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採收工班一車為單位,大約二十人為一組

新鮮馬鈴薯出土了!洋芋片和薯條是用本土還是進口的?台灣版拾穗風景上映

年後中南部連續下了一週大雨,心情最焦慮的莫過於種馬鈴薯的農民。這是因為雨後,田土至少需要一星期才會變乾,否則土太濕,馬鈴薯採收機一下田就被會「黏」住。

跟馬鈴薯農同樣焦慮的是地主,水稻從年前就開始插秧,但出租種馬鈴薯的田必須等採收完,可是再不插秧就超過一期稻作的節氣,更可能碰到颱風汛期影響收成。

唯一笑得出來的就是田邊等著撿拾戰利品的阿婆,田間許多雞蛋大小馬鈴薯無人採收,許多阿婆、鄰人下田來撿拾免費的馬鈴薯,成為季節限定的台灣拾穗風景。

馬鈴薯採收工班一車為單位,大約二十人為一組(攝影/林吉洋)

荷蘭時期引入,日治時期開始推廣種植

馬鈴薯是溫帶作物,一般人可能以為市面馬鈴薯多是進口,殊不知台灣不僅有種植,而且面積還不小。2020年馬鈴薯種植面積達2,600公頃,產量也突破5萬噸,雲林種植面積居冠,超過1,084公頃,緊追在後的嘉義、台中分別也有838及657公頃。

荷蘭時期台灣就有馬鈴薯種植紀錄,但是日治時期才有推廣種植,由於它喜歡涼爽、無風、日照長的天氣,最適合冬天種在台灣南部,專業農戶大多利用秋稻收成後跟春稻前的空檔,租下大面積土地種植。

目前台灣栽種的馬鈴薯多屬「克尼伯」品種,此品種體型較小,但是生長期只需90天左右,台中、雲嘉分別在九月、十月種下,剛好可以配合一、二期稻作間隔,來年一、二月即可採收。

有趣的是,台灣的飲食習慣是將馬鈴薯當作配菜而非主食,因此菜商通常會將春天採收的國產馬鈴薯冷藏起來,等到颱風雨季、市面缺菜或菜價飆高時,再出售作為葉菜的替代選擇。

實現馬鈴薯自由的豐收農婦。(攝影/林吉洋)

窩沙發吃洋芋片,會吃到正港本土馬鈴薯

國產馬鈴薯一級品大多會進入市場,次級品則會進入加工廠做成為馬鈴薯片。你沒看錯,一大半的國產馬鈴薯都拿去做成你躺在客廳追劇時吃的洋芋片,三大薯片品牌樂事、華元(波特多)跟聯華食品(卡迪那)都有收購國產契作馬鈴薯。

出人意料的是,國內馬鈴薯的生產成本其實比國外更低,馬鈴薯專家、農產試驗所嘉義分所助理研究員黃哲倫指出,馬鈴薯體積大、進口需要充氮氣海運,得付一筆保鮮成本才能進口,而國產市場品質更好管控,因此契作成本反而比進口有優勢:國產成本11-15元,進口到岸價是18-20元。

國產馬鈴薯主要市場在鮮食,次級品才賣加工,然而「克尼伯」澱粉質不夠,所以薯片公司契作的是「大西洋」品種,專門用來做薯片。

國產馬鈴薯冷藏儲存大約能夠存放半年,然而要加工做薯片的馬鈴薯無法冰存太久,否則澱粉轉化糖分,薯片油炸後會變黑,因此薯片公司大約在七月以後就得使用進口馬鈴薯。

黃哲倫說,為了改善「克尼伯」澱粉質不夠、造成薯片加工收購價低的缺點,現在研發推出新品種「台農 4 號」,種植時間大約110天,外型比「克尼伯」更漂亮,做薯片也不遜「大西洋」,目前已轉移給農友試種,相信不久就會在市場上問世。

國產克尼伯馬鈴薯一般尺寸略大於拳頭,也有些小於雞蛋。(攝影/林吉洋)

一年20萬噸馬鈴薯是怎麼吃掉的?

台灣一年要進口多少馬鈴薯呢?過去十年的進口量落在12-15萬噸,2021年更突破16萬噸,加上國產5萬噸,總計年消費量竟然超過20萬噸。馬鈴薯不是台灣人的主食,到底我們是怎麼吃掉這麼多馬鈴薯的呢?

