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旅人食通信/面對海挺拔,對待海溫柔──外埔石滬捕魚法

面對海挺拔,對待海溫柔──外埔石滬捕魚法

  海岸波光粼粼,今天農曆十二,午飯剛過,正要一點鐘,再過半個小時海水漸退,水乾可以捕魚蝦。

給外埔的禮物

水乾了就來抓魚,水滿了就回去種田,這是呂見明師傅的日常。隨潮汐度日,初一到十五是一個週期、十六至三十又是另一,將每個月劃分為二,外埔莊的潮汐時辰表就是他的生理時鐘,一輩子就如是照看時辰的日子過來。靠海吃海,源於雪山的後龍溪將後龍鎮沖刷成平原,灌溉當地,同時將卵石帶到海口後,才滾滾流進臺灣海峽。後龍鎮濱海地區的外埔沿海一帶佈滿卵石,石滬便是由這些卵石搭建而成,從三百年前開始佇立在這座海岸線,改變了當地的生活模式。沿岸豐富的海獲餵養著百年以來生活在外埔的人們,有魚有蟹、有蚵有貝。

外埔,擁有全島僅存的兩座完好石滬,說是舉世工藝並不為過,較大的合歡石滬綿延三公里長,高過一公尺半,身在滬裡四面環堵,一般人要攀爬出去都不容易。小一點的母乃石滬在合歡北方,雖較小,涵蓋範圍亦廣。兩座石滬以六心包一石至八心包一石的堆砌工法,每一塊石頭都被六塊石頭包覆著,讓石頭們一塊一塊相拱,相互依託。合歡石滬及母乃石滬自2015年起,被苗栗縣政府公告登錄為文化景觀。如此龐大的石頭數量,光搬運的工作就難以想像,甚至還需要能砌築得穩健,難以想像過去沒有機械,單靠人力是如何而成,又需要花上多少時間與龐大的人力。巨作三百年,挺拔佇立,

它所留下的是歷史痕跡,是先人精神,是贈禮。

儘管費力,謹遵海意

利用海水的潮差,讓魚兒游進來,留在滬中,水退了以後就可以進行捕撈。合歡石滬一共有四個排水孔,滬中還有星星、月亮形狀的小滬及其他滬牆,魚會順著被安排好的路徑游,漁人則拿著手叉網在排水口前等待著牠們。長年立在浪濤之中,石滬帶來海裡豐富的漁獲資源,這是先民的贈禮,也是世代漁民持續努力的收獲。每天潮退兩次,不管有魚沒魚,都要到海巡一巡。魚要來是不限定時間的,來也不限定什麼魚;大海要何時給,帶來什麼,水乾了才知道。相較於出海灑網捕獲的魚種固定,這種順應自然的溫樸性格,是以石滬捕魚的漁民的特質。我在與呂見明師傅的談話中,同樣應證了這一點。他從小跟著爸爸抓魚,那時候沿岸還有二十來座石滬,家裡擁有其中的三座石滬。每一座石滬都與不同的滬主輪流,五至十天可以抓一次魚。魚種有烏魚、大目仔、白帶魚、紅魽……,抓得少帶回自家吃,多的就帶去魚市賣。過去漁獲量多,還需要牛車載運。沒抓魚的日子,也必須到海邊巡滬,九降風大,強勁的湧拍打在滬石之上,稍有塌落,即需要馬上補整,否則小顆石頭一直漏,大顆石頭便開始塌,破口愈大,愈難修復。石滬的保存不易,需要持續不斷地保養,也非一人之力能夠完成,靠的是力量集結,眾人相互依託。石頭重,而天氣又熱,現今的年輕人做一次便不來了。呂師傅至今八十多歲,當滬塌了,大家仍得找他幫忙,怎麼做?他回:

「就慢慢做,持續做,以前沒車都是靠自己的力氣,有訓練就做得來。」

後來船隻出海,尼龍漁網一放,把所有的魚都撈了回去,另有人在外海設置了箱網養殖。此外,再加上污染,近岸的石滬捕魚法早已抓不了什麼魚。這種費時費力但是順應自然的漁法,已經不符合經濟效益。 賣魚錢甚至付不了修復的工錢,但若你去看過合歡、看過母乃石滬,如此偉大的工藝品佇立在海中;時候對了,看著它自海裡緩緩浮現,你會被它的壯碩驚豔,也會忍不住讚嘆製作的過程。在一個潮水漸漸退去的午後,我講得一口破閩南語,但呂師傅慢慢地等、慢慢地聽我講,再把他從小到大與石滬之共處細細說來,溫溫柔柔的。

文/歐品妤、圖/旅人食通信 

本文由 旅人食通信 授權

  • 全文請見:

    旅人食通信《不二味》 Vol.FISH 慢魚出逃15日

  • 雜誌簡介:旅人食通信-《不二味》專刊
    「一本用食材認識家鄉的附食材潮農誌。」
    《旅人食通信》為打造青年農業行動的創意團隊,由一群期望翻轉在地、不受框限的年輕人發起。經多次摸索定位,讓新潮農業雜誌《不二味》及「農村衝浪——參與式編輯行動」為兩大推動項目。《不二味》雜誌結合創新大膽的視覺形象,從「城市」與「農村」角度訴說農業印象;「農村衝浪——參與式編輯行動」則藉由編輯採訪工作,邀請青年走入產地,感受農村魅力,尋找被忽略的驚喜故事。
  • 本期合作:苗栗慢魚海岸 Miaoli Slow 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