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三杯雞是臺菜嗎?河豚如何解禁?《品饌東亞》細究東方飲食事典

張愛玲的三恨之一「鰣魚多刺」,大家可能聽過,您知道鰣魚曾是古代的貢品嗎?開放河豚禁令的人居然是簽署《馬關條約》的伊藤博文,這是什麼緣由?三杯雞的身世曾經「一菜各表」,又是什麼原因?

歷史學者郭忠豪近日出版的《品饌東亞》,絕對是您探索東方飲食歷史與食物旅程上重要的夥伴。另外,郭忠豪也將他對六本飲食研究書籍的評論編在本書附錄中,對該類書籍有興趣的讀者切勿錯過。

(以下圖文摘自《品饌東亞:食物研究中的權力滋味、醫學食補與知識傳說》一書,由允晨出版授權轉載。文中小標由《上下游》另行編輯,與原書無涉,更多精彩內容請詳見該書。)

飄洋過海的中國食物及臺灣料理

明清中國以降,隨著華人移居東南亞與北美,海外也出現中國食物。就北美而言,華人(以廣東四邑的台山、開平、恩平與鶴山為主)協助淘金與興建鐵路,意外創造出中菜「雜碎」(chop suey),學者們不約而同地以這道菜餚考察華人移民北美的過程。

另一個有趣的面向是臺灣移民如何改變了北美的中餐菜餚。早期美國的華人移民以廣東人居多,戰後初期至 1980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前,不少臺灣人移居美國並在當地經營中餐館,除了提供「川揚菜」為主的中式菜餚,同時兼賣「日本料理」與「臺灣菜」,對於推廣中菜與亞洲飲食扮演關鍵角色。上述研究透過移民與殖民、戰爭與貿易、食譜與食補以及飲宴空間等不同視角,將「臺灣食物」推向一個新興且具活力的研究範疇。

炒雜碎是美國中餐館常見的料理。(攝影/Göran Svensson,圖片來源/Pexels)

河豚的解禁:伊藤博文與下關「春帆樓」

1887 年 12 月,時任總理大臣的伊藤博文下榻於「春帆樓」,據說當日氣候欠佳,漁夫並未出海而無鮮魚可提供,旅館在情急之下,端出禁忌的河豚料理,沒想到伊藤品嚐後覺得非常美味,詢問後才知道是河豚魚。

其實,早在年輕之時,伊藤博文就從維新志士高衫晉作等人口中聽聞河豚美味,但親自品嚐還是第一次,直說「這麼好吃的魚,怎麼可以禁止呢?」於是下令山口縣令原保太郎 (1847-1936) 解禁河豚。於是,1888 年的山口縣成為日本第一個開放食用河豚的縣市,「河豚料理」終於可以光明正大地被端上餐桌。

「春帆樓」不僅是日本「河豚料理」的指標性店家,同時也是東亞近代史的重要場景。1895 年 4 月 17 日,清國全權大臣李鴻章與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是在「春帆樓」簽訂《馬關條約》(馬關就是下關),此條約不僅改變東亞政治版圖,也開啟了日治臺灣五十年的命運。當初簽約的「春帆樓」歷史建物後來改為「日清講和紀念館」,重現日清代表們的座位並陳列會議使用的筆墨紙硯等用品。另在旁興建「春帆樓」新館,提供著名的「河豚料理」,二次戰後昭和天皇夫婦、裕仁皇太子夫婦皆曾來此宿泊。

春帆樓是《馬關條約》的簽訂地,新館提供河豚料理。(攝影/楊語芸)

雖然價格不菲  河豚料理仍蓬勃發展

「下關」一帶原本就是河豚產地,但在河豚解禁前的 1887年,阿彌陀寺町一帶四十多間魚屋與料理屋中,只有三、四間有販售河豚。但在 1888 年解禁後,河豚料理蓬勃發展,成為當地特色佳餚。

料理屋中,「大吉」特別重要,店主「大石吉藏」原本是河豚批發商,擅長宰殺河豚且廚藝精湛,據說伊藤博文與井上馨等人都向「大吉」訂購河豚。此外,該店率先將冷藏河豚從下關送到東京販售,日後也成立「大吉樓」料理屋,以特製雙層白鐵盒將冷凍河豚料理以火車運送至東京,白鐵盒裡面有五人份的「生魚片」、「河豚骨、鰭」、「河豚皮」、「河豚腸」、「佐料」(白蘿蔔、細蔥、味噌、唐辛子)、「瓶裝橙酢」以及冰塊和木屑,價格自然不菲。

