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註:本文為農民投稿,內容由農民獨立撰寫,小標則由《上下游》編輯增加。另有美濃雜糧(紅豆)產銷班第四班班長朱正富投稿,請點選這裡。
文/高雄市美濃區雜糧(紅豆)產銷班第三班班長蕭成龍
我們是美濃農會雜糧(紅豆)產銷班的農民,最近政府預計要開放固殺草當紅豆落葉劑,我們認為,這對台灣紅豆農及紅豆產業鏈極為不利,政府口口聲聲說開放固殺草,是地方農民所建議,但是政府卻忘了這幾年為了轉型以及扭轉國人對紅豆信任度所做的種種努力,竟然配合部分農民不妥當的習慣而便宜行事、矇蔽良知!
呼籲政府與少數農友切勿短視近利,造成長遠危害。我本人為美濃農會雜糧(紅豆)產銷班第三班班長,以下是我的意見,請大家參考。
被迫禁用巴拉刈 農民努力轉型 國產紅豆見曙光 部分農民私用固殺草
紅豆是國人喜愛食用農產品之一,高屏地區是全台最大產地。巴拉刈尚未禁用前,紅豆農普遍會使用巴拉刈做為落葉劑,因為噴灑巴拉刈可以將紅豆葉及植株在短期內迅速乾燥,以利收豆機採收,連帶可除田間雜草,俾利下期耕作及減少田間雜草,節省時間及成本。
在眾多除草劑中,巴拉刈便宜、強效、對環境影響最小,這麼好用的落葉劑,受廣大農民喜愛,政府為何硬生生公告禁用?主因是一旦誤飲或輕生者服用,過程痛苦、很難挽回性命,因此在醫界強力主導的禁用聲浪下,政府不顧紅豆農或其他農民極力反對,說禁用就禁用。
為了配合政府規定,農民只能將苦水往肚子裡吞,使用其他安全替代資材或落葉劑,如氯酸納、壬酸、尿素(氯化鉀、硫酸銨)加鹽等方式來採收紅豆。但是,有部分農民來不及或不適應新做法,在不能使用巴拉刈的情況下,把腦筋動到另一種除草劑固殺草,並將其使用為紅豆採收前的落葉劑。雖然此種方式可以得到接近巴拉刈之效果,不過卻罔顧消費大眾之食安權益。
美濃農會與農民共同努力 慢慢適應沒有巴拉刈的日子
我們產銷班在農會總幹事鍾清輝帶領下,從103年/104年起,極力配合政策推廣非除草劑之落葉方式,包含氯酸鈉、壬酸、尿素(氯化鉀、硫酸銨)加鹽等方式來採收紅豆。為了提升國產紅豆的品牌口碑,我們農民甚至繳交3000元藥檢保證金給農會,以表明安全採收的立場。只要藥檢合格農會即退還保證金,不合格甘願被農會没收。
在第一年的時候,農會與農民契作面積約55公頃,農民不到40位,其他大多數農民還是用巴拉刈當作落葉劑。為了推廣美濃安全紅豆之品牌形象,農會不斷進行農民的教育訓練,也提高收購金額鼓勵農民,到108年/109年這一季,面積已經增加到290公頃,簽約農戶超過300位。
近年,有許多農民也想加入契作行列,但是原契作農戶續約比例很高,再加上農會收購數量及補助額有限,大家總是搶著提前到會場排隊抽號碼牌。可是就算如此,有心加入的農戶也不見得能如願以償。
契作工作繁複 農民歡喜做甘願受 國產紅豆逐漸打出名號
在農會與農民簽約後,農民還沒有種下紅豆前,美濃農會會固定舉辦一次至二次的講習會,教育農民合理化施肥、安全用藥,以及安全採收的作法。農民也必須在採收前,通知推廣股至田間採樣,並查看農民有無按照規定採收紅豆。在紅豆採收後,農會工作人員會在太空包上掛上簽約農戶姓名,以利爾後查驗追蹤。
上述種種教育措施及種植期間的繁雜規定,為什麼還是會吸引農民願意配合參加?首先,美濃農會願意以高於盤商收購價向契作農戶購買紅豆;其次,美濃農會會協調水稻育苗業者保留足夠之秧苗給紅豆契作農戶,以保障下一季種植水稻;第三,如果契作農戶本身有自行(網路)銷售之能力,此種栽培方式也有利於強化客戶對農民與農產品的認同。
在高雄農改場的協助下,美濃農會與農民努力六年,推廣至今已有七成以上農民改用尿素(氯化鉀、硫酸銨)加鹽之方式來採收紅豆,針對未配合政府規定、農會規範之紅豆農戶,美濃農會也不收購其生產之紅豆。由此可知,在農會及農民為消費者食安把關的理念下,巴拉刈禁用雖造成短暫不便,但長遠來看,對保護環境生態、保障消費者食安、健全國產紅豆產業鏈,的確有顯著功效。
固殺草當紅豆落葉劑真的好嗎?別把農民和消費者當肖仔
請政府好好想一想,站在紅豆農民角度來看,雖然固殺草没有巴拉刈那麼好用,至少也可達到比較接近的效果,再加上農藥廠商早已經私下推廣用固殺草來當紅豆落葉劑。在這樣的情況下,政府將先前花費研究成果及執行成效,抛諸十萬八千里,這種作法,是只見眼前新歡,忘了篳路藍縷、同生共死之妻子,把紅豆農當肖仔,把消費者當無知。
對我們這種努力配合政府、決心推動產業轉型的農民來說,農委會防檢局規劃要開放固殺草來當紅豆落葉劑的作法,真的是走了豺(巴拉刈),來了狼(固殺草),可憐小綿羊(農民、消費者)的政策啊!
