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抽檢傳統市場米麵製品,近14% 違法添加防腐劑

夏天至傳統市場買濕米麵產品要小心!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以下簡稱消基會)今(108)年3月至4月間,至雙北地區、台中、南投、台南以及高雄地區的傳統市場,抽檢80件米麵製品,並在今(25)日發布檢測結果,有11件樣品防腐劑不合格,相較於往年抽查不合格率6.5%,本次不合格率高達13.75%,顯示米麵製品添加防腐劑的行為有待改進。

消基會呼籲民間業者產品製成務必冷藏,並採取先進先出,以保新鮮;消費者選購米麵製品時,應注意製作環境及保存條件;政府應加強稽查及對食品業者的食品衛生安全教育。

傳統市場濕米麵製品,驗出多樣防腐劑

本次80件抽檢項目為傳統市場中各式麵類、麵線、水餃皮、餛飩皮、麵腸、蛋餅皮、米粉、米苔目、粄條、年糕、麻糬以及蘿蔔糕,檢驗結果有8件檢出苯甲酸、2件檢出己二烯酸、1件檢出去水醋酸。

苯甲酸又稱「安息香酸」,攝入人體後會代謝從尿液中排出,但一次食用過量會刺激腸胃道,造成胃痛、腹瀉。己二烯酸又稱「山梨酸」,攝入人體後分解為二氧化碳及水排出,但攝取過量會造成肝臟負擔。去水醋酸是防腐劑中毒性較高的,長期過量攝入會嚴重危害腎臟及肝臟 。

消基會食品委員暨台大食品科學研所名譽教授江文章表示,苯甲酸和己二烯酸屬於防腐劑,僅能添加於糕餅類,蘿蔔糕、蛋餅等是不能添加的。而本次不合格項目中的麻糬,添加去水醋酸,會嚴重影響腎臟及肝臟代謝功能。

(右一)消基會食品委員暨台大食品科學研所名譽教授江文章(攝影/林怡均)

傳統市場多常溫販售米麵濕製品,容易酸敗

江文章表示,傳統市場所販售的米麵濕製品,通常是在常溫下販售,少部分店家備有冷藏設備,即使是當天現做,製作環境、保存條件不良,仍很容易酸敗。特別現在常溫都維持在攝氏30幾度,細菌及微生物快速生長,細菌及微生物不見得對身體有害,但攝入過多會引起胃痛等身體不適,有些業者為延長保存期限,添加殺菌劑及防腐劑。

江文章提醒,消費者購買食品時,須注意商家販售及食材保存環境,購買後儘速食用完畢,若未食用完畢請放到冰箱做冷藏或是分裝冷凍;買回來的食材在烹煮之前先泡水,泡過的水倒掉;烹煮時可將鍋蓋打開,讓防腐劑或添加物揮發掉,減少攝入防腐劑的可能性,一次不要攝取大量防腐劑,少量攝入的話,人體都是能夠代謝的。

局部違規產品(攝影/林怡均)

攤販屬食安法規範之食品業者,食藥署需把關

消費者報導雜誌發行人徐則鈺表示,根據食安法第18條,食品添加物必須符合法令規定,若違規,主管機關可請食品業者暫停作業、停止販售及封存食材。倘若主管機關請食品業者暫停作業及停止販售,屆期沒有改善,則會依照違規情形罰3-300萬罰緩,若情節重大,則主管機關還可令其暫時歇業或停業一段時間、廢止公司或工廠登記事項或是食品業者的登錄,被廢止登錄的業者,一年內不得重新申請。

本次調查對象為傳統市場中的攤販,規模不大,但仍屬於食安法中的食品業者,檢驗結果送衛福部食藥署,食藥署會通知各地縣政府衛生局,進行複驗,食品業者不論規模大小,都不應心存僥倖,消基會隨時會替消費者進行把關,不應規模大小而差別待遇。

消基會:提醒業者負責,呼籲政府稽查

消基會董事長雷立芬表示,有包裝的產品都應標示成分,本次抽查傳統市場中散裝產品,業者多為小規模,消基會並不希望巨額的罰緩成為業者的壓力,事先電訪違規業者,詢問是否知道食品來源,這11家違規業者當中有一部分是手作的,手作部分因為材料可行調整,查驗違規情節會較為重大,另一部分是買現成材料,提醒購買現成材料務必要去查清楚上游端資訊,對自家出售產品應當要負起責任,同時提醒政府應當持續積極稽查,以免商家懈怠。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