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努力終讓芭樂打進美國!貿易商、農會做足準備,農委會談判有功,創亞洲第一

努力了十年,台灣芭樂終於可望進軍美國!台美上月底簽署「台灣產番石榴鮮果實輸美工作計畫」,確定台灣芭樂只要完成低溫殺蟲處理,就可以依檢疫規定輸入美國。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台灣是繼墨西哥後、全球第二個芭樂可以銷美的國家,更是亞洲第一,打通美國市場後,更能讓海外消費者品嚐台灣優質的農產品風味。

有著「水果外銷王」封號、早在十年前就看好芭樂出口潛力的盈全國際創辦人陳盈貴,是國內最早將芭樂送進加拿大的業者。他強調,檢疫關卡的打通只是第一步,外銷作物從生產管理、包裝規格到低溫保鮮都得層層把關,才能確保飄洋過海的芭樂還能保持清脆口感。

同時他也指出,芭樂營養價值高,有豐富的維他命C,抗氧化能力也超強、是愛吃烤肉的歐美人士最好的「養生聖品」,宣傳主打「一口燒烤、一口芭樂」,將來不只想讓當地華人吃到芭樂、一解鄉愁,更有信心來自台灣的番石榴能攏絡西方市場的胃口。

台灣芭樂可望進軍美國市場,開拓新的國際舞台。(提供/盈全國際)

談判十年  台灣芭樂做好「低溫殺蟲」銷美國

由於我國是東方果實蠅、瓜實蠅和南瓜實蠅的疫區,美國擔心開放台灣番石榴(芭樂)入境後、會對當地作物產生衝擊,始終將台灣芭樂擋在門外。直到民國98年,我方開發出一套低溫殺蟲處理法,確保可有效殺死果實蠅,也將生產管理、有害生物清單資料提供給美方,對方長期評估審查,也曾派人來台實地考察、檢視我們的設備廠房,過程中不斷補件、反覆說明,雙方近日終於達成檢疫條件的共識。

防檢局副局長鄒慧娟表示,繼上(10)月17日美國農業部動植物檢疫局公告台灣芭樂銷美的檢疫規定後,雙方就在第26屆「台美農產品檢驗檢疫技術工作小組諮商會議」上進一步溝通我國芭樂供果園生產管理、集貨包裝條件、病蟲害檢查以及輸出裝櫃檢疫處理等細節,並於美東時間24日簽署「台灣產番石榴鮮果實輸美工作計畫」,確立台灣芭樂可以依檢疫規定輸入美國。

台美雙方於上月簽署「台灣產番石榴鮮果實輸美工作計畫」。(提供/防檢局)

美方要求:供果園能溯源、密閉包裝場、船運全程低溫冷藏

防檢局植物檢疫組副組長翁壹姿進一步解釋,依據工作計畫內容,美方提出關鍵三大要求。首先,在芭樂供果園的部分,需經農糧署登錄認可,也就是出產的果實需具備溯源標示,果實在直徑小於4公分(約果實開花後三週)時就要進行雙層套袋(舒果網和PE袋),以降低果實蠅密度和阻絕介殼蟲與薊馬等蟲害,所有的田間管理、包含用藥規範,都要全程記錄。

其次,包裝場也要向防檢局申請並通過審查,輸美的芭樂必須在密閉廠房內進行除袋、清潔及包裝,「不能是開放、露天的廠房,廠房要能密閉、例如有拉門,才能防蟲污染。」防檢局也會針對完成包裝的芭樂取樣抽檢,以確保未發現美方關切之檢疫有害生物。

而在最後的運輸關卡上,輸美芭樂需裝入美國農業部認可的冷藏貨櫃,由檢疫人員插溫度探針監督、簽發輸出植物檢疫證明書,運輸過程要完成攝氏1度以下持續17天的低溫冷藏處理。

國人愛吃芭樂,高雄、彰化、台南名列前三大產區。(提供/阿蓮區農會)

阿蓮芭樂拚外銷  專攻海外華人市場

國人愛吃芭樂,國內芭樂種植面積約7,400公頃,年產量近18萬噸,高雄、彰化、台南名列前三大產區,其中燕巢芭樂最負盛名。

阿蓮區是高雄芭樂第二大產地,為了區隔市場,105年就取得Global G.A.P.(全球良好農業規範)認證,努力開闢海外市場,「大家不要打同一個擂台對產業比較有幫助,燕巢芭樂以內銷為主、也都做出品牌了,我們就主攻外銷路線。」農會主任吳信璋指出,阿蓮區每年出口芭樂350-400公噸,佔總產量約四分之一,以新加坡出口量最多(約50%)、其次為加拿大(30%)和馬來西亞。

針對美國准許台灣芭樂進口,許多芭樂農皆樂觀其成,認為不僅能增加芭樂的多元通路、也能解決國內產量過剩的問題。而吳信璋指出,雖然比起墨西哥芭樂採輻射殺蟲法,台灣使用的低溫殺蟲方式較無疑慮,但相對成本也較高,未來能有多少芭樂順利出口至美國還有待觀察。

此外,他也點出海外芭樂市場的局限性:「芭樂就華人愛吃而已,一般外國人是不吃的,不習慣、說芭樂有種味道。」目前芭樂在華裔市場發展較穩定,阿蓮區芭樂銷往加拿大也主打華人超市,若要讓西方人接受,他認為還需要加強力道推廣。

