蚵船在海上組裝蚵棚(攝影/和風)

台南的養蚵難題:如何終結保麗龍海岸?替代材質各有優缺,環保、成本、作業方便性難兼顧

台南安平港的漁光島一側,清晨五點天色剛亮,晨霧還未退散,一艘艘的膠筏發動柴油引擎,準備將堆滿港內的浮棚向外海拖行。10月1日這天,是台南蚵農每年養蚵季揭開序幕的日子。這些蚵船搭載或拖行整疊的竹編蚵架、載滿保麗龍塊,一波接一波駛出港口,預計在外海找個好位置。

同樣嚴陣以待的,還有台南社大環境小組的研究員晁瑞光,他監測養蚵廢棄物汙染已經長達十五年。在隔年入夏養殖期結束後,數千座廢棄蚵棚和破碎的保麗龍,會隨西南氣流浪潮推回岸邊,堆滿整個海岸線,尤其是保麗龍的塑膠微粒,更是海洋環境一大威脅。

在民間長年倡議之下,台南市府制訂放養登記與回收制度,市府公告現在棄置蚵棚回收率已經達到96%。不過晁瑞光表示,現實問題沒這麼簡單,每年9千座蚵棚使用近20萬個保麗龍浮具,只要1%沒有回收,就代表2000個保麗龍被棄置。

YouTube video

台南蚵農在海上組裝蚵棚(攝影/和風)

海廢問題根源:養蚵習慣受氣候環境限制

養蚵的產業調節是雲林育苗、嘉義在夏季養蚵,每當十月過後東北季風南下,蚵農就會將嘉義尚未成熟的中蚵移到台南續養,中蚵賣完之後再養新蚵。原因是台南海水比嘉義溫暖,可供應冬春兩季市場。不過由於台南曾文溪以南採外海浮棚式養殖,蚵棚重達數噸,須以浮具增加浮力。

台南跟擁有外傘頂洲屏障的嘉義東石不同,潟湖內已被改為商港無法養殖,台南蚵農每年需往返外海養殖,考量到運輸、固定方便及海上人工組裝的便利性,重量輕、浮力大又便宜的保麗龍,成為優先選擇。不過一旦來年5、6月,西南氣流、颱風接連侵襲,沒有沙洲保護的浮棚,一受風浪碰撞就容易破碎,造成海廢污染。

因此,台南市於2013年制定《淺海牡蠣養殖管理自治條例》,2017年進一步宣布7、8、9月颱風季禁止養蚵,施以總量管制,並逐年提高蚵棚清理費。2020年起,漁業署連續編三年預算,補助漁民改用EPP(發泡聚丙烯)浮具或PE(高密度聚乙烯)硬式浮筒,每年汰換三分之一,規劃未來全面汰換掉保麗龍浮具。

然而不論是EPP或PE浮筒,蚵農均不買單,認為還是傳統保麗龍最合用,而長年監測海岸污染的環保人士晁瑞光對於政府作法也不認同,其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蚵農心聲:EPP同樣易碎污染、PE不合用,願配合回收

蚵農謝文堯指出,一座蚵棚約需要15-20塊保麗龍,成本一塊僅130-150元上下,可以重複使用三年。他強調,台南的養蚵戶每年放養皆有造冊,蚵農願守法將蚵棚拖回岸上回收,每一棚繳交400元後端處置費用。因爲若不拉回岸上回收,政府會罰款3000元,蚵農絕大多數都願意配合,解決海岸汙染問題。

他表示,現在政策強迫漁民捨棄保麗龍,但是市府推廣的EPP材質品質很差,一塊就重達4、5kg,雖號稱可使用達3-5年,但在海上碰撞或生物附著同樣容易破損,只是空有環保之名。而且EPP材質成本奇高,一塊要賣600-700元。

另一選項PE浮筒,雖然堅固耐用度更高,妥善使用可達10年,但會受到熱脹冷縮影響,在養蚵船上不易固定難以運送。且在海上組裝時,不如保麗龍材質好操作,重量又在5kg以上,需要更多數量才能使蚵棚產生足夠浮力。而PE浮筒成本也是700元,比保麗龍高出甚多。

EPP材質浮具同樣容易破碎產生塑膠微粒汙染。(攝影/林吉洋﹚
蚵棚浮具材質(圖片提供/嘉義縣漁業科)

台南社大:政策搖擺不定,用稅金補助海廢垃圾

關注蚵棚海廢問題的晁瑞光指出,今日政策會落到兩面不討好的局面,主因是政府碰到蚵農央求民代關說,態度就搖擺。他表示,中國早於台灣宣布禁止保麗龍浮具,限兩年內改用PE浮筒,台灣卻放任不管,錢由蚵農賺走,污染卻是全民買單。

他原本期待EPP浮具密度應類似於游泳浮板,但政府補助的材質經過高度發泡後,跟保麗龍幾乎沒差,在海上破碎同樣會造成塑膠微粒汙染。這種不環保的EPP浮具卻因其輕量方便運送,提供蚵農大量選用,造成政府使用稅金補助製造海廢垃圾的荒謬現象。

