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順應環境的斜槓鄉村生活──嘉義東石的友善連結與在地創新

文/ 莊曉萍

位於嘉南沿海的東石鄉,現以養殖漁業聞名,是國內供應牡蠣的大產地。事實上在民國50至70年代,東石鄉還是外銷白蘆筍的重要產區。種植面積一度達1500公頃,農會駐村的蘆筍接收站就高達21處,白蘆筍幾乎成了東石鄉不少家戶的經濟支柱。當時盛況甚至讓東石鄉農會可以興建新的辦公大樓,農會大樓還因此有「蘆筍大樓」的別稱。

只可惜在70年代末,國內蘆筍加工廠因不敵人工成本墊高而出走,連帶讓東石鄉蘆筍種植業萎縮,就業人口轉進製造業與養殖漁業。僅維持了短暫榮景便出現發展危機。75年韋恩颱風襲擊之後,部分沿海聚落開始頻繁淹水,加上鄰近鄉鎮的發展吸力,東石鄉人口持續外流。78年東石鄉人口數還有33549人,108年僅剩下24529人,流失近3成,成了歌手伍佰歌曲中「路遮大條攏無人;路燈跤嘛攏無人;剃頭店嘛攏無人;大廟口嘛攏無人」的寂寥小鎮。

東石寧靜的住宅巷道(照片提供:柯雅之)

天災加人禍 良田不時成水鄉澤國

過去的良田,有人看管的成了魚塭,部分沒人照料的荒地則因地層下陷、海水入侵成了鹽鹼之地。現在東石鄉陸上養殖魚塭面積就有2千公頃,比全盛時期的白蘆筍栽種面積還廣。

地層下陷帶來的危機,不僅是產業發展受限,還有逢大雨必淹的人身財產危險。98年莫拉克風災、107年823水災,豪雨狂灌中南部,東石鄉位處朴子溪下游、沿海的掌潭村、塭仔村等聚落,因排水不及又逢大潮成了水鄉澤國。長年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的嘉義縣農村永續發展協會總幹事吳淑芳觀察,致災原因不只是瞬時強降雨,也是人禍。

地層下陷成囹圄 人人圍堤求自保

位於朴子溪南側的荷苞嶼大排,途經東石鄉掌潭村等地層下陷聚落,有時豪雨一來,上游水量急著向下游排,水就被路基高出聚落的台17線困在聚落內出不去。雖然地方政府頻頻加設滯洪池與抽水機,以利改善淹水狀況,但居民實在是淹怕了,不少人選擇自力救濟。居民會用沙包在村跟村中間圍堤、墊高路基,或是加高水溝的防護欄,甚至會關閉村莊排水閘門,避免水淹進聚落。

107年的823水災,嘉義縣農村永續發展協會辦公室許多文件、財產都泡在水中。(照片提供:吳淑芳)

長期下來,因缺乏空間整體規劃,造成整區蓄水面積縮減。吳淑芳說,現在要嘛不淹水,一淹水就是100公分,就怕有一天堤防耐不住水壓崩塌。「如果有一天,堤坊破了,若只是平常水位低低的,就讓全部都淹,其實還好;但如果把這一些水關到這麼高水位,一旦潰堤大家也都跑不了,就看看誰家的祖先公媽比較靈驗吧!」

走在塭仔村,就能深刻地感受到吳淑芳所說的全民圍堤運動。像是道路中間會突然隆起,走一走就會不小心俯視住戶的花園,走一走路基又恢復正常,視線與住戶圍牆齊平。當地人都戲稱在聚落內開車就像是坐雲霄飛車一樣起起落落。

為了防止水淹進家門,村民除了墊高路面為堤,許多家戶圍牆邊還會看到塑膠筏的身影;甚至家中重要的電器商品就會直接放在小筏上,若水淹進家門,物品就會跟著水位升高,減去長者頻繁搬高物品的辛勞。

