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中國衛星拍台灣圖資爭議,農委會:事後發現已解約,記者查證:事前應可預知

行政院長蘇貞昌年初宣示國家將投入250億於「太空科技發展計畫」第三期,昨日《蘋果日報》卻爆出農委會農業試驗所斥資千萬採購中國衛星圖資,媒體質疑,為何農委會不優先使用國內太空科技取得衛星影像資訊?且購買中國衛星圖資,等同國土資訊拱手讓人,有危及國安及資訊安全之慮,質疑農委會農試所有失察之嫌。另有法界人士指出,本案採購過程未依採購相關規定辦理,恐有違法之虞。

針對媒體質疑,農委會昨(6)緊急召開記者會澄清,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解釋,廠商使用之商用衛星圖像是公開於市面公開流通,本身自無機敏性可言,農試所取得圖像僅供內部研究人員判讀以掌握產銷數據,並無資安外流疑慮,且農委會事先並不限制該公司取得衛星之圖源,事後才發現該公司所使用的衛星圖像資源來自中國,考量社會對中國資安產品之疑慮,已與該廠商解約。

《上下游》記者追查發現,本案決標單價每平方公里才55元,遠低於類似規格的歐美各國圖資,農試所應該在決標前就已可預知廠商可能使用中國圖資。農試所去年就曾以每平方公里53元價格跟鑫才公司購買德國圖資,但只有五波段,因此類似價格能夠買到十二波段圖資,來源很可能是中國。而鑫才公司地址與本案購買中國圖資的鉑星公司,恰是同一地址。

圖片來源/政府決標文件

陳駿季:衛星圖像是公開市場任何人皆可買,判讀產地作物資訊才有價值

陳駿季指出,國內小農耕作習慣「面積小、作物歧異度大」,為了掌握作物產量狀況,除了派人實地調查,自2008起由農試所購買衛星影像,運用影像不同波段對照輔助,判斷產地範圍及產量預估。

例如去年稻熱病傳播,農委會透過衛星影像判斷稻熱病影響範圍及產量預估;又如每年高麗菜產銷起落不定,農委會動用18次衛星影像判斷產量預估;水果如鳳梨種植期,也會運用衛星影像判斷種植、產量、面積,以便作為農政單位產銷輔導策略之參考。

陳駿季強調,圖資本身是公開市場,任何人有心都可以購賣取得,影像資料判讀所得結果才是有價值的資料,農委會掌握任何產銷數據均存於內部研究使用,並無回饋任何單位,請國人放心。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解釋,農委會過去利用各波段衛星影像比對出農作物範圍、生長狀況,有效掌握產銷資訊,提供農政單位輔導農民應對產銷困境,請各界務必支持_林吉洋攝

衛星滿天飛,為何一定採購中國衛星影像?

台灣擁有衛星影像技術,為何無法提供影像來源?陳駿季表示,國有福衛五號衛星有其任務設定,重點在其他領域,如果還必須加上農業運用圖資,難免負荷過載。

過去農委會使用衛星圖像,僅有四波段,現在規格提升到十二波段,對於產區資料判識有更多幫助。

陳駿季:相關法規並無限制購買國際流通之圖像資料

陳駿季表示,本次農試所採購衛星圖像,係開國際標,採規格標由最低標者得,由於得標公司是一間台灣公司,農委會事先並不限制該公司取得衛星之圖源,事後發現該公司所使用的衛星圖像資源來自中國,才引發報導質疑。

事件爆發後農委會詳閱政府資安規範,相關法規明定禁止機敏圖資外流,如需測繪國土則必須向主管單位申請核准,但衛星圖像並非敏感科技,也非測繪國土,且圖像為單向提供,並無將資訊回傳疑慮,相關規範並無禁止購買衛星圖像來源資料之限制。

自2008年農委會開始購買衛星圖像協助判定農作物資訊以來,曾使用過美國、法國衛星圖像,今次首度使用中國衛星資料。

農委會表示,事件後將更謹慎面對資安議題,審慎選擇圖像及資訊技術來源,未來重新尋找其他影像來源提供農政業務推行。陳駿季也呼籲社會大眾諒解,支持農委會繼續使用衛星影像,提供農政輔導措施參考,協助農民達成產銷平衡。

本次標案遭質疑規格有瑕疵,是否有違反採購法疑慮?

