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前文)對崔愫欣與所有曾經參與反核運動的人而言,漫長的戰役尚未結束,今年八月核四重啟公投仍是阻擋核電復辟勢力的重要一戰,為了讓核四這個長年蓋不完、擺脫不掉的失敗電廠不再成為政治提款機,綠盟呼籲民眾投下不同意票,把核電送進歷史裡。
即使為反核運動付出30年,環團因藻礁風暴被認為是「幫助擁核派」,綠盟也被捲入這場風暴。崔愫欣指出,藻礁公投之所以能夠讓核電搭上順風車,是因為國人已經淡忘台灣核電的現況。
她表示,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核能是個現實中已被淘汰的選項,但擁核派說得好像只要公投過了,開關打開核四就可以運轉了。「與其在一個過時的選項上消耗台灣公共政策討論的能量,不如把時間花在研究能源轉型時會遇到的問題來得實際。」
2025非核家園,有不得不然的現實條件
崔愫欣指出,不論減煤成效如何,民進黨提出「2025非核家園」的願景,都有不得不然的現實條件。
首先,核一、核二廠的燃料池已滿,無法延役。核三廠緊鄰恆春活動斷層,且兩部機組均已超過延役申請期限(需於屆滿前5年至15年申請,2025年5月到期,代表2020年就要申請)。
至於還未完工的核四,原來的外國公司已經破產,重啟需要有願意接手的廠商、在立法院追加500億元以上的預算、還要重新通過環評,就算再給10 年都不保證可以安全商轉。「根本不是反核團體一步不讓,是我們讓了,你們也用不了。」
在社會各界積極尋求犧牲最少的能源發展路徑時,國民黨與擁核派卻藉由公投做各種政治操作。崔愫欣認為,「核四還要付出多少代價、台灣能源政策會走向何方」都非他們關心之事,他們也無視核四的安全風險和政治責任。
崔愫欣:兩邊政治網紅走極端搏聲浪
對於這波藻礁公投中網軍匪夷所思的言論,崔愫欣也提出她的看法。2013年前後,台灣社會運動風起雲湧,反核、反拆、反服貿是社會的「政治正確」,但因為這些公民運動連動了國民黨的挫敗,讓保守價值支持者滿腔怒火,甚至認為「與社會沒有共識。」自覺邊緣的這些族群,隨後發起對於進步價值的反撲。
崔愫欣分析,這批人可以黃士修為例,他在政治光譜上既比國民黨更右傾,又比國民黨更敢言,因此吸引許多對無能國民黨感到惱怒的人。因為不是政治人物,胡說八道也不必負責任,更讓他為搧動群眾無所不敢言,「核廢料怎麼辦?挖個洞埋起來就好。」簡單直白的話語被不願細究的民眾奉為圭臬,極端民粹的吸睛效果,讓國民黨也樂以核電的狂熱支持者作為馬前卒,為他們攻擊社運,「這群支持者跟國民黨內的鋼鐵韓流結合,其實早有預兆。」
令人擔憂的是,另外一邊的政治勢力也走向極端化,例如本是抗中保台、力抗國民黨的台派,卻在團結旗幟下,將所有監督民進黨的聲音打成敵人。崔愫欣分析,例如近日幾乎變成專職砲手的前議員王浩宇,講出許多離譜且不正確的連環攻擊,吸引許多對無力民進黨感到惱怒的人,「左膠」、「環團」在他們口中變成罵人的話,認為未與藻礁公投劃清界線就是擁核。
民進黨不能「國民黨」化,將成公共言論災難
兩邊捉對廝殺,將公民社會也連帶捲進政治口水戰,本該是公共政策的理性討論,變成政治網紅以各種方式博取網路聲量的鍵盤戰爭,實在是台灣社會的言論災難。
崔愫欣分析,要不要在桃園藻礁上興建三接,影響的是減煤的時程,核能在客觀條件上不可能取代燃煤,因此「護藻礁=擁核」完全不符邏輯,但民進黨需要反撲護礁的勢力,因此讓網軍側翼動起來,不過這種極端化的傾向已經失控,對台灣社會傷害極大,「希望民進黨不要『國民黨化』了。」
呼籲用電大戶使用綠能 推動公民電廠及能源工作坊
強調綠盟的反核立場後,崔愫欣接著提到,民進黨「廢核減煤」的能源政策走向,符合環保運動長期倡議的目標。核能只剩下核廢料及除役的安全問題,不再是能源政策的主要戰場,能源轉型才是未來重要的議題。
數年前,綠盟與數個關心能源改革的民團成立「能源轉型監督聯盟」(以下簡稱「能轉盟」),「政府會推動供給面,但在節制需求面的努力不夠積極;這讓我們覺得更應該關注節能的議題。」崔愫欣指出,節能不可流於個人的道德訴求,要有具體的政策改變才有可能實踐。
例如,綠盟呼籲用電大戶應在國家能源轉型及環境上盡其應承擔的企業社會責任,同時要求儘速執行用電大戶條款。另外也推動公民電廠的計畫,希望實踐一個更能兼顧能源民主、能源安全、非核減煤、低碳永續的社會。
綠盟每年固定培訓能源講師並開辦能源教育課程,也設計了「能源民主工作坊」,帶領大家直視節能的困境、突破無法持之以恆實踐節能的阻礙。
崔愫欣建議,在具體作為上,國人可以先測量自己的「節能無力症候群」病況嚴重性,再依照診斷結果對症下藥,透過綠盟設計的節能情境教案,掌握能源的基本常識與概念,盤點自己居住或工作空間的用電,製作出相對應的能源圖表,清楚地瞭解空間的能源使用概況,並展開公共的能源民主討論,進一步產出合適的社群節能規約。
以節能為優先關注議題,韓國首爾「少一座核電廠」節能奏效