建請政府參考田間情況 若執意開放絕不能只開放不管理 如何管理說清楚
政府拿了一堆外國藥廠研究及實驗資料,也找了一些毒物學理專家,解釋說明一長串學理,在精準合理用藥下殘留之ppm數值,不會對人體、環境生態等造成毒物傷害,我相信這些學者專家研究數據,因為這些研究報告均在精準實驗室或田間實驗而來。
但是,請政府切勿忘了農民在農藥調製時的實際操作情況。紅豆生長勢不同?需調製多少固殺草量才達到效果?如公告20公升水,調製200倍,需100CC的固殺草,才能使紅豆葉乾燥,有使用過固殺草農民應可知道,以上述固殺草劑量,是否能將紅豆或雜草殺死?農民心裡有數,只有官員學者相信這種數據。
一般農藥按劑量規定調製,量多或調製錯誤會造成藥害,因而調製時會較精準配藥調劑。但是,農民在調製除草劑時,會想立即得到除草效果,超量也不會在意,反而感覺更有效果,沒有擔心發生藥害的顧慮。請問政府,作為除草劑的固殺草用在紅豆落葉上如何能精準?有待商榷,建請官員再想想!
方便農友不見得正確 教育生產者 建立消費者信心 才能避免發生恐慌性拒買
務農收入普遍較其他行業為低,對農民來說,低成本和施用效果,是耕種的最大考量。如果農會或盤商收購價沒有以是否施用除草劑來制定收購標準,不用除草劑採收的人,不見得可以獲得較高的收購價,在這種情況下,試問,若您是紅豆農民,會如何選擇採收紅豆時的落葉方式?
對農民而言,省力、省時、省錢,固殺草可以帶來這三省,農民何樂而不為呢?政府不能說給農民多一個選項,但是卻將使用或不使用除草劑的選擇權完全交給農民,一旦未來發生任何問題,請問是使用除草劑的農民還是開放固殺草的政府要負起全責?
最重要的是現今消費者意識抬頭,既關注安全蔬果的選擇與食用,更關心環境生態保護的議題。如果消費者得知台灣國產紅豆有開放使用固殺草當落葉劑,而且也知道其長期累積可能對人體及環境有所毒害時,是否會造成恐慌性拒買?
就像之前巴拉刈還沒有禁用前,消費者都會很擔心,買到的國產紅豆是不是用巴拉刈來採收的?我們在前兩年銷售非巴拉刈採收之紅豆時,就花了很多時間跟消費者溝通,建立消費者對國產農產品之信心,走到現在才逐漸步上軌道。
固殺草跟巴拉刈一樣,對台灣紅豆農及紅豆產業鏈極為不利,士者,農者、商者,不可不知呀!呼籲政府與農友切勿短視近利。
農民是最接近危險者 無論是農民或比鄰紅豆田農家 都有高度風險
衛福部公布的殘留容許量2ppm是針對消費者的食用安全來制定之,但是,農委會是否了解田間藥物使用的真相,並告訴廣大農民朋友,其實不只是對消費者有食安疑慮,對使用除草劑的第一線也就是我們農民的傷害,才可能是最大。
防檢局在7月6日舉辦的專家會議,朝陽科大環管系教授王順成老師有提到:「藥毒所有沒有考慮到呼吸和皮膚暴露,對農民使用者的風險?」
中興大學植病學系名譽教授曾德賜也說:「農藥的施用者是農民,噴藥的時候會噴到臉上、身上。」曾老師還特別提到,固殺草噴50倍是2700ppm,200倍是600多ppm,如果代噴業者每天噴,真的很危險。此外,生殖毒性也不只對女生、胎兒,對男生的睪丸也有影響,希望藥品上面要加註警語。台灣大學獸醫系副教授王家琪也希望農委會加強做職業暴露的風險評估。
台灣氣候溼熱,農民根本無法忍受防護器具,如果政府不加強宣導,等於是讓農民拿自己的健康去換錢,常常導致慢性中毒,死因難以確定,死多少人也不知道,生者則是痛不欲生。
最後,期盼政府審慎考慮,研判固殺草、氯酸鈉、壬酸、尿素(氯化鉀、硫酸銨)加鹽,甚至是自然落葉種種的落葉方式,哪一種對農民、消費者、環境生態所造成衝擊傷害是最低、利益最大。
放寛容易,覆水難收,祈,以國人及後代子孫健康為念。
這是實際耕作者的經驗及務實的建議。希望政府管理單位機關能正視這個問題,選擇更好的方式宣導引導農民,才能福國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