關於媒體質疑農委會標案規格似乎鎖定特定衛星影像公司?陳駿季指出,招標規格依據研究單位需要制定,高波段圖像自然能夠判讀的資料越多。根據他了解,標案規格的圖像,美、法衛星都有能力取得,然而台灣公司得標後,向各國衛星圖象公司詢價,因中國公司報價較低而採購其貨源,此事才發生爭議。

陳駿季表示,農委會有內部查核機制,如果違反《採購法》程序早已移送法辦。此次的衛星影像採購是由得標公司在商業市場上公開購買,完全合法。只能說圖像來源自中國大陸的衛星影像公司,引發社會觀感不佳,農委會立刻解約。

由於本案屬開口合約,農委會有權選擇在任何時間點、使用什麼範圍圖資,目前並無違約金問題。未來衛星圖像資料來源,將參與相關規範討論後,另行尋求合格之供應廠商。

《上下游》查證,決標前可能已知廠商會採用中國衛星圖資

根據陳駿季說法,該標案係廠商得標後,於國際市場詢價後購買中國衛星影像,農試所事前並不知情。但此案決標單價每平方公里才55元,遠低於類似規格的歐美和各國圖資,農試所應該在決標前就已經清楚知道廠商很可能是使用中國圖資。

《上下游》記者進一步查詢農試所過去招標資料,發現與鉑星同一地址的公司「鑫才」,去年曾以每平方公里53元價格提供德國圖資給農試所,但只有五波段。因此農試所應當清楚,類似價格能夠買到十二波段圖資,來源很可能是中國。

農試所農化組組長郭鴻裕表示,衛星影像是國際公開發行的,開的是國際標,此案之中國衛星是商用運轉的衛星,拍攝面積布滿地球90%,有人下訂單就會下載資料,若沒人購買,衛星依然在運轉拍攝,這都是符合聯合國太空法規定的。

「而且人家要拍你,你能擋得住嗎?說不定有比這更犀利的在拍,你也不知道。」若是採買別的國家例如韓國同等級規格的影像,每平方公里可能要三、四百塊以上。他表示,本次採購案是為了監測農作物生長,目的是解決農產品如高麗菜經年產銷失衡問題,請社會勿搞錯重點。

公務體系對資訊滲透缺乏警覺,衛星圖像採購案是警訊

然而有熟悉政府採購作業人員指出,政府標案對投標廠商得否提供「中國大陸產品或勞務」有採取加註規定(註),如果農試所本次採購案未加註,顯見其對衛星影像資料機敏屬性並未與時俱進,其行為本身就難逃外界以高標準檢視。

陳駿季副主委以國際市場流通之衛星圖像屬於市場流通、採購過程公開合法等為本次爭議辯護,然而整起事件,《蘋果日報》引述學者評價,認為農委會輕忽中國對台灣社會之資訊戰、技術及科技滲透之嚴重性,農委會最終雖已經解約,然而對國安漏洞卻已是一大警訊。

記者查詢政府電子採購網,已公告資料中註明本次並不「具敏感性或國安(含資安)疑慮之業務範疇」、也並未「涉及國家安全」。


(已公告資料)

本起爭議未盡釐清之疑點

另外,在本起爭議中,農試所衛星影像得標公司為「鉑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資本額僅十萬,公司規模甚小。而提供鉑星公司衛星影像之中國公司「歐比特宇航科技公司」,《蘋果日報》指出其為一與中國解放軍關係緊密的公司。讓人不僅懷疑鉑星科技公司扮演的角色究竟為何?

當記者打電話聯繫該得標之「鉑星科技公司」負責人「陳碧娥」,詢問中國合作夥伴之背景,公司人員稱一切由農委會回覆,不願對此多做評論。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