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下游綜合整理報導
立法院臨時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食品衛生管理法部分條文,含萊克多巴胺牛肉解禁,根據三讀修正通過的條文,衛生署可根據國人膳食習慣進行風險評估,訂定乙型受體素(俗稱「瘦肉精」)萊克多巴胺的安全容許標準。
立法院也通過附帶決議,考量國人膳食習慣,萊克多巴胺殘留安全容許量(MRL)訂定以牛肉為限,豬肉及豬、牛內臟不適用。
衛生署強調初期將逐批查驗核准使用萊克多巴胺國家的進口肉品、加強監測市售產品的萊克多巴胺殘留量;市售牛肉須強制標示原產地,並加強稽查;國家衛生研究院及相關機關加強國人健康長期監測。
農委會則表示,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正通過後,該會將修正95年動物用禁藥公告為「乙型受體素(β-agonist)為禁止製造、調劑、輸入、輸出、販賣或陳列之藥品。但不包括作為牛隻使用之含藥物飼料添加物。」亦即將開放萊克多巴胺作為牛隻含藥物飼料添加物,豬隻及其他畜禽仍不得使用。
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醫師許立民指出,考慮我國飲食習慣,台灣豬雞肉市場的絕對安全,是必須守住的安全底線。如果台灣豬雞市場一旦潰堤,將帶來嚴重後果;除了健康風險大幅提高、產業崩盤、甚至可能必須向中國採購豬雞產品。回歸瘦肉精的源頭,主要是在養牛的過程中不餵牛隻吃牧草而是灌食玉米,而這樣的餵食結果會迅速養肥牛隻,不符合市場喜好,所以添加瘦肉精。這代表的就是一個不人道的養牛過程,當我們開放瘦肉精,就是代表我們認同這種不人道的養牛行為。瘦肉精不是一個必須添加的藥物,而是追求不合理商業利益的作法。
另一方面,許立民呼籲民眾要對殘留萊克多巴胺的肉品有所警覺,對於長期連續食用或高風險族群(包括罹患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和十八個月以下嬰幼兒及哺乳婦等),可能存在心血管與代謝疾病等不確定風險,這些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
包括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等公民團體所組成的全國食物安全聯盟日前提出21字打油詩:「毒牛擋不了,政黨靠不住,人民自求多福,跟毒牛說不!」嘲諷執政黨「十六字箴言」只是文字修辭上的遊戲。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校長鄭秀娟說:「請執政黨的十六字箴言不要再拿出來講了,聽起來很可笑!」而在野黨看起來即將棄守美牛議題中為人民健康把關的立場,令人失望。未來對於吃進嘴裡的牛肉到底有沒有毒,民眾只得好自為之、自求多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