崔愫欣提到,韓國首爾經驗已證明,以一個城市為單位來考量節能可以更具體,因此「能轉盟」也邀請南韓學者、節能社區倡議者來台分享經驗,並促成各縣市首長前往首爾取經,同時具體輔導地方機關的節能承辦人員進行政策推動,之後再計算「行政資源投入多寡」等多項指標,隨後公布各縣市的評比結果。
首爾市長朴元淳的「少一座核電廠」節能計畫卓有績效,成為全球節能減碳的城市典範,更是亮點的政績,能轉盟希望台灣各縣市首長以此為政治動力,在節能政策上竭盡全力。
在你我的「不能退讓」中,找出彼此「都能接受」的價值
「以前談反核,大家的目標是一致的;現在談能源轉型,民眾有各自切身的利益,有些人以護藻礁優先,有些人要先減煤,但不能放任環保與環保相爭,」崔愫欣指出,環保議題既從「大家都不要」走到「各有所需」,應該先規劃台灣的能源版圖以及達標的方法,這是台灣社會極大的考驗,需要公民集體的智慧。
三接蓋或不蓋都有後遺症,但後遺症可能不若公投帶來的煙硝更糟糕,「彼此抹黑只會讓社會更分裂,更沒有辦法對話。」她說自己可以想像火車對撞的景況,國民黨會讓擁護者全部投「是」,民進黨動員全部投「否」,夾在中間要求好好討論公眾事務的人,會被雙方的政治口水淹沒,完全沒有話語權。
「我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不能退讓的價值,但還是要談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空間。」崔愫欣提到,公投是體現民主很好的場域,應該要反覆討論,但過去的電視辯論卻只是各自表述,她認為應該把能源方案全部攤開,「再縮小開發範圍,護礁團體能夠接受嗎?移地興建會延緩減煤的時程,大家願意接受嗎?若真延緩,要用什麼方式來填補缺口?」討論會形塑出人民的共識,這才是民主的真諦。「若流於形式,直接進入是與否的選擇,公投會變成台灣的災難。」
放下妖魔化的極端言論 崔愫欣:能源政策不是零和遊戲
崔愫欣認為,能源政策應該尊重多元價值,而不是零和遊戲,台灣因為土地狹小,綠能在土地的搶奪特別嚴重,因此需要訂定整體能源政策及細部遊戲規則。例如,屋頂型光電有什麼法規上的障礙?盤點後全台可用屋頂到底有多少?地面型光電的選址該如何評估?民間電廠如何在資本的夾擊下生存?風機區位該怎麼規劃?漁電能否共生?綠能與農漁民生計和生態環境要如何競合?這些能源困境牽涉面向極廣,需要不同專業集思廣益。
也就是說,反核的歷史大業暫告段落後,未來的能源轉型怎麼走,一定得不斷碰撞。「討論的過程一定會跌跌撞撞,但是公民團體如果彼此不能信任,討論就無法進行。」護礁者對環境的關切應該優先?還是受燃煤所苦的人顧肺比較重要?不同區域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要如何攜手走在能源轉型的道路上,需要坐下來好好談。
同時,台灣也必須督促政府加速發展再生能源、落實節能,並以天然氣作為轉型過渡期的能源。崔愫欣相信,當我們放下妖魔化彼此的極端言論,齊心做到廢核、減煤,使用乾淨、安全的能源時,根本不必落入核電或燃煤、藻礁或肺臟二選一的假議題。
怕電費調高的百姓想想!
核四重復拉扯,如果仍無法通過安全法規跟新的標準,只是持續浪費國家資源,跟大家的血汗
日本2019年國內核電廠的安全對策費用一年超過5兆日元,使得日本核電的成本競爭優勢不再!
核四封存有人推給林義雄節食!
但看當年封存前,郝龍斌市長跟原能會都承認是安全問題
世界最大的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1-5機五個機組擺在那邊十年沒動作
6、7號機組依福島新標準
改善後,2017年12月通過安檢,2018年4月又發現新問題再停機到現在,準備申請,這幾天日本原能會又發佈禁令延長停機一年
現實必須面對
不錯喔,很黨國思維,搞亂妖魔化扣帽子、不信科學瘋狂逆科學的,不就是你們這群反核人士嗎wwww
難怪大家都說是綠*
核廢料台灣已經有很多了,政府應該認真想辦法解決,無論是送外國精鍊減量,或是拜託對岸最終處置⋯⋯總之要想辦法解決,其次核安問題,這是一個專業的技術問題,不管是廠商破產還是什麼間接覺得不安全的都不應該憑感覺說話,尤其現在政府的作法更不足取,找一位與核工完全無關的人來做原子能委員會的主席,根本不打算好好面對問題,目前的現實是已經花費了上千億的民脂民膏,建的差不多的電廠,在供電吃緊的情況下,為什麼不使用,目前的能源供應當然影響未來廠商投資的意願,台灣除了強化經濟實力之外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抵抗外來的壓力,如果我們還是這麼捨不得,最終將是一無所有
以核養綠👍👍👍👍👍
南韓是世界第五大的核能生產國家!
反核講幹話不打草稿呢!
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4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