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與圖/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番杏為番杏科番杏屬(Tetragonia tetragonoides(Pall.)Kuntze)植物,分布於臺灣島、日本、南美洲、大洋洲及中國大陸之江蘇、雲南等地,別名豬母耳、濱萵苣、毛菠菜、洋菠菜,一年生草本,一般生長於海灘上,莖葉肥厚,嫩莖葉可以食用,最宜在春夏季節採摘炒食;民間取之用於皮膚及胃用藥。
在花蓮縣海濱常可看到的番杏,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上生長更好。而且番杏耐高溫、耐旱、耐強風豪雨、耐瘠性均強,是很適合開發的夏季野菜。
↑福隆黃砂灘上所長出耐鹽的番杏植株
↑石頭縫裡長出的耐乾熱番杏植株
↑石礫地長出的耐乾熱番杏植株
改良場試驗顯示,番杏種子遇到濕潤環境很容易發芽,以匍匐方式生長,當環境溫度由低溫進入高溫,生長越旺盛;當溫度由高溫進入低溫,即晚秋至早春期間,日照時數短,溫度低的時候,番杏將從營養生長進入生殖生長,每節都開花結果,溫度再低時,將更衰弱黃化,甚至枯死。
海邊看到野生或種植的番杏植株高約10公分左右,會生出側芽約5-8支,抽長後即可陸續採收,摘取上部5-10公分的嫩莖葉,基部會再次萌生新芽。
番杏每1-2週可採收一次嫩莖葉,適時採收,品質幼嫩可口;不適時採收,將使莖蔓一直伸長老化,影響營養生長及栽培管理。
番杏很大的優點除了口感佳外,採收後不易脫水萎凋,包裝後以5-10℃冷藏可以保存2週以上,不會影響外觀、品質,具有市場價值。
↑扦插成活適合移植之番杏小苗
番杏生長在海灘,具特殊之鹽鹼、乾熱高溫環境之耐性,生長期長,在臺灣地區夏秋高溫多颱風季節,缺乏夏季蔬菜時,是它生長最旺盛的時期,可視為最佳救荒野菜種類之一,倘能給予適當栽培管理及烹調料理,可以作為山海產店的風味料理好食材,更可以替代部份綠色蔬菜;且其宿根栽培可以採收多次,又是民間青草用藥,是很好的野菜種類新選擇之一,頗值得進一步開發利用,有機會不妨到乾淨的海邊採一些品嚐看看,有興趣的農友也可以嘗試小面積種植。
詳情請洽─花蓮農改場作物改良課副研究員全中和 電話:03-8521108轉300、0926-69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