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台灣花生醬竟是中國進口,九成花生湯非國產原料,產農要求加強進口管控

風味香醇、口感細緻鮮甜的台灣花生,無論製油、用作糕餅甜湯加工、或入菜烹飪都適合,豬血糕、春捲中更不可缺少花生粉這一味,是台灣重要的雜糧作物。

我國針對花生產業雖採取「關稅配額」管制進口,但近年來加工廠大量進口「去殼脫膜花生片」(即花生仁,大多用作花生湯),進口花生醬、花生糖數量也年年上升,市佔率高達七成。此外,儘管我國禁止中國生花生進口,但只要經加工處理便不受此限制,中國花生醬去(107)年進口量1,609公噸,高居進口首位,麻辣花生等零食更長驅直入,壓縮國產花生生存空間。

對此,全國落花生協會建議,官方應修正現行花生製品進口管制措施,提高花生醬、花生糖進口關稅,同時增加邊境與市場抽驗比例,才能真正穩定農民收益,也保障消費者食品安全。

花生為我國重要雜糧民生作物。(上下游資料照)

花生進口規定:配額5,235公噸、避開國內產期

台灣自9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農業市場行貿易自由化,惟花生作物具有高敏感性,我國對花生以四大類方式、採關稅配額方式進行保護(註1)。現行落花生關稅配額數量5,235公噸(稅率25%),今(108)年花生進口期也調整為1月1日至5月31日、8月1日至10月31日等兩個期間,刻意避開國內產期(註2)。

此外,台灣禁止中國花生進口,無論去殼、帶殼花生皆未放行,以此保護我國花生產業。

脫膜花生片大量進口、九成花生湯非國產原料

然而,產業端直指當前的花生進口管制明顯存在兩大問題。第一點,近年來不少廠商進口國外「去殼脫膜花生片」,以「去殼花生」品項輸入。全國落花生協會理事長丁明貴解釋,以前進口「去殼花生」時,如果要加工、還要再進行一道工序,但現在進口的「脫膜花生片」實際上就是花生仁、可直接做罐裝花生湯,「進口的不僅便宜、連膜都脫好了,」如此便威脅到本土花生仁供應。

「台灣自己就有在做花生脫殼剖半(即脫膜花生片),而且比他國脫得乾淨又漂亮,只是近年來越來越多廠商發現進口花生仁比較便宜、加工也方便,比例就逐年增加。」

「本產脫殼花生每台斤80多元,進口只要50幾元、而且供量穩定,再繼續放任進口只會衝擊本產、讓情況越來越嚴重。」丁明貴無奈說道。

他也指出,進口「脫膜花生片」的保存期限往往標示兩年,且效期是從出口當下才開始計算,真正的製造日期和庫存期程都無法追溯,容易有食安疑慮;相反的,國產花生仁頂多儲放一年,保存期限短、加上價格較高,難與進口花生競爭,市場上90%的花生湯原料都非國產貨。

中國「生花生」禁止進口  但「熟的就可以」

第二點,「生花生擋住了,熟花生卻一直進來!」也是花生農的普遍抱怨。雖然我國管制中國花生輸台,卻大舉開放中國花生醬進口,對岸著名的「麻辣花生」也是團購熱銷品、受到消費者喜愛,許多花生農指出,中國花生只要經過加工、照樣可以開放來台,仍衝擊本土產業。

本土花生醬不到三成,進口中國花生醬在台分裝

丁明貴表示,我國對花生醬的市場需求極大。根據進口統計資料,進口花生醬數量逐年上升,去(107)年進口3,577公噸,以中國為主(45%)、其次為越南(40%),兩國加起來就佔了九成。更有廠商直接進口整桶中國花生醬、再分裝成小罐,最後以台灣花生醬名義販售。換言之,即便在國內設廠製作,也無法保證主原料是否使用國產花生。