黃哲倫表示,國產馬鈴薯主要提供鮮食及薯片,進口馬鈴薯大部分都是冷凍薯條。以2021年農業進口統計,16萬噸馬鈴薯當中,生鮮馬鈴薯占比21%,只有3萬4千噸,其餘78% 都是「調製馬鈴薯」,也就是說,台灣人一年吃掉12.5萬噸馬鈴薯薯條。

所以當去年底航運不順塞港嚴重時,進口的薯條也一度斷貨,導致麥當勞、摩斯漢堡等速食店一度暫停供應薯條。

薯片可以用國產馬鈴薯,薯條卻不行?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能用國產馬鈴薯製作薯條呢?黃哲倫解釋,國內只能在冬季種馬鈴薯,種植期頂多三到四個月,這限制了台灣只能種早熟品種,但早熟品種的馬鈴薯個子較小,沒辦法製作速食店專用的長薯條。

他補充,要達到速食店薯條的長度,只有在美國、加拿大地區種植的「RB」品種。美加日照長達16小時,馬鈴薯生長期長達半年,尺寸也相當驚人,直徑大多在20公分以上,幾乎是國產品種的數倍以上,最適合來拿製作薯條。這些馬鈴薯經過初級加工後,就坐船送到台灣進入速食店。

薯農大多兼作種苗商,我們吃的是繁殖第四代

國內馬鈴薯產業有一個特殊現象:大部分都是專業農戶。由於機械化耕作需要大面積農地,使得種馬鈴薯這一行唯有專業戶才能生存。但聽說馬鈴薯農都還自己兼做種苗培養,這是為什麼呢?

黃哲倫解釋,過去馬鈴薯曾經發生病害,導致歉收而且無法重複培養,因此改由農政單位出面進行種苗培養,第二代種薯開放讓農民申請,然而這些種薯取得成本高,每公斤要價幾千元,對農民不划算,因此農民會再自行培養第三代種薯。

種薯繁殖量每次可放大20倍,經歷三次繁殖後的馬鈴薯就做為種薯拿去田間種植,第四代馬鈴薯寶寶就會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不過由於大面積重複種植也容易發生病蟲害或病變,四代種苗栽培後,就不太可能留種沿用。

農婦鄰人在田間撿拾採收後的格外品,構成一幅悠然的畫面。(攝影/林吉洋)

台灣版的拾穗地景,馬鈴薯田的小確幸

馬鈴薯收成一般是由專業翻土機把馬鈴薯翻出土壤表面,再雇請採收工班(大部分是一車近 20位阿婆、阿伯成一班),在田間依外觀分一級品、二級品,按照用途分裝在紙箱或麻布袋。馬鈴薯採收季通常也是一期稻作趕時間插秧的節氣,因此馬鈴薯田通常上午採收完後,下午馬上就放水準備插秧。

對地主而言,租田給馬鈴薯農,雖然可能延遲一點點插秧的時間,不過卻因為馬鈴薯採收機已經翻過一次土,所以也間接省去插秧前打田翻土的工錢,算是共生互利的行為。

馬鈴薯採收裝箱後,田間剩下的馬鈴薯就成為鄉間婦人、鄰居的小確幸,在夕陽下悠然巡邏,撿拾小顆馬鈴薯,成為馬鈴薯田獨有的「拾穗」風景。有些阿婆還會帶著耙子、鋤頭等「傢私」,她們知道轉彎或田邊會是採收機死角,往地裡一耙都可以挖出超大顆馬鈴薯,可以說是拾穗「專業戶」。

台灣種植馬鈴薯的地區北起台中的豐原、神岡、后里,往南的雲林斗南、虎尾種植最多,嘉義則分佈在六腳、新港、溪口等地。下次看到馬鈴薯田正在採收的話,不妨等採收裝箱後,下田逛逛試試自己的手氣。

專業的阿婆,可以在收成後的田間,還能撿拾一整台機車的大顆馬鈴薯。(攝影/林吉洋)

延伸閱讀:

本土馬鈴薯明星「台農4號」誕生!鮮食加工雙棲,耐燉煮又可炸薯片,風味超濃郁

馬鈴薯美夢成真!滿身瘡痂變成小鮮肉,就靠枯草桿菌LNP-1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