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讀120公里,虎林國小在土地中遇見幸福

文與圖/優質校外教學推動聯盟、新竹市虎林國小總務主任張惟亮

走讀一塊農地,讓師生遇見新奇,從平凡中看見細微的不平凡,體驗不一樣學習型態。學生在變,老師在變,學校氛圍也跟著在變!

兩年前,新竹市虎林國小的老師們,開始對如何教孩子「從“心”感動」、「甘願做歡喜受」困頓猶疑時,一個突發奇想的農耕體驗課程,於是從校園萌芽,也正式開始了一段「年行120公里的走讀學習」歷程…..

「要玩,就玩真的,要作,就作完整的!」這是虎小教學團隊對當前教育活動「重熱鬧、搶短線」的一種反思與堅持。因此從培育秧苗當寒假作業、製作不插電汲水水車、到巡水田、除菜蟲、撿福壽螺、拔草、澆水…….非常多的農耕活動,樣樣師生自己動手。

從傻傻的站在田邊,不知從何下手,到挖排水溝退積水、採收A菜韭菜,炒青菜作韭菜盒、收成香草享受悠閒下午茶時光…….,都在這離校一公里的莊園農地上,幸福發生。

老師與小朋友,一起動手學著種菜,對抗雜草大軍

每週三天,每趟一公里,年行120公里的走讀歷程,孩子們在部落格中留下這樣的心情……

到現在已經一年多了,我們到幸福莊園的路我都可以避著眼睛到莊園了,大家也對幸福莊園有了感情我們也希望六年級的老師可以繼續讓我們繼續參加幸福莊園!而本來很浪費米的我,經過插秧的洗禮,到現在我連一粒米掉到地上我都會撿起來吃……

幸福莊園讓我覺得讓我們班的感情更好 以前我們班感情沒有很好 常常吵架 但是因為幸福莊園 這活動 所以我班的人似似乎更好了!我喜歡這樣

自從參加莊園活動到現在,已經快一年了~從完全不會種,到種植小達人,之間雖然有酸甜苦辣等滋味,但我想應該還是以辛苦居多,雖然很辛苦,but~我也學會了該怎麼種菜和大多數植物,這也是收穫之一,而且,我也對那裏的環境比較熟了,太久沒去,也會想念那裏的…升到六年級之後,我也還想再參加莊園活動,好好的跟植物們培養一下感情~>~<

從孩子眼中,我們發現他們對土地、對植物、甚是對人與生命,有了珍愛、體會感動、也發出對學習的渴望,這對當前著重分數、重視智育、欠缺學習自主與問題解決的教育現實中,形成一種「突破框架」的教育氛圍。

↑小朋友親自用手採收幸福成果

另一方面,面對家長過度保護、要求成績以及教師族群安於現狀的保守氣氛下,參與的老師們有著這樣的敘說….

老師要擔心其他課程的進度,月考前進度能不能上的完? 

老師要克服心中的蟲蟲危機,努力表現出我愛我們的菜苗,也要包容這塊土地上的大小昆蟲,   

老師也要硬著頭皮帶著孩子踏進第一次嘗試的水田中,示範正確的播種方式,對著只知道吃菜.不知道菜名.也很少買菜.更沒種過菜的菜鳥老師..

在活動過程中,具先備知識的學生們也是老師的老師,老師也在學習.

偶而在前…領著孩子往前做

偶而陪伴…聽一聽孩子們的想法.說著~我懂~我也感同身受

偶而落後…讓孩子帶著我走~領著我一起前進

謝謝孩子們在課程中投入的心力~謝謝行政團隊的支援~謝謝自己勇於嘗試.時而彎腰的態度……

在教育現場中,談知識或技能教學,老師就一定優於學生?談師生教與學關係,老師就非得在前帶頭?

農作收成,鼓舞了孩子,也讓這份走讀,深具價值意義。

一個鬆動老師「教學必然」的事件,正在發生;一個重組「師生主客體關係」的活動,正在展開。當學生真正自主成為學習的主體、讓他們有機會外展學習扮演教育他人的主角,這才就是教育的真諦,不是嗎?

年行120公里走讀這片土地,讓學習,從校內延伸到校外;讓考驗,由單純體驗到因應四季變化;讓感受,從表層認知轉化為情感連結。這雖然累,但他值得,值得為虎林的孩子,甚至更多的孩子繼續走讀下去,讓他們在學習道路上,遇見幸福,也走讀出他們心中的學習與生命意義。

欲知更多「優質校外教學推動聯盟」訊息,歡迎請上臉書 

http://www.facebook.com/groups/TLOC.TW/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