根據協會粗估,真正以台灣本土花生製作的花生醬,僅佔市場銷售不到三成。

花生糖多來自越南,去年成長33%

除了花生醬,進口花生糖數量也節節上升,進口國以越南為大宗,去年共銷台近900公噸,相較前一年成長了33%。

全國落花生協會強調,花生加工品全年皆可進口,數量完全不受管制,且近年有增長趨勢。加工業者考量成本、當然會選用價格便宜至少三倍的非本土花生原料,「進口花生五成都用在花生湯和米漿裡,再來是花生糖,這些都經過調味加工、消費者根本吃不出來,台灣花生高峰期曾經種植4萬多公頃,現在只剩2萬多。」丁明貴感嘆。

面對進口「帶殼花生」呈下降趨勢、「去殼花生」則逐年成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也坦言,去殼花生主要作為加工用途(如製作花生醬、花生油),而多數加工品成分並無標示來源地,使消費者難以辨識國貨產品。此外,時常也有農民和業者檢舉,中國花生疑似經第三地轉運來台,並以第三地名義作為原產地輸入,有「洗產地」嫌疑,在在衝擊國內產業並影響農民收益。

協會要求:嚴管進口品項、提高花生醬花生糖關稅

對此,農糧署於上週五(25)日緊急在雲林召開會議,針對落花生製品進口管制進行討論。

全國落花生協會在會議中提出多項要求,包含對「去殼脫膜花生」的進口量從嚴管制、甚至直接禁止進口,同時也要強化對花生醬(目前稅率25%)和花生糖(27.5%)的進口管制標準。

丁解釋,原料價格與食品加工連動密切,進口花生製品價格低,又不屬於進口管制內項目:總量沒限制、全年都可進口,「用去年花生醬、花生糖進口量去換算花生栽種面積,將近3,330公頃(註3),相當於國內生產面積的六分之一,導致農民生產意願不高、也難以吸引大食品廠採購國產貨。」

農方建議,官方應提高花生製品的進口關稅,抑或增加其邊境和市場的抽驗比例,「花生糖主要來自越南,上面都寫保存期限八個月至一年,海關應該把抽驗比例提高、至少抽一半,而且不能只抽靠近貨櫃門口的、要分散比例抽,才有意義,直接把品質不好的擋在境外、不要進來搶市場!」

官方回應:建議海關增列品項、食藥署加強抽驗比例

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回應,針對「去殼脫膜花生」之進口問題,會先要求農改場算出實際合理的換算比例,再研議是否建議海關增列稅則號列;至於近年花生糖和花生醬進口量漸增,尚無法以關稅限制其進口,但農委會仍會建議衛福部食藥署加強抽驗進口花生的比例,以維護國人健康。

另外,也有與會者建議,應設置花生進口量的總量管制,建議上限為7,000公噸。對此,農糧署表示,不宜貿然增設,以免遇到天然災害、無法即時進口填補缺口時,會導致國產落花生價格大幅波動,容易引發農民搶種,反而不利產業發展。

國產花生受進口影響、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上下游資料照)

產地:花生產品未清楚標示成分來源國,消費者難以辨識

雲林縣是花生的最大產地,種植面積佔全國七成,其中以元長鄉、土庫鎮、東勢鄉為前三大產區;其次為彰化,芳苑鄉、大城鄉亦為花生重鎮。

土庫鎮農會主任陳特凱指出,當前花生產品都沒有清楚標示成分來源國,導致消費者難以辨識、無法支持本土貨,而那些經過長途海運的進口花生產品,不清楚用何種保存方式、品質難免有疑慮,「民眾(吃花生)最擔心就是黃麴毒素和赭麴毒素超標,這就是保存不當、環境高溫受潮。」

芳苑鄉農會供銷部主任洪坤照也認為,國產花生難過「價格關卡」,除非是走生鮮市場、用蒸食烹飪,國產花生香味「高人一等」的特色才能彰顯,否則花生糖經過加工工序、又有加入麥芽糖等添加物,味道上很難區別,「有些花生糖原料會國產、進口花生摻半,畢竟台灣花生味道比較濃郁、做起來比較好吃,多少也會混放一些。」