墊高的房屋地基、可方便取得的膠筏,幾乎是東石家家戶戶必備的防淹水配備
(照片提供:柯雅之)

串人串產業 新住民成為產業生力軍

面對不可控的極端氣候,以及行政機關在整體治水策略的失能,居民的聲音很微弱,但一群社區媽媽不忍社區就此老化衰敗,選擇串連長者、新住民及下一代喚起社區韌性,以六級化產業、友善環境生產理念開拓鄉村新的可能性。

民國99年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成立。不久,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開始與龍崗國小合作執行樂齡學習計畫,在村落開辦導覽解說、特色料理開發的課程,協助新住民媳婦從不同角度認識自家養殖產業,進而發展生態旅遊與特色產品提升收入。過程中,不僅建立起新住民的互助網絡,也深化他們對腳下這塊土地的認同感,願意走出家門參與社區事務。

嘉義縣鄉村永續發展協會長期與新住民合作,推動當地魚、蝦、蚵等特產與異國料理方式的融合,也努力將社區特色向外推廣。(照片提供:吳淑芳)

「我們十年來推動的事情,就是讓『素人變達人』,本來只養蚵仔,現在會做蚵捲、會賣;本來只會養蚵仔,但下一步可能會變成一個環教場域、成為環境教育種子教師,這些就是六級化。」吳淑芳說。協會目前已成功輔導一名新住民姐妹成立品牌「白水湖蚵學家」,她以自家蚵田為環境教育場域辦理小旅行,還養出一群忠實「蚵粉」,產季一到就要忙著將新鮮的牡蠣宅配出去,脫離長年被盤商低價收購牡蠣的處境。

導入資源、活化閒置空間 喚醒沈睡的社區韌性

除了輔導新住民走出去,在老人及環境議題上,協會也積極媒合外部資源走進社區。105年他們開始與弘道老人基金會合作,推動東石鄉長照據點計畫,並且結合洲仔村的資源,整理已荒廢十多年的港墘國小洲仔分校成為長輩的樂活基地、社區災害緊急應變中心。也嘗試在社區中改造貨櫃屋,成了墊高的社區廚房,平時能作公共空間,災時能成為資源調度中心。

塭仔社區利用貨櫃屋作為社區廚房,並特別架高,在淹水時仍能維持社區餐食的供應。(照片提供:柯雅之)

108年823急降雨重創中南部,災後居民忙著清理家園,嘉義縣農村發展協會的工作人員也沒閒著,他們帶著外部團體走訪東石鄉南側5個淹水村落,如塭仔村、掌潭村,挨家挨戶調查居民需求,再媒合適合的機構投入資源,避免物資浪費。吳淑芳以捐贈床架為例,就曾以居民角度建議捐贈團體選擇較耐水淹的原木材質,避免一淹水床架就散。

近年,協會也嘗試活化遭海水入侵的旱地,像是種植小麥、耐鹽植物海蘆筍,還打造一處生態養殖基地,希望創造產業新亮點,讓在地人看到友善環境養殖的可能性,也吸引外地青年、壯年返鄉發展。

因應東石乾燥、通風、寒冷的環境特色,種植小麥,並每年舉辦環境教育相關體驗活動(照片提供:吳淑芳)

鄉村轉身 走一條環境永續的路

「我們要以人為本,以人的生活出發,適合多少我們就做多少、種多少,我們不要為了去增加產量、多賺錢,而去讓我們的環境承受那麼高的壓力,才能讓我們這些土地、環境可以永續運作。」吳淑芳說,過去以經濟發展為優先的觀念,使得剝削環境追求高產量成了必要之惡,長久下來反倒讓人沒辦法留在家鄉生活,讓環境、社區變得脆弱。

因此,在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上,吳淑芳坦言,上位政策固然重要,但沒有人執行也是枉然。如何在鄉村提供多元的就業機會,是協會的核心關懷,希望能營造友善的就業環境,讓退休的壯年、有創新能力的青年能夠返鄉生活,讓鄉村的生命能綿延下去。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