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絲瓜棚下,為家人種出的乾淨食物

2019-06-14

圖/文 里仁

絲瓜花在每日清晨隨陽光甦醒,綻放出屬於它自己耀眼的黃,一如絲瓜總在煮熟後為味蕾帶來的清甜,那般清新獨特。而這項餐桌上常見食材,對農友張柏桓來說是實現理想不可或缺的存在。

那一年父親去世,老家中僅剩母親一人,恰巧公司面臨轉型,職務變動下他毅然決然辭去工作,回老家開啟另一段嚮往已久的農業人生。他說:豐原老家旁有一畝長輩留下來的田,小時候曾祖母總帶著他去那畝田裡農忙,這樣的溫暖回憶,正是帶領他走向有機農業的契機。

「希望讓家人、朋友可以吃到乾淨的食物」張柏桓真摯地說。他明白從事有機農業,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獨自來到雲林,花了約兩年時間在農田間打工,學習基礎農業知識。

每天都是抗蠅大作戰

張柏桓提到種植絲瓜蟲害一直是持續的挑戰。初期,遇到蝸牛吃掉整園絲瓜幼苗,雖然幸運地在其他農友的幫助下解決了,但果食蠅的問題依然是一大困擾。曾有農友建議他在絲瓜園裡掛滿補蠅器,沒有想到卻引來更多果食蠅。「結果就被笑呀!然後才知道原來捕蠅器,會把周遭的果食蠅都引誘來,所以數量才越來越多。」張柏桓無奈地說。

有了那次經驗後,他改用套袋方式防治。雖然比掛捕蠅器有效果,但絲瓜被叮咬的機率仍然很高,所以在絲瓜成長過程中,每日把網袋拿下,確認絲瓜外表沒有被果實蠅叮咬,再一次次地把網袋裝回去。這樣繁複的人工作業看起來不敷成本,但為了維持絲瓜的品質,張柏桓仍不間斷地日復一日如此進行著。

哇!是黃緣箱龜!

仰起頭將手舉高,拿著剪刀剪去老葉,張柏桓說在不施用化肥的情況下,修剪絲瓜欉可以讓果實得到更多養份。「有次我在剪老葉的時候,忽然飛起一隻鳥,我仔細一看才知道原來牠在孵蛋」,自從那次經驗後,他開始刻意不剪鳥巢旁的老葉,說是要幫鳥兒們遮蔽陽光,也提醒自己別過去打擾。

除了鳥兒以外,絲瓜田一旁還有片竹林,裡頭住著許多雨蛙,每天呱呀!呱呀!得像吟遊詩人似地歌唱,而豐富的生態還不只於此,張柏桓像孩子般開心地說:「之前還有遇到過黃緣箱龜,那是全台唯一的陸棲龜類喔!」。對張柏桓來說,維持好生態,讓農田保持自然循環,不僅僅保護了動物,蟲害也因此減少許多,是件一舉數得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