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變革】水稻災害救助和直接給付將取消,皆改收入保險,學者憂稻農收入恐減少

水稻補貼制度重大變革!2022年農委會將取消「水稻災害現金救助」和「水稻直接給付」,改為稻作收入保險基本型和加強型。政策一出,引發水稻業界議論紛紛。

為何要將原有制度改為水稻收入保險?蘇茂祥表示,農業保險是國際趨勢,國內各項作物現有的災害現金救助會逐步改為農業保險,現階段是從水稻開始試辦。然而國內學者擔憂,此舉等同於讓稻農變相減薪,收入保險不見得領得到,而且國際趨勢有兩種:歐盟、日本都傾向直接給付、美國才是走農業保險,台灣農業環境類似前者,此政策的修改有待商榷。

2022年農委會將取消「水稻災害現金救助」和「水稻直接給付」,改為稻作收入保險基本型和加強型。(攝影/楊語芸)

水稻災害救助和直接給付都將取消 改為收入保險

2016年農委會推出對地綠色環境給付因應現行農業補貼政策的產業改革,水稻是直接給付與公糧保價收購雙軌並行,其他重點包含鼓勵有機友善及合理耕作、轉作作物。農糧署副署長蘇茂祥表示,明年起公糧保價收購制度不變,差別在於直接給付改為收入保險。

水稻收入保險分為基本型及加強型,蘇茂祥說明,所有合法種植水稻的農民強制納保基本型,農民投保後,各鄉鎮市區每公頃實際產量只要低於過去5年平均基準產量8成,理賠金額每公頃1.8萬;倘若農民不投保,遭遇天災、病蟲害造成水稻產量受損時,則無法獲得理賠。

農金局解釋,「基本型」保單在農民遭遇天災、病蟲害時啟動理賠,且保費由農委會全額補助,農民投保後若不交公糧可加保「加強型」保險,農委會補助一半加強型保單的保費,農民可就近前往所在區域的農會投保。

現有制度2022年新制
災害現金救助水稻收入保險基本型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直接給付
第一、二期稻作給付金分別為每公頃13500元與10000元
稻農加入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參與契作,給予額外獎勵
金每期作每公頃1,500元。
水稻收入保險加強型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公糧保價收購不變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鼓勵稻田轉(契)作 不變
對地綠色環境給付計畫-鼓勵有機及友善環境耕作不變

基本型強制納保,慣行、有機稻農可加保加強型

基本型保單等於是取代現有的災害現金救助,加強型保單則是保障「未繳交公糧」的農民。未繳交公糧的農民可選擇「加保」加強型保單,加強型保單可再細分為「 一般險」及「優質險」,慣行農戶適用一般險,集團產區、產銷履歷、友善耕作及有機水稻則適用優質險。

加強型保單取代直接給付,農委會補助加強型保單的一半保費。農金局副局長周妙芳說明,各地縣市政府也會補助不同比例的保費,例如:高雄市政府補助20%保費,等於高雄市農民只需負擔30%保費。周表示,不同區域的保費略有差異,原保費約在2000元至5000元之間,農委會與地方政府補助後,農民負擔的保費已經降低很多。

一期稻作減產5%、二期稻作減產10%即可啟動理賠,周妙芳說明,以各地鄉鎮區過去5年平均基準產量扣除實際產量後,乘上價格即為理賠金額。2022年起一期稻作的一般險目標價格為每公斤25.85元、優質險目標價格為每公斤27.57元。

農民意見紛呈,小農憂「看得到吃不到」

農民對於此新制討論不斷,稍具規模的生產團體均表贊同,但許多小規模的水稻農認為,同一個縣市鄉鎮區域面積大,每一塊田的生產方式不同,齊一標準下要申請到作物保險的理賠相當困難。

芳榮米廠表示認同農業保險制度,不過農民目前並不清楚此保險內容,有的農民會認為直接給付取消是損害權益,這部分還需時間去宣導,除了中央及地方補貼的保費,米廠會支付剩餘的保費,契作農民無需負擔任何保費。

花蓮縣玉溪農會總幹事蔡宗翰則表示,產區內農民普遍支持新制度,玉溪地區屬於集團產區,契作農民無需支付任何保費。富里農會推廣股長鄧先生也表示,過去災損必須勘查,近年來天災發生愈加頻繁,改為保險對農民更有保障,因此農會非常支持新制。

而小農則有不同考量。在宜蘭採自然農法種稻的青農任永旭表示,現有的農業統計數據都是慣行水稻的生產模式,慣行水稻的產量普遍高於有機、友善耕作,若以所在區域過去五年的歷史數據為理賠標準,且最後試算區域產量也是和慣行水稻田綜合平均,對於有機、友善耕作農民來說相對不利,也很難獲得理賠,恐怕是「看得到吃不到」。

因天災而倒伏的水稻(攝影/李慧宜)

學者憂心此舉將減少稻農收入

國內相關學者對此新制則憂心忡忡。某資深水稻學者坦言,原本直接給付改為收入保險加強型等於是平白無故讓農民少了一條收入,因為給付和保險的概念不同,原有的給付是鼓勵農民種稻,一期和二期的每公頃一般給付加總有23500元;基本型和加強型保單都是要等到災損才能理賠,而災損統計需要時間,不比過去災害救助現金來得及時,且加強型保單是以產量判定是否理賠,但天災、病蟲害並不會只發生在收成時,倘若種稻初期遇到天災,農民後續補植,前期的損失在新制是無法獲得理賠的。

另一位農經學者則表示,一般而言,國際這種農業補貼(給付)有分為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美國式作法,農民栽培遇到的所有損失盡量以保險處理;第二種則是歐盟及日式做法,補貼盡量直接給付,且是對地而非作物。農委會目前把直接給付改成農業保險,但農業保險接近市場機制做法,較適合專業大農,台灣小農林立的農業環境卻比較接近日本,此政策更改有待商榷。

農糧署:改保險對農民保障不會減少 

對於小農及學者的疑慮重重,蘇茂祥認為是多慮,因為現階段農民可以選擇交公糧或是直接給付,現實狀況中糧價是會浮動的,水稻豐產時糧價低,農民會傾向交公糧;水稻歉收時糧價高,農民不交公糧才會領取直接給付,換言之,過去本就是天災發生時,領取直接給付的農民會變多,因此換成保險對農民的保障不變。

對於農民回應,周妙芳坦承,過去農業統計確實並未細分不同生產方式或是不同水稻品種的產量差異,也因此現階段友善耕作、有機農民的保費與慣行水稻農的保費齊頭,新制上路後,也會陸續收集不同生產模式、不同品種的水稻農的產量數據,以利未來理賠標準的調整。

延伸閱讀:

台灣水稻政策將走向何方?如何處理公糧爆倉、保障稻農收入?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親上火線回應

水稻直接給付取消改收入保險,對農民是減薪還是保障更多?美濃農會憂開倒車,池上米年收恐減2800萬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