高雄市阿蓮區農會總幹事張啟風親臨加拿大超市做市調。(提供/阿蓮區農會)

「水果外銷王」看見芭樂潛力  以「一口燒烤、一口芭樂」進軍西方餐桌

對此,長年看好芭樂潛力、五年前就單槍匹馬挑戰加拿大芭樂市場的盈全國際,董事長陳盈貴對芭樂抱持高度評價:芭樂終年可收成,沒有季節限定,不像大多水果都容易受到自然災害影響,產期一碰到天災、整年心血都泡湯了,而芭樂樹只要整枝修剪、調節產期,就可終年供果。

此外,芭樂營養價值高,就維他命C而言,是柑桔的八倍,加上熱量低、一直都是減重人士的最愛。同時,芭樂的抗氧化力也超強,對付亞硝酸有一套,堪稱「超級水果」,「加拿大和美國都很喜歡吃烤肉、肉加工品,我們廣告就要放在『一口燒烤、一口芭樂』宣傳上,吃芭樂可以解膩、消除亞硝酸,有養生功能。」面對芭樂拓展國際市場,他強調一定要真正帶動西方需求量,不能只靠當地的華人市場在撐,否則外銷量始終有限。

不過他也提醒,芭樂要出去絕對不能一股腦顧著衝,要先做好市場調查、了解當地口味,再研擬合適的宣傳策略,且銷過去的產品品質要穩定,如果每次都是一窩蜂過去只想賺一時訂單,或是為了拼競爭走低價路線,這樣品質也不會好,「讓他們吃過一次難吃的芭樂後,以後要打開(市場)就難了。」

「熟度」與「冷鏈」是外銷關鍵  栽種地選擇也重要

農產外銷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檢疫關卡的打通往往只是第一步,作物從生產管理、包裝規格到低溫保鮮都要嚴格把關,才能確保飄洋過海的芭樂一口咬下還是清脆口感。

「要出口最關鍵就是『熟度掌握』和『冷鏈技術』。」吳信璋指出,阿蓮區要出口的芭樂通常在八分熟採收,算準30個工作天(包含採後處理、海運、上架時間),船運過程需維持攝氏3-5度冷鏈環境,才能讓加拿大消費者吃到如同剛採摘(約八分半)的新鮮芭樂。

談水果外銷不可忽略的「盈全經驗」,陳盈貴自嘲芭樂外銷要注意的眉角「太多了、說一天也說不完」。除了看氣候、評估當地土壤,更要謹慎選擇栽種地點,地下水位較高的田區生產的芭樂水分較多,因此他們契作的果園都是靠近山區、地下水位較低,產出的果實含水量低、比較能耐儲運。

「水分太多的芭樂如果運過去,還不用咬下去、就可以看到賣相不好,軟爛軟爛的,消費者不會想買。」此外,他從前端種植的用藥、肥料、採收時間,到集貨場的包裝資材,以及船運過程的保鮮技術,他都一步步介入管理,強調這樣拿出來的水果質量才能穩定。

高雄阿蓮區農會專攻芭樂外銷市場。(提供/阿蓮區農會)

PK墨西哥芭樂  業者有信心

銷美之路帶給台灣芭樂新的國際舞台,目前僅墨西哥和台灣取得輸入通行證,陳盈貴認為,墨西哥採用輻射殺蟲法,對芭樂外觀、口肉都會影響,相對提升了使用低溫檢疫的台灣芭樂之贏面,唯獨台灣芭樂在售價上拼不贏別人,但他強調外銷就是要用品質決勝,「好吃的芭樂照樣會有人買單!」

為了讓台灣芭樂在國際上大顯身手,盈全將原本契作的芭樂園從50公頃擴充到80公頃,目標放在加拿大和美國兩大市場,他解釋,目前芭樂產量還不足以供應美國華人市場之需求,因此要力拼全美版圖前,自己國內的生產量要先衝出來。此外,他也期待美國市場成熟後,能帶動國內的芭樂消費風氣、促進更多農民願意投入芭樂種植,甚至將更多的台灣水果以冷凍加工方式銷往各地,讓各地消費者都能品嘗台灣農產品的美味。

農委會:輔導供果園外銷、在美國舉辦芭樂行銷

防檢局表示,有意願外銷美國的芭樂供果園要先提出申請,農委會會派專人前往檢查、尤其是看包裝廠是否合乎規定,強調「當然希望芭樂外銷能有好成績,但是大家必須先準備好,不要為了搶快馬虎相關準備作業!」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則指出,目前台灣芭樂的主要出口國是加拿大、約佔總量一半,如今有機會銷美,更可能帶動北美整體銷量,對擴展芭樂外銷版圖十分有幫助。

為了讓台灣芭樂輸美順暢,農委會今(6)日也於台南市辦理「台灣番石榴外銷平台論壇」,會議議題包括全球芭樂市場布局、外銷供果園登錄輔導、用藥基準以及檢疫規定等四部分,同時與縣市政府、農民及業者共同針對芭樂輸美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農委會強調,輔導外銷供果園符合檢疫規定、協助外銷業者接洽美國通路、在美國當地舉辦芭樂行銷活動是接下來最重要的任務,希望最快在年底前就能將第一箱台灣芭樂送進美國。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