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賜予的力量!林泳浤回南安部落推有機耕作,復育屁股豆,小熊便當推深度旅遊

2018年7月,寧靜的南安部落迎來安迪.沃荷 (Andy Warhol)口中「聞名於世的15分鐘」。因為南安瀑布出現一隻迷途的小黑熊,部落不只成為新聞焦點,也是民眾爭相「打卡」的景點。

南安小熊的「引介」,讓南安部落瞬間爆紅,但早在這風光的「15分鐘」之前,南安部落便用它絕美的丰姿,驚艷識貨的消費者和旅遊人。其中不可或缺的功臣,便是今年綠色奧斯卡得主林泳浤。

「以前跟別人介紹家鄉時,我都只能說『花蓮』,頂多加上『玉里』,什麼卓溪鄉,根本沒人聽過。」林泳浤一笑,法令紋會拉成一左一右的〈〉刮弧,「現在不一樣了,一說『南安部落』,誰不知道呢?」話一說完,他臉上的刮弧拉得更開。

套句最近的流行語,林泳浤在笑臉上寫著的文案是:我南安,我驕傲。

林泳浤推動南安友善種植環境和部落深度觀光,是南安部落的大功臣。(攝影/楊語芸)

大自然饋贈雖豐美 童年時仍備嘗艱辛

讓部落抬頭挺胸,是布農青年林泳浤返鄉十年的功績。正如南安遊客中心展示的「八通關道路開鑿紀念碑」下,有塊說明石牌這樣寫著:「期使後山變前山,子孫的心轉向自然,自然的心轉向子孫。」林泳浤帶領南安部落從事自然農法、打造部落品牌、青農返鄉、遊人不遠千里,連已經消失卅多年的台灣特有種淡水魚菊池氏細鯽,也重回這塊生態大地。他們心向自然,大地之母自然回饋重禮:一次驚艷世人的轉身;一個安居樂業的家園。

不過讓林泳浤驕傲的南安部落,卻是他曾急欲逃離的故土。因為父母長期在梨山果園打工,從林泳浤有記憶以來,日常就得挑起家務、農務等自力更生的擔子。以現在的標準來看,簡直需出動社福單位關切,他和長3歲的哥哥凌晨3點就得起床,或是升火燒飯、或是撿蛋餵雞、或是下田巡水,然後趁著上學前料理好手足們的早餐,再帶著弟妹一起去上學。

「不是,不是一起去上學啦。」林泳浤更正,上學的是他和哥哥,未及學齡的弟妹不能單獨放在家中,還好老師通融,讓他們坐在教室裡「陪讀」。

為家計離開部落,22年軍旅生涯

即便生性樂觀,林泳浤回顧童年仍舊不免落寞,爸媽半年才回部落一次,因為長期疏離,爸媽回部落時他們從來不會上演擁抱、撒嬌的戲碼,但他總想質問:「為什麼要去那麼遠的地方?」「為什麼那麼久才回來一次?」因為擔心欲語淚先流,他每每忍住自己的委屈,當個懂事、認命的乖孩子。

不過話鋒一轉,林泳浤說部落的孩子很懂得苦中作樂,這多要感謝大自然的饋贈。躲在田埂中的老鼠,烤著吃最香;水果都是野生的,任君品嚐;巡田水時抓到的青蛙…只是大自然不會生出鉛筆,也沒辦法代繳水電費,大自然有時候反而是辛苦的來源:灼人的日頭、凍骨的田水、拔不盡的野草、澆不完的菜園。為了遠離部落生活的困頓,林泳浤步上哥哥的後塵,走出莊稼的圍城,進入空軍的家園。

