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森林裡的友善循環─大武部落的自我照顧體系

文/ 柯雅之(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 專案研究員)

在氣候變遷的影響下,降雨型態會趨向降雨時間短、強度卻高的模式,位在河岸、沿海、或是地勢較低的聚落,最需要提防的就是淹水的問題;位在山坡地的聚落,則可能面臨土石流的威脅,甚或是暴雨破壞電力、水利、交通、通訊等維生基礎設施的情形。山村居民應該如何調適,找到極端氣候下的社區發展方式?

屏東縣霧台鄉的大武部落,位於海拔一千多公尺的山上,距離屏東市區約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從最近的縣道台24線驅車前往,仍需經過一段蜿蜒曲折的山路、並跨越隘寮北溪才能抵達。平時只要遭逢豪雨沖刷,對外聯絡道路就可能受損而無法通行,部落就曾因為路毀而陷入斷糧危機,由空勤隊緊急空投物資救援才得以度過。98年的莫拉克風災,更是讓大武部落飽受摧殘,但部落的族人決心回到家鄉,將聚落、產業、以及人與自然的關係都好好地重建。

大武部落全景圖(照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21種小米 催化產業發芽、文化深根

產業重建的第一步,從小米復耕開始。小米在魯凱族的文化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各種重要的儀式與節日,族人都會製作小米糕「阿拜」分送親友,代表祝賀之意;小米乾燥後也會用於各種傳統頭飾製作,代表不同的身分及位階。部落重新開始種植小米,可供自食、也可販售,其意義不僅在於穩固最基本的糧食供給與生計來源,更是將文化扎根、傳承的重要行動。

大武部落原本就保有21種小米的品系,有的適合做小米酒、「阿拜」,有的適合煮成小米粥,更重要的是,在經年累月的環境變化篩選之下,還能良好生長的小米品種,更是在極端氣候之下部落的「保命種子」。許多荒廢的農地,在復耕行動中陸續活化,部落的梯田重現生機,也在大家的維護之下保護著邊坡安全。

大武部落將在地特色作物紅藜與小米混種,可減少小米被鳥吃掉的情形。(照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保全活化「里山資本」,相當於強化地方韌性

在林務局的委託之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帶領研究團隊協助大武部落重建發展,引入「里山倡議」的概念────透過居民協力合作,讓環境資源得以被妥善維護與利用、社區的文化與智慧可被傳承,並創造在地社會與經濟的成長。

《里山資本主義》一書中強調,里山的概念可以建立一套讓人可以安心、安全的一種保險機制,「即便發生事故使得金錢無法流通,這個結構仍然可以持續取得水源、食材和燃料」。陳美惠教授認為,保全「里山資本」,也相當於培養出社區的韌性,而「里山資本」包含了自然環境、生物多樣性,也含括一個地方的生活文化、人們如何去永續利用這些自然資源。

「用最少的外在資源投入、最循環的一種生活方式,他們大部分都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透過社區內部的一個分享體系、自我照顧體系,是可以在這個地方永續生存的。」陳美惠教授表示,將這些社區的根基照顧好,就不容易受到極端氣候所帶來的災害影響。

至於如何活化與利用「里山資本」,則是聚落能否永續發展的關鍵。陳美惠教授採取的三個策略是───生態旅遊、林下經濟、以及友善環境的農業。

大武部落建立「大武森雞」的品牌,是林下經濟的新嘗試(照片來源:陳美惠教授)

產業六級化,兼顧環境與經濟

發展觀光,是很多農村社區、原民部落會選擇的方向,然而,要如何做出在地特色與市場區隔?如何使環境在觀光發展下不承受過多負擔?則是需要花更多功夫來處理的挑戰。兼顧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的生態旅遊模式,需由盤點當地生態資源、梳理歷史文化脈絡、以及培訓社區服務人力開始,在「提供遊客更好的服務體驗」的目標之下,推動生態旅遊同時也是社區培力的過程。

然而,部落不能只依賴觀光做為唯一的收入來源。林下經濟的概念,則是期望社區可透過「農林複合經營」的方式,保護環境也顧全生計。因此在耕種小米之外,大武部落栽種的其他作物,也都有其重要的用途與意義────紅藜可以身兼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甚至在田間還有避免小米被鳥吃掉的功用;山當歸傳統上會作為中藥使用,部落則一面培育、不讓野生種的資源被採集殆盡,一面嘗試與屏科大食品加工廠合作,開發茶包、藥膳包等創新的加工品。

為了讓部落族人在糧食方面可自給自足,屏科大也與中興大學合作,輔導部落飼養紅羽土雞,作為蛋白質的營養來源。在健康的環境中生長的土雞,肉質彈性佳,也成為部落的明星商品。

而這些農產品的廢棄物處理方式,也都經過一番設計。紅藜與小米採收後剩下的莖桿,加入木屑製作成太空包來養菇;淘汰的太空包基質,可以作為山當歸的肥料;而這些作物的莖葉也可以提供作為雞隻的飼料,雞隻的糞便則再為作物的增添肥份。森林中的循環農業,將各項資源巧妙地再利用,解決山上處理廢棄物可能造成環境汙染的問題。

大武部落的循環農業──生鮮產品、加工品可販售,也可以加入生態旅遊的體驗中,除了增加收入,更是部落自給的糧食來源,各種農業廢棄物還能循環利用。(圖片來源:大武部落商品網站、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本計畫繪製)

社區為根、輔以專業支援,建立永續發展模式

為了能讓這套永續發展的模式在本土扎根並更加深化,「科學知識與在地知識之間的整合」以及「社區培力與溝通」是很重要的兩個部分。

「當我們要介紹這個物種,一定會先問問在地居民對這個物種的觀察,或是他生活的文化裡面,食衣住行育樂跟這個的關係。例如這個植物,他們的生活上、慣俗上有什麼樣的利用?它可能是拿來吃的、它可能是拿來蓋房子的、它可能是一個特別的儀式要用到的,這裡面不只是生活上的應用,還包含那些知識。」陳美惠教授以生態旅遊的資源盤點過程來說明,社區環境解說員的培養,不只是背課本裡的動物、植物知識,而是要回到真正源自社區、活用於社區的這些知識與技能。

而這些寶貴的地方資源應該如何運用?這時候「大專院校團隊」具有多面向的專業、系統性整合的能力,就可以協助社區有效地轉化、設計成適合在地的發展策略;而關心地方的「非營利組織與社區組織」,也可以串聯彼此專長的領域,截長補短、互相支持合作,慢慢讓一個地方的自我照顧體系更加完備。

從十年前因風災而受損的土地,到現在依循自然循環、可以自給自足的生活,一步步走來不僅憑藉著族人堅強的毅力與凝聚力,作為知識轉介與陪伴輔導角色的屏科大團隊更是不可或缺的助力。多樣化的農業生產,開展出社區生活與生計的多種可能,社區經濟模式背後所隱含的防災、調適、永續等概念,則是在社區的參與實踐過程,內化到社區意識與自主經營能力中。

陳美惠教授多年深耕屏東,帶領多個社區發展友善環境、也能維持社區生計的產業模式。(照片來源: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參考資料來源:
● 陳美惠、汪文豪(2020)。走一條共森到創生之路:瑰寶台24、里山根經濟。農委會林務局。
● 微笑台灣編輯團隊(2019)。Made In Forest 山林製造:來自山村 八款剛剛好就好的森活態度。天下雜誌。
● 藻谷浩介、NHK廣島採訪小組(2016)。里山資本主義:不做資本主義的奴隸,做里山的主人。天下雜誌。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