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稻熱病樣本(圖片提供/陳繹年)

小心,稻熱病蔓延中!病菌從哪來?該如何根絕?來認識全球性「稻瘟」

在全人類正遭遇 Covid-19 磨難的同時,全球的稻米其實也長期籠罩在稻熱病瘟疫的陰影之下。稻熱病是由真菌所引起的水稻流行病,其足跡遍佈世界各產區,造成的災損更是世界級。

稻熱病好發於 2 至 6 月的台灣,此時日照較少、天氣潮濕,若水稻田間環境不通風,正巧就符合稻熱病的致病三要素。輕症只是出現病斑或黃化,但重症幾乎就以全株枯死、稻穗空洞作結。到底稻熱病菌從何而來?農友又該如何防堵稻熱病疫情的爆發與蔓延?讓農業試驗所助理研究員陳繹年為您娓娓道來。

2022 年 3 月底,稻熱病已經逐漸在田間出現。(圖片提供/陳繹年)

真菌引起的稻作瘟疫,全球稻米都蒙難

稻熱病是水稻極常見的真菌性流行病,由一種名為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 的真菌引起,且不論哪種米,只要有「稻」之處,幾乎都無法倖免,因此稻熱病又有「稻瘟」之稱。陳繹年據相關研究指出,稻熱病造成全球稻米每年約 10-30% 的產量損失,嚴重時損失甚至可達 50-90%。

水稻在台灣農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同時囊括種植面積最廣、產值最高、種植農戶人數最多的「三冠王」農作物,但陳繹年指出,稻熱病在台灣也幾乎是連年發生、無從避免,唯一的差別只在於嚴重程度。

2013 年的稻熱病疫情可說是十幾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陳繹年憶起當年,年初高低溫交錯出現,結穗期又逢低溫陰雨,稻熱病疫情因此四處爆發,整體受害面積佔當年度種植面積的 20%,有些稻田更出現八成以上的農損,迫使農委會創下因病蟲害啟動補助的先例。

監測稻熱病的秧片出現典型黃褐色紡錘狀病斑(圖片提供/陳繹年)

致病三要素:高濕度、低日照、不通風

陳繹年指出,「濕度高、低日照、不通風,是造成稻熱病的標配」。稻熱病菌喜愛在 20–32℃、相對濕度高於 80% 的環境生長,因此稻熱病多出現在氣溫較低又恰逢梅雨季的 2-至 6 月,亦即第一期稻作的種植期間。只要時機、環境合適,稻熱病就會開始在田間流行。種植第二期稻作的 7 至 11 月間,因氣溫過高,不適合稻熱病菌的生長,所以疫情較少發生。

第一期稻作插秧後的四到六週是觀察田間稻熱病是否開始發生的關鍵期,陳繹年說明,隨著各地插秧時間不同,疫情會如骨牌般,由南到北陸續發生。高屏地區因插秧早,發病期也早,嘉南平原則在清明前後會發病,北北桃一帶的發病期則相對最晚。

稻熱病況嚴重的水稻植株(圖片提供/陳繹年)

稻熱病病徵怎麼看 病斑、枯葉與空包彈稻穗

水稻染病長怎樣?陳繹年解釋,基本上水稻全株都有機會感染稻熱病,但經常在葉片與稻穗發病。若是葉片發病(葉稻熱病),稻葉會先出現褐色或暗綠色的小斑點,五至七天就會擴大成黃褐色紡錘狀的病斑,待葉片組織被破壞殆盡,全株便會枯乾。若發病在稻穗(穗稻熱病),感染處會逐漸枯黃,當養分無法輸送,即使稻穗看似因飽滿而低頭,結出的可能只是「空包彈」。

遠望稻田,若發現稻葉顏色轉深且葉片柔弱不挺,這可能就是發病的前兆。陳繹年指出,許多農民也會將插秧時多出來的秧苗或秧片種在田邊,作為監測稻熱病的指標,當種植密度相對高的監測秧片出現病斑,甚至大面積枯黃,就意味著稻熱病的降臨。

葉稻熱病樣本(圖片提供/陳繹年)
不同部位感染穗稻熱病的稻穗(圖片提供/陳繹年)

病菌哪裡來?稻種消毒不全和受污染秧苗恐是病源

稻熱病菌哪裡來?空氣傳播是稻熱病孢子主要的散播方式,但據陳繹年多年追蹤觀察:田間稻熱病多從秧苗下半部開始發病,且疫情初期幾乎都沿著插秧方向擴散。他循此現象進一步推論:稻種消毒不完全和秧苗受污染,可能是台灣發生稻熱病疫情的根源。

陳繹年指出,「釐清稻種或秧苗帶病情況,或許是破解台灣稻熱病的關鍵」。他解釋,一般稻種在育苗前都會先全面浸藥消毒,甚至會裹上防治藥劑,以杜絕育苗後可能出現的病害,此階段若消毒不完全,待日後育成秧苗時,便容易會出現稻熱病疫情。

此外,稻種在育苗過程中,若覆土受拌入的粗糠污染,育出的秧苗便具有潛在發病風險。稻種或秧苗帶病原的推論,也較符合他長年在田間觀察到的稻熱病發病過程。

觀察感染稻熱病水稻田的空拍圖可發現,病情擴散具有方向性,並非空氣傳播會有的輻射樣態(圖片提供/郭鴻裕)

預防勝於治療 首先要拉寬秧苗距離、合理施肥

稻熱病菌具潛伏期,只要時機一到就會開始發病,一旦稻熱病徵兆出現,治療必須即時,儘速噴藥才有機會壓制病情、減少農損。但陳繹年強調「預防勝於治療」,植株發病後可能已受到程度不一的傷害,因此事先預防才是應對稻熱病的上策。

稻熱病防治需多管齊下,若以田間管理和環境為出發點,濕度和通風度會是關鍵。陳繹年強調水稻和人一樣,需要「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目前插秧距離多數過近,當植株因生長變得茂密,不小心就會導致通風不良,誘發稻熱病發生。此外,過度施肥也會使植株抗病性下降與葉片癱軟,疊塌在潮濕環境中的虛弱稻葉,相當容易招致疫病發生。

稻株之間必須維持「安全距離」,悶不通風容易導致稻熱病發生,圖為花蓮玉里感染稻熱病的水稻田(圖片提供/陳繹年)

根絕稻熱病之道:種植抗病品種,建立安全育苗環境

當前全台種植面積最廣的台南 11 號,曾經是具抗病優勢且高產量的米種,但隨著種植面積不斷擴大,以及長期的單一化種植,菌株變異使其原有的抗病優勢消失,但高產優勢依舊讓它穩坐面積第一的寶座。

陳繹年表示,研究單位一直在積極培育具抗病優勢的稻米品種,例如台東 30 號、台農 84 號或台農 79 號都是高抗病性品種,但在收益考量下,產量較低的抗病品種,始終難成為農友的選擇。

待病徵出現在田間才噴藥抑制,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稻熱病的問題,陳繹年指出,在做好田間管理與改善環境後,若能向前追溯育種和育苗的環節,在此階段建立起安全的生產環境,應能降低後續感染稻熱病的風險,這也是防治稻熱病的長遠目標,但他坦言,「這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路要走」。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