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斯里蘭卡陷入有機農業帶來的災難

亞洲太平洋地區糧食與肥料技術中心農業政策資訊平台 編譯

亞洲太平洋地區糧食與肥料技術中心農業政策資訊平台提供亞太地區各國農業政策文章與相關資訊,歡迎造訪https://ap.fftc.org.tw/取得更多亞太地區農業政策文章。

今年的作物情況讓Somadasa感到憂慮,四十多年來,他一直在銷售當地農民使用國外進口的化學肥料和農藥所種植的胡蘿蔔、豆子和番茄,這些化學肥料和農藥讓他們能在環繞家鄉的山陵環境中,種出更大、更豐富的作物。

然而,斯里蘭卡政府突然轉向有機農業政策,也帶來了一場災難。這場由關注健康為驅動力的政府計畫僅維持了七個月,農民和農業專家均指責這一個政策導致作物產量出現急劇性的下降,也讓農產品價格飆升,讓斯里蘭卡日益嚴重的經濟困境再度惡化,並引起對糧食短缺的擔憂。

根據斯里蘭卡中央銀行的統計資料,一些農產品的價格,如稻米,與一年前相比,已上漲了將近三分之一,而番茄和胡蘿蔔等蔬菜的價格也是一年前的五倍。

「我從未見過如此糟糕的情況」,63歲的Somadasa說,他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目前在霍拉納小鎮賣蔬菜,「我們找不到足夠的蔬菜。而且隨著價格的上漲,人們發現越難買到蔬菜。」

現在斯里蘭卡政府正在試圖防止這一場危機繼續下去。在上個月底,斯里蘭卡農園部部長拉梅什-帕蒂拉納(Ramesh Pathirana)證實了政策的部分逆轉,他告訴議會,政府將進口斯里蘭卡主要出口農產品–茶葉、橡膠和椰子所需的化學肥料。

帕蒂拉納告訴《紐約時報》,「國家根據需求進口化學肥料。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們在國內並沒有足夠的化學肥料,因為並沒有進口」。

隨著與疫情相關的供應鏈緊張問題逐漸獲得舒緩,以及用於製造化學肥料和其他用品(如天然氣)的原物料價格上漲,全球的糧食生產成本正在上升。斯里蘭卡的政策失誤也造成國內壓力的進一步上升。

化學肥料被視為是現代化農業的重要工具,然而,政府和環保團體越來越關注化學肥料的過度使用,且被認為與日益嚴重的水質污染有密切關係,而科學家們也發現過度攝入硝酸鹽將導致罹患大腸癌、腎臟癌和胃癌的風險上升。

斯里蘭卡總統,戈塔巴亞-拉賈派克薩(Gotabaya Rajapaksa),在政府於4月因健康因素而禁止化學肥料的進口時,提到這是回應在他2019年競選時所作出的承諾。

「永續的糧食系統是斯里蘭卡眾多豐富的社會文化和經濟遺產的一部分」,他在9月的聯合國高峰會上如此說道。「然而,在我們最近的過去,隨著化學肥料、殺蟲劑和除草劑越來越多的使用,也帶來了對健康和環境的負面影響」。

拉賈派克薩的批評者還指出了另一道原因:斯里蘭卡正在減少的外匯儲備。

因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一連串封鎖,重創了斯里蘭卡的旅遊業,而旅遊業不僅創造了該國十分之一的經濟產出,也是主要的外匯收入來源。斯里蘭卡的貨幣–盧比貶值了約20%的表現,不僅限制了斯里蘭卡購買國外食品和其他用品的能力,還得面對價格持續上漲的嚴峻情況。雪上加霜的是,除了中國國有銀行已提供的高利息貸款形成的巨大債務壓力之外,斯里蘭卡還需要獲得更多的貸款來面對嚴峻的經濟困境。

「在過去的兩年裡,斯里蘭卡預計每年可從旅遊業獲得的近50億美元的收入並沒有實現」,財政部長兼總統的弟弟,巴西爾-拉賈派克薩上個月對議會說。「作為一個政府,我們承認我們的外匯儲備正在受到挑戰」。

隨著斯里蘭卡掙扎的經濟表現和全球貨物價格的上漲,其外匯儲備縮減了約7成,此時將外國製造的化學肥料從購物清單中剔除,將有助於阻止這種下滑。

「這個國家受到的打擊的不僅只是慢性腎臟病」,前政府初級產業和農業顧問Kulatunga博士說,「還有長期缺乏美元。」

有機農業的推動並非從本屆拉賈派克薩政府開始,也不是從他的另一個兄弟–馬欣達-拉賈派克薩(現任總理)在2005至2015年擔任總統時開始的。一些農民和農業官員說他們對耕作過程中減少對化學物品的依賴想法感到溫暖。

但對於不知道如何進行有機作業的農民來說,這種轉變太突然了,總部位於可倫坡的分析公司,Verité Research的主管Nishan補充說明。

Verité在7月的一項調查中發現,有四分之三的斯里蘭卡農民嚴重依賴化學肥料,但只有約10%的農民在種植時不使用化肥。該國幾乎所有種植的主要農作物都依賴化學物品,對於像水稻、橡膠和茶葉這樣對經濟至關重要的作物而言,其依賴性甚至可達到90%,或更高。

4月份的禁令在所謂的雅拉種植季節(從5月到8月)之前生效,人們幾乎立刻就感受到了。根據Verité調查,由於化學肥料禁令的緣故,85%的農民預計收穫將會減少,其中甚至有一半的人擔心農作物產量可能會下降至少40%。

9月,食品價格開始飆升,人們在商店外排隊購買奶粉和煤油等基本生活物資,拉賈派克薩即宣佈全國進入緊急狀態,希望藉此確保價格的穩定並防止基本物品囤積的情況發生。另外,斯里蘭卡政府還對非必需品實施了進口限制,希望可延緩外匯減少的速率。

目前政府已將限制放寬,但還不清楚斯里蘭卡的農民是否能及時得到他們所需要的肥料(馬哈種植季節從9月到隔年的3月)。

斯里蘭卡中央銀行的前副行長Wijewardena說道,「斯里蘭卡的農業和其相關的出口受到很大的損害,這還會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目前還不清楚政府是否會透過繼續補貼化學肥料,讓經濟較為弱勢的農民更容易負擔得起。錫蘭種植者協會秘書長Lalith Obeyesekere提及,「全球尿素市場的價格已經上漲很多,除非政府幫助提供補貼,否則農民將支付過去的五倍價格。」

Obeyesekere繼續說,「我們知道政府已經決定開始進口化學肥料,但現在我們將無法以補貼後的價格獲得肥料。」

關於茶農,其中一些人曾擔心收成可能會縮水40%,但他們仍然希望補貼後的化學肥料能及時到達。茶葉占斯里蘭卡出口總額的10%左右,每年可帶來約12億美元的收入。

許多茶農和茶葉業者要求匿名,因為他們擔心在此脆弱的時刻進一步激怒政府。一位茶葉業者說,茶葉的產量已經下降了40%,目前國內根本沒有足夠的有機肥料來取代化學肥料。

「我曾經每週大約可採摘35公斤的茶葉,但現在大約有一年時間,每週採摘的茶葉不到25公斤」,位於拉特納普拉的採茶人R.Muniandi說道,「我可以看得到,茶葉的收成正在逐漸減少。」

參考來源:                                    

  1. Sri Lanka’s Plunge into Organic Farming Brings Disaster. 7 December 2021. The New York Times.Retrieved from: https://www.nytimes.com/2021/12/07/world/asia/sri-lanka-organic-farming-fertilizer.html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