國產花生要競爭,量、價、質需穩定

然而除了價格因素外,產量、品質是否穩定也是競爭關鍵所在。

雲林縣農業處農務發展科科長高建平表示,花生採收後至少需連續日曬15天,人力成本高,加上國內花生主要產期時常碰上颱風和豪雨,環境高溫潮濕,曝曬時若沒做好通風,就可能受潮發霉、影響花生品質,都會增加農民作業的困難。

國外企業化經營的花生田,則多用機械烘乾、較能克服天候因素。因此,有些加工廠擔心國產小農乾燥的花生品質不一,也沒有時間再自己篩選一遍,就會傾向直接購買進口花生來做加工。

彰化大城鄉農會供銷部主任許文祿表示,國內花生價格很容易受天災影響、起伏大,要符合加工廠對收購價格與品質之穩定要求有難度,「進口花生採標準生產流程、品質比較固定,如果要讓國產花生增加加工競爭力,首先就是要讓量、價、質都穩定。」

台灣花生需經日曬處理。(上下游資料照)

農委會:將推加工品原料標示

對此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為了防範中國農產品透過「洗產地」方式輸入來台,農委會已和經濟部、衛福部、財政部達成跨部會共識、將加嚴管制進口品項,新增香菇、九孔、蛤蜊、蛤、紅豆、大蒜、高麗菜、青花菜、花生、紅茶、綠茶等11類共31品項農產品,未來一律要有出口國政府官方核發的原產地證明才准進口。

同時,農委會也會與衛福部協商,將要求各式加工品註明主原料的產地,讓成分資訊清楚揭露,以及加強進口農產品的邊境管理與查驗機制。陳補充,這也是根據WTO的貿易規範去要求,所有業者在出口前都必須有該國的產地證明,而檢核方式及管理辦法都屬行政程序,不需通過立法院,目前仍在研擬懲處,比較傾向查獲後直接退運。

食藥署抽驗市售花生製品 違規率逾一成

在市售食品安全稽查的部分,食藥署北區管理中心科長王慈穗表示,食藥署每週都會公告在邊境抽驗不合格的廠商資訊,今年(截至六月底)已攔截三件來自越南、黃麴毒素超標的花生糖和花生醬,不合格率約4%。

而從101年起,食藥署也與全國各地衛生局啟動監測,其中花生製品驗出黃麴毒素之超標案例幾乎年年上榜。以今年稽查結果為例,一至六月共抽驗391件花生、芝麻、紅麴等七大類食品,在210件花生製品(包含花生糖、花生粉、花生仁、花生粒、花生醬)中,共有25件初檢發現黃麴毒素或赭麴毒素A過量,平均每九件就有一件違規,但原料上並未註明來源地或國家。

【文末註釋】

註1:現行落花生關稅配額數量5,235公噸(稅率25%),其中以帶殼花生為基礎標售數量,帶殼花生/去殼花生/花生粉/花生油之換算比例為1/1.5/1.8/3.8。若超過配額時,即採特別防衛措施,對進口花生課徵額外關稅。

註2:今年(108)年起,落花生關稅配額之進口期間從原本的1月1日至9月1日,調整為1月1日至5月31日及8月1日至10月31日等兩個期間。

註3:丁明貴解釋,每公頃花生田約生產3,000-3,600公斤花生(帶殼),去殼後花生仁約1,800-2,160公斤,經去除不良品的花生、能賣到市面上的花生約1,500公斤,再以脫皮又脫膜處理、最後約可做成1,200-1,440公斤的花生糖和花生醬。換言之,每公頃花生田能做出花生糖或花生醬約1,320公斤。去年進口花生醬(3,500公噸)、相當於2,650公頃花生田,進口花生糖900公噸、相當於680公頃花生田,合計約3,330公頃。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