晁瑞光也強調,台南蚵農並不弱勢,養蚵船執照有限加上蚵棚總量管制,產業幾乎由幾個大家族壟斷,經營模式類似地主跟佃農,一個家族都雇請了好幾個工人,而且長期由民代護航疏於管理,導致數十年來保麗龍問題尾大不掉。

晁瑞光監測台南海岸15年,不少蚵民提到他總是氣到牙癢癢,卻也佩服他的毅力。(攝影/林吉洋)

台南市府:汰換過程需要共體時艱

對於EPP材質被批評同樣污染、PE浮筒也被漁民嫌棄難用,台南市政府農業局漁港及近海管理所所長周瓈朝解釋,第一年環團抗議EPP後,第二年原訂要調降EPP補助成數,但由於漁民到議會陳情,基於尊重議會只好保持原案。

他認為,「漁民既然批評PE不好用,市府為便民而保留EPP提供過渡期調適,漁民有93%自行選擇EPP,調適過程中應共同承擔,不是接受補助之後又來怪罪政府。」不過他也強調政策會視各界意見,再做調整。

嘉義養蚵為何沒有保麗龍污染?

令人好奇的是,嘉義東石、布袋也是浮棚養蚵大產地,為何沒有保麗龍污染問題?原來是嘉南兩地的養殖環境不同,造就不同的養殖習慣和浮具材質。

嘉義縣農業處漁業科長張建成解釋,台南浮棚尺寸較小,多為7乘7或8乘8(公尺),只使用春冬兩季,用完就拖回港內回收,浮具尺寸多在90公分(長度),為了方便漁船載運跟海上安裝,保麗龍成為首選。而嘉義的蚵因為養在外傘頂洲之內,風浪較小,蚵棚在海上可放三年,不用每年拖回岸上;尺寸至少在11乘11(公尺),大型可到13乘13(公尺),竹材多為兩、三層以上,相對牢固,採用的浮具尺寸也大一倍,長度達180公分。

PE浮具開發業者王子龍觀察,嘉義浮棚使用的是再生壓縮泡棉(EVA)材質,接近壓製橡膠,體積更大、重量也更重,不過成本便宜、更耐侵蝕,唯一缺點是無法回收只能燒掉。而台南蚵農須躲避西南氣流、颱風,每年都要進出港搬運組裝,所以堅固耐用並非第一位,而是追求輕量,保麗龍地位難以被其他材質取代。因每年只用一次,台南浮棚就像免洗筷,廢棄物問題也隨之而來。王子龍認為,只要漁民願意改變習慣,PE是目前條件下環保且耐用,又可以回收的材質。

嘉義蚵農多使用壓縮塑膠泡棉。(圖片提供/張建成)

牡蠣協會研發新式環保蚵棚,可達成全年養殖

追根究柢,台南養蚵受環境所限,特別堅持保麗龍材質,造成海岸汙染。台南牡蠣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俊安希望能釜底抽薪,研發了具備浮力、抗風浪、可四季養殖的海上浮棚,一舉解決問題。

一開始他以PVC(聚氯乙烯)取代竹子製作浮棚,但由於PVC含氯燃燒易造成汙染,於是改採HDPE(高密度聚乙烯)研發第二代浮棚。HDPE材質硬度大、耐腐蝕,抗浪性高、耐衝撞,一旦驗證可對抗颱風季,往後就可以全年放在海上,改變台南蚵農每年往返港內、浮具材質受限的困境。

不過缺點是,HDPE蚵棚價格不菲,一座浮棚耗費超過20萬,與每年汰換的竹材浮棚成本不到2萬相比,對漁民確實是一筆大型投資。

不過他認為台灣養殖技術必須要與時俱進,海上箱網養殖也有採用HDPE材質,在颱風季可隨海面升降避開風浪,如果台南能改為四季養蚵,或許更能強化台南蚵農的市場競爭力。

陳俊安推動的新式抗風浪蚵棚,希望能一舉解決問題。(圖片提供/台南市牡蠣產業發展協會)

換材質等於換養殖方式,蚵農仍觀望

陳俊安也認為,保麗龍汙染是事實,但是不應對蚵農窮追猛打,養蚵工作在海上艱辛又危險,每幾年總會發生有人意外落海的遺憾。蚵農收入這幾年受進口蚵所累,對政策心存觀望,要蚵農投入大量成本改換材質,幾乎等於改換養殖方式,需要時間適應。

更有蚵農私下喊冤,認為真正造成污染的是在曾文溪、鹿耳門溪內無人管轄的非法養殖戶,每逢大雨,內河非法棄置蚵棚沖刷到外海,才是造成海岸污染的元兇。

蚵農謝文堯也忍不住補充,過去台南蚵農跟曾文溪以北、嘉義一樣都可以在內海養殖,市政府修法取消蚵農養殖漁業權後,漁民只好向外海自謀生路,問題說到底,政府也有責任。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