22年的軍旅生涯,林泳浤在台南空軍第443連隊服役,除了是修繕「經國號戰機」的士官長外,也擔任品保員一職。待拿到終身俸後退役時,林泳浤才39歲。

退伍返鄉,靠友善耕作搶救失控農田

回到部落,林泳浤發現,因為農藥和肥料商發展出「不必先付貨款,只要簽名就可以領貨」的商業機制,農人沒有成本概念,往往待收成後跟商人結算,才知道整季不只白忙,而且還忙成負債。林泳浤的媽媽就欠了一身債。商業機制肥了商人,卻害了農民,也害了土地。

林泳浤只能逆行於部落的農業常模,招攬願意施行友善耕作的同好,一起改變敗壞、失控的現況。只是原本說好並肩同行的農人陸續反悔,整個團隊只剩4個人。林泳浤看著已經沒有青蛙、老鼠的稻田,知道變色的大地沒有時間可以等。他秉持「做就對了」的原則,相信成功就算不是立刻靠岸,至少也會跟在失敗後面。

部落農人習慣稻秧要栽得直直的,稻和草「勢不兩立」。林泳浤接管家中農田後,因為不施用除草劑,稻田「綠」得很。部落的長輩開始跟他媽媽耳語:「你兒子是在種稻?還是種草?」媽媽也認為林泳浤不夠認真,兩人屢生齟齬,某次大吵時說了重話,從此母子向隅,茅舍無煙。

部落有機米終於打出品牌,從零長成20甲規模

還好因為各種因緣聚合,玉山國家公園提供經費、慈心基金會的輔導、花改場的技術指導、銀川米援引18年成功的經驗,幫助南安部落的有機米打出品牌,也讓林泳浤的辛勞得到回饋。部落終於得知,有機是一種農業、環境雙贏的作法,只要方法對,有機農業並不辛苦,而且可以讓口袋更豐足,於是大家紛紛加入林泳浤等人的行列。

目前南安已經有20餘甲的有機稻田,阡陌縱橫的景況不輸台東池上。其實,南安有一條「布農大道」,路旁也有一棟大樹,只是它沒有任何明星姓名來加持,每個人都可以「以己為名」。「所以對我而言,它就是林泳浤樹啦。」他笑著說,臉上的〈〉一拉,又散發出具有感染力的熱情。

布農大道兩側阡陌縱橫的地景,像是遺世的桃花源。(攝影/楊語芸)

黑熊是家人 幫南安小熊找家

布農雖是狩獵民族,但有三種動物他們不殺:黑熊(家人)、百步蛇(友人)、紅嘴黑鵯(恩人)。

兩年前,南安瀑布出現一隻迷途的小黑熊,布農族的家人。遊客報警後,林務局和國家公園都不知該如何處理,後來聯絡黑熊專家黃美秀老師,決定先就近在小熊所在位置進行圈養,誰料牠竟脫逃。消息一出,打卡遊客蜂湧,甚至有遊覽車攬客,大家以拍到樹梢、路旁、溪畔的熊姿為樂。

為防止好奇的遊客與黑熊接觸,在村長與頭目的號召下,林泳浤等人成立布農巡守隊,負責夜哨;保五、保七和公路局聯合封路,阻擋日間遊客。大約兩週後,黑熊協會及布農人發現小熊的排遺中有香菸蒂,且有腹瀉之嫌,情非得己,只好設法擒獲小黑熊,送往專責機構照顧,希望養牠到兩歲大,成熊後再野放至合適的地點。

幫小熊找家可沒有專門的仲介,全靠布農巡守隊與林務局巡山員。他們花了一年時間,四處找尋放養地點,同時清理周遭的危害,務求週全,每月上山數次,一趟來回要5天,若不是為了家人,誰會願意這樣放下農忙,犧牲休息時間。

有趣的是,替落單小熊找家是項機密任務,最後擇定的地點更要秘而不宣,那陣子林泳浤團隊得假裝重拾對山野的熱情,讓人以為他們在爬山健身。「Buni(布農語有美麗、健康的意思)回家後,我們還是一直根據GPS定位,確認牠安全無虞。」林泳浤說。

布農巡守隊成員(林泳浤提供)

獲「百大青農」,母子和解

林泳浤提了件童年往事。就讀國小時,他被學校指派參加自然教育研習營。營隊結束後有個競賽,將擇取10名優選者,但要等頒獎典禮才會公布名次。前來觀禮的媽媽非常緊張,其實頒到第四名後,林泳浤就想離席,覺得自己功名無望。待主持人報出冠軍得主是他時,他一時不敢置信,倒是媽媽率先高舉雙手,高呼「我兒子啦」!

