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灌是人禍而非天災!桃竹苗農民北上陳情,怒吼:不要再犧牲農業!

針對日前無預警停灌,桃竹苗地區農民代表與聲援團體今日在行政院前,抗議本次停灌政策的倉促與不合理。農民提出五大訴求,要求政府不要再犧牲農業,且需提高氣候變遷的治理層級,共同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考驗。農民代表痛陳農委會的魯莽作為,並且要求陳吉仲下台。

工業停水才是共體時艱 「不要以為農民好欺負」

記者會開始前,農民洪箱、田守喜與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等人持香祝禱,希望台灣能夠風調雨順,遠離人禍。

「人禍」指的是無良的政府。洪箱她手指天空表示,「今天是為五穀來請命」,明明缺水是大家共同的課題,但政府只要求農民犧牲,「我不知道以後大家要吃什麼?」

農民與支援團體持香祝禱,台灣能夠風調雨順、遠離人禍。(攝影/楊語芸)

洪箱說,未來一定還會再面臨氣候異常帶來的衝擊,「拜託政府未雨綢繆,官是你們在做、權是你們在拿,要如何面對台灣人民?」需要共體時艱時,政府應該停止工業供水,將補助發放給工人,也讓大家知道水資源的重要。

洪箱並抗議,民進黨號稱是最謙卑也最會溝通的政府,為何要在行政院前擺滿拒馬,把農民當成暴民?她說,自己站出來是為了下一代,如果大家繼續看輕農民、以為農民好欺負,將來台灣人要吃什麼?

灣寶自救會會長陳信雄也表達同樣的觀點,他說:「政府看阮無」,農民有苦難言,只好自己來陳情。他質問,口口聲聲要照顧農民的農委會,為何犧牲農民?面對經濟部的政策時,完全沒有拒絕的魄力。

不是發補償就好,農民心痛稻子枯死、魚蝦喪命

竹北農民田守喜發言前深深歎了一口氣,他拿著稻禾說:「這是根哪!」他的稻穗只要再灌兩次水就可以收成,眼睜睜看著稻子枯死,他不能吃也無法睡,心痛難以言喻。「三日無糧,父子無情」,他說手機和電路板都不能吃,這樣以農養工,以後台灣怎麼辦?

另外他也指出,自從停灌作業啟動,溝渠中的魚蝦貝全都喪命,許多地方發出惡臭,生態受到極大的影響,這些連帶的衝擊,政府都不曾考慮。他希望未來的水資源調度能夠不要再犧牲農民,也才能維護大家美好的家園。

手持枯死的稻穗,田守喜歎道:台灣以後要吃什麼?(攝影/楊語芸)

民代:停灌前完全沒跟地方溝通,農民「特別犧牲」補償卻只限十天

民意代表也前來聲援農民。苗栗縣議員陳品安說,苑裡是苗栗的大米倉,這次停灌連地方政府都是看新聞才知道。明明只差兩次灌溉就可以收成過好年,卻因為政府錯誤的決策而被犧牲。

她並且表示,因為農民不忍稻穗枯死,許多農民拿了補償金後都去買水來灌溉,「讓農民花錢買水,這是什麼樣的政府才做得出來的政策?」她質問,難道農民就真的好欺負嗎?

立委邱顯智則從法律概念詮釋,因為缺水而停灌,農民是「特別犧牲」,本來就應該要補償,但是農田水利署囂張地規定,補償的請求權只有十天,之後就不能再主張。全世界沒有這麼短的請求期限,而且國家做出任何政策必須要有可預測性,「否則跟對岸有什麼不同?」

立委邱顯智表示,農民在停灌政策下作出「特別犧牲」,請求期限卻只有十天,農田水利署太過囂張。(攝影/楊語芸)

環團:水資源調度不合理也不合法 水利會歸公,農民喪失話語權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提到,水庫的存在具有多重目標,這次政府以「維護民生用水」為由,要求農田停灌。然而石門、寶山、永和山和鯉魚潭等水庫,其實也是竹科的用水網絡。根據《水利法》第 18 條,農業用水的使用順序應該優於工業用水;第 19 條也規定,除非因為民生用水受到影響,否則不能限制用水。

但桃竹苗農田停灌後,竹科和桃竹苗的工廠都未斷水,雖然政府要求他們要自主管理,減用 5%,事實上根本無法稽核。也就是說,政府這次的水資源調度不只不合理,也完全不符法規。

另外,許博任也提及,過去的農田水利會中有農民直選的代表,但升格為農田水利署後,全由公務員任職。他強調,不論水資源調度小組或是抗旱會議,都應該讓農民參與、資訊公開,才能保障農民的權益。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志工柯建佑表示,兩年前中研院的研究即指出,未來只要豐水期沒有颱風,台灣下半年就會缺水;兩年後仍未見政府將這項預測應用在任何決策中。由於水資源是跨部會議題,聯盟呼籲政府提高氣候變遷的治理層級,並與農業專家盤點各種耐旱作物、調整農耕模式,發展「韌性農業」,才能面對極端氣候的考驗。

為何總要聽話孩子退讓?農民無田耕,主委應下台

記者會上最後發言的是來自屏東、長期關注農業與環境的洪輝祥,他表示,政府是家長,工廠就像不肖子孫,一直跟家長伸手,每天幾千噸、幾萬噸的水供應給他們,犧牲的總是聽話的孩子(指農民)。

洪輝祥說,農民的鋤頭已經沒有田可以耕,只好用來「掘政府」。這種違反敬天、敬地倫理觀的政府,實在對不起農民,「陳吉仲應該下台!」

洪輝祥表示,犧牲農民是政府失職,陳吉仲應該下台。(攝影/楊語芸)

農友們與民間團體正式提出五大陳情:

一、缺水是共同課題,不要老是犧牲農業。
二、停灌、休耕衝擊大,不應該被經濟部視為優先選項。
三、政府應該提高氣候變遷的治理層級。
四、各部門應該儘速整合,發展出適合台灣各地的韌性農業模式。
五、萬不得已停灌、休耕時,應該要提前預警、降低衝擊。有機友善耕作的補助應該有別於慣行農業。

陳情書由洪箱遞交給行政院經濟能源農業處副處長林煌喬,在洪箱及農民的追問下,林煌喬承諾兩週內會給予回應。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