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從田野抓昆蟲的研究生,往中藥材的田野邁進

編按:本文作者研究所畢業後返鄉務農,選擇了台灣較少人栽培的中藥材領域。目前台灣的中藥幾乎都從中國進口,本土中藥栽培仍為少數,作者將陸續分享栽培中藥的心得。文末有作者聯繫方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聯繫。

────────────────────────────────────────────────

從生物研究生,繼續往耕作領域探索

還記得2008年剛考上研究所時,持續著自己對於生物的興趣,出野外抓昆蟲,回實驗室熬夜通宵的做實驗的日子中,時常與教授討論著未來,時常思考著,生物科技在台灣的發展性,也聽了許多場次的大老闆經驗談,或許誠如他們所言,生物科技在台灣想茁壯發展,還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因為最賺錢的是製藥廠,但是一個藥品從研發到成品,再通過檢驗到上市,都需要時間與資金的大量運轉,這也是後來許多公司產品轉型成為健康食品,降低風險和資金與時間,但是也降低了成長規模,然而後來也走出了一片食補的市場。

這時候的我在想的是,那我呢?未來可以直接先做短期的研究助理、實驗操作員、業務員、、、等很多,但是我還是好喜歡生物,不想脫節,畢竟一直以來就是喜歡著生物而努力著,與其相關的資源也比較容易連結與學習,真的好喜歡,那我回家務農呢?畢竟吃飯皇帝大,健康人生大家要!!

我的老家在花蓮吉安的鄉村中,阿公阿嬤時代務農,但早在我小時候家中就沒有人在專作農業,但是我想務農,這個想法漸漸取代我心中其他的聲音,但是可行性呢?

退伍後前往拜訪許多前輩,有很厲害的馬鈴薯叔叔、檳榔葉大哥、菸草阿伯、芋頭蕃薯伯伯、還有中草藥材的多位大哥前輩,使得原本打算先種植雜糧作物入門的我,接觸到了解丹蔘與當歸的種植,每天都到田裡報到學習著,看到作物一天天成長茁壯,自己的心中也逐漸被充實填滿,是一種喜悅、一種踏實,雖然和太陽一起作息的汗流浹背,雖然老天爺時常開玩笑的忽雨忽晴,雖然在研究所出野外很喜歡看到昆蟲,但是出現在自己田裡啃食作物時,實屬無奈,但是自己回鄉耕作,為的主要就是希望自己種植自己敢吃的東西,真的吃了對身體好,而不是更不好,只是抱持著這樣單純的心情努力耕作著,頂著酸苦的心情,期待著健康的收穫,持續努力著!

598908_-600
田裡的丹蔘。

中藥幾乎都以中國為主要來源,希望台灣也開始自產自銷

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裡頭記載的草藥,往往都是以大陸出產的中藥材為主,於是乎進口也成了唯一的管道途徑,近年來台灣自產自銷的養生風吹起,陸續都有農民前輩在馴化突破著,然而自己家裡本來就少量種植著白鶴靈芝、刺五加、薑黃、香茅、火巷、魚腥草、、、等自己吃的中草藥材,隨著自己接觸丹蔘與當歸都一起耕作中,目前正努力尋找市場與行銷通路中。

丹蔘對於很多人而言,是很陌生的名詞,但他卻是台灣每年大量進口中藥材的前幾名,主要原因還是因為中藥多為複方,所以丹蔘被大量使用在其中,但卻不居功,只是默默的帶給大家健康,而丹蔘也被列為五大蔘之一,也被稱為紅蔘。

大家多半吃到的丹蔘是乾燥過的,新鮮的丹蔘大家吃過的人應該不多。新鮮的丹蔘表面呈現紅色,聞起來吃起來都帶著蔘味,而且用來熬煮雞湯等湯品,完全不用添加調味料,就具備著鮮美的味道。

台灣新鮮的丹蔘主要種植於東部的花蓮縣地區,例如花蓮吉安的丹蔘產量本來不多,只有少少的幾公頃,但是伴隨人們的需求量增加,使得進口成本日益升高,因此丹蔘等保健作物在台灣花蓮自產自銷的需求量增加,目前已經擴大到約15公頃。

過去我們的中藥材多來自中國,長途運輸加上產地處理方式不易控管,讓消費者未必很放心。如果能在台灣生長,一定會比較新鮮,對農人也是一個新的出路。

這是我希望能繼續努力的方向。

OLYMPUS DIGITAL CAMERA

附錄:

花蓮鮮採丹蔘當歸的聯繫方式如下:

聯 絡 人:黃嘉銘

聯絡電話:0972-226058

https://www.facebook.com/HuaLianfre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