2016年,林泳浤因為堅持有機農作獲選「百大青農」。在此之前,他和媽媽因為農業理念不合,已經一年多不說話了。他在台北領獎後回到部落,友人忙著設宴慶功,媽媽突然出現在會場,說是從別處聽到他得獎的消息。「這次媽媽沒有高舉雙手,而是抱著我,說了句『你總是給我驚喜』。」兩人從此冰釋前嫌。林泳浤懊惱地說,我媽媽這麼可愛,真不知之前在跟她嘔什麼氣!

林泳浤於2016年獲得「百大青農」的肯定。(林泳浤/提供)

經營部落品牌 把南安推銷出去

南安部落經過林泳浤的整合,有機米為玉山銀行契作、有機蔬菜和水果交由「部落e購原住民部落共同產銷平台」販售,農夫既是生產者,也是管理者和銷售者,「每個人的田地和作物都有限,但當我們將部落視為一個整體,就有立基可以去談通路、談配送。把『南安』變成一個品牌,也會讓農民更認真對待自己的作物。」林泳浤認為這才是現代農業的管理方法。

另外,由於布農族是遷徙的民族,豆類因為好攜帶又易儲存,一向是族人主要的蛋白質來源。只因現代人飲食多元精緻,許多土裡土氣的豆子已經上不了餐桌。

然而,林泳浤設法找回19種原生種的豆子,其中不乏名稱怪異的品種,像是阿嬤豆、屁股豆、懶惰豆,想來背後都有個生動的故事。他蓋了一座布農草屋,以屋外的農田作為保種田和原生豆示範田,不時在草屋內舉辦復育、保種的推廣,希望讓這些已然式微的原鄉滋味重新回到部落族人的餐桌上。

南安部落中的台灣原生種豆保種田。(攝影/楊語芸)

不是吃喝玩樂的觀光 而是整合資源的深度旅遊

結果,土裡土氣的豆子不只回到部落餐桌,還進了遊客的便當裡,讓外人大快朵颐。

南安部落發展深度導覽,是因為林泳浤生氣了。他生氣那些造訪南安瀑布的遊客只會來上廁所,丟垃圾,「你們偶爾也該掏口袋吧!」他這樣認為。

於是他邀集部落眾人共同規劃出一至三天的導覽體驗,可以下田從事農作,也可以上山接受考驗。林泳浤設計、部落婦女們烹調的「獵人餐」、「小熊便當」,就用了布農黑豆等有機食材,每每在八通關古道發放便當時,總是引起其他登山客的垂涎。

引人垂涎的小熊便當。(陳春星/攝影)

熊賜與的力量,累得很快樂

這項籌備了3年多的計畫,吸引許多遊客或團體前來。部落旅遊可以帶動餐飲、民宿、付費導覽等各種收入,還可以推銷布農文化,是一個讓人疲累、但累得很快樂的工作。

「我們推動的不是吃喝玩樂的觀光,希望吸引的是對原民、山林、農村有興趣的朋友。」林泳浤幫南安部落的深度導覽下了這樣的界定。

誰說不是呢?採訪結束後,在南安遊客中心巧遇金曲獎客語音樂創作者羅思容(影片左一)及業餘畫家陳春星(影片右一)等人,他們和林泳浤聊了兩句,央求他傳授布農吟唱,簡單的曲調讓眾人齊聲歡唱幾句「這是熊賜予的力量」。透過影片,希望這自然的力量也能夠感動大家……

YouTube video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