農業支持措施削減幅度接近已開發國家,削減幅度達20%,像是稻米保價收購等措施,並不會因為定位為已開發國家後就改變。當時因為上述承諾才入會,按照承諾執行相關政策,並不會因為現在變成已開發國家,就改變承諾。
未來是否會有影響?農委會:「對地綠色給付」做準備
不過,即使現階段並未造成影響,對於未來加入國際組織談判上,是否可能造成農業衝擊?立法委員莊瑞雄就指出,宣示成為已開發國家,在未來國際貿易談判上,開放幅度更高,未來加入CPTPP談判,勢必要求更高的貿易自由化,對農業衝擊如何輔導?像是屏東為香蕉、紅豆等敏感作物主產區,未來農民該如何因應這衝擊?政府是否有協助機制?
林聰賢對此回應,新農業政策的對地綠色給付就是為了未來做準備,過去採保價收購、補貼,現在是轉成產業輔導角色,以堆疊式的獎助,讓農產更有競爭力。而特別防衛機制,也在敏感作物紅豆、洋蔥等,生產期內不得進口,提高關稅的防衛措施。他強調,這部分政策不會取消,新農業政策也不斷再調整農業體質。
林聰賢表示,不論當初加入WTO經貿談判,或是未來爭取加入CPTPP,都是以同樣基準去談判,包括關稅以及對內有無產業補貼。當初加入WTO做出承諾,但同時也爭取適量補貼,像是稻米保價收購、漁業用油補貼等。針對特別農產,各國都會爭取特別措施,就連日本已開發國家,輸入毛豆關稅還是要6%,照理說應該為零,諸如此類特別關稅限制。
農委會: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升級
林指出,自從加入WTO後,為降低對國內農業衝擊,除了設立各項措施、政策,也成立受進口損害基金配合政策調控,目前已有1080億元基金。他強調,保價收購、特別給付以及給付項目仍會持續,並沒有變動。
陳吉仲則回應,定位為已開發國家後,唯一可能會有的影響,是WTO未來重新規範而有新的承諾,「但不太可能。」畢竟有160個會員國,難以改變達成協議。但對未來台灣加入國際經貿組職談判是否受影響?陳表示,談判時仍各取所需,有不同承諾,日本加入CPTPP的內容也有承諾哪些產品有關稅、配額,哪些可以調為零關稅,這是要跟每個國家去談。現在定位為已開發國家,其實更能把農業做大。
林最後指出,加入WTO後享受各會員國提供的最惠國待遇關稅,有利於農產品外銷。為了進一步加入CPTPP等高標準區域貿易協定,農委會也積極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及升級,包括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沼氣發電、撲滅口蹄疫、降低禽流感發生率、農業保險等政策,強健國內農業體質,提升農產國際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