河豚料理價格不菲。(圖片來源/郭忠豪)

鱉料理難登上一般家庭餐桌

相較於其他水產,鱉在戰後臺灣的消費光譜上一直處於模糊角色,既無法如經濟水產(魚蝦貝類)提供多功能消費(一般消費、加工與外銷),一般民眾對鱉的認識也僅停留在「昂貴滋補」的刻板印象。不過,可確定的是,戰後臺灣的鱉食消費回歸漢人食補文化,與日治時期烹飪方式大相逕庭。

戰後初期,雖有報導強調「鱉性滋陰涼血,為肺病特效藥,也是高級滋補食品。」但當時鱉隻量少價昂,日常生活不容易嚐到。再加上家庭婦女不諳宰殺與烹飪,因此,鱉食甚少進入家庭飲食,多出現於坊間鱉食專賣店。

1976 年成立於華西街的「亞洲鱉蛇專賣店」亦屬專賣性質,老闆娘吳佩芬說明,開業初期鱉食不普遍,80 年代日本觀光客是主要客群。為了吸引顧客,該店也曾現場宰殺鱉蛇,近來因政府制訂《動物保護法》,表演性質的宰殺已不復見。在鱉食消費上,該店強調鱉可「涼血、滋陰、強肝與降火」,烹飪時加入當歸、川芎、黨參與熟地等藥材,製成藥燉鱉、生炒三杯鱉與漢藥鱉火鍋。

鱉火鍋常添加中藥,據說有強肝、降火等功能。(圖片來源/郭忠豪)

三杯雞從「外省菜」變成「臺菜」

1956 年「三杯雞」首次出現在戰後臺灣的食譜,一直到 1970 年代為止,這道菜餚呈現下列特徵:第一,三杯雞的「來源」各有說法,包括山東、江西與北方菜,但均未提供任何佐證資料。

第二,三杯雞的「烹飪方式」不一,雖然都使用「醬油」與「酒類」調味,但「麻油」要遲至1970 年代的食譜才出現。另外,各食譜的食材和佐料也不盡相同,有的添加大茴香,有的添加冬菇等,而且均不見「九層塔」。

第三,關於三杯雞的「書寫」多由「外省籍」作家與廚師執筆,他們掌握中文書寫能力,在宣揚中菜或是描述臺灣飲食現象時,多與原鄉的飲食文化進行比較或嫁接,對臺灣在地飲食環境與菜餚的認識較少。

由於戰後外省族群掌握了飲食的話語權,因此「三杯雞來自江西」的觀點成為主流。不過,在缺乏論證資料的情況下,真實性不高。

三杯雞的來源各有說法,加了九層塔的才是正宗「臺味」。(攝影/黃育芯)

臺灣肉雞品種多由國外引入 「純土雞」恐已絕跡

三杯雞的關鍵食材,分別是「雞肉」、「黑麻油」與「九層塔」。首先,雞肉是近代臺灣重要肉類之一,日治時期殖民政府大力發展養雞業,陸續引進「三河種」、「名古屋種」、「洛花雞種」以及「陸島紅兼用種」等,積極從事品種改良。戰後臺灣的雞種,除了土雞之外,還包括自國外引進的「來亨蛋雞」、「橫斑蘆花雞」以及「紐漢西雞」等,種類頗多。

1960 年代是臺灣養雞業發展的關鍵時期,過去農家多飼養土雞作為副業,尚未出現專業養雞場,也無法大量生產雞肉與雞蛋,雞農缺乏充分的養雞知識與疾病預防觀念。爾後因雞肉營養價值高,政府大力發展養雞業,分別在 1960 年成立「臺北養雞協會」與 1963 年成立「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協助雞農之間進行交流,並改善雞隻品質與疾病防治。

到了 1990 年代初期,臺灣市場上的雞種已有「白肉雞」、「半土雞」(仿土雞)、「蛋雞」(來亨雞)、「種雞」(白蘆花)和「烏骨雞」五大類,依市場佔有率分別為:肉雞(45%)、半土雞(40%)、蛋雞(8%)、種雞(2.5%)和烏骨雞(2.5%)。不過 1960 年代以降,由於雞隻配種繁複,真正土雞數量甚少,有些業者聲稱臺灣已無真正的「土雞」了。

黑麻油、九層塔是三杯雞不可或缺的食材。 (攝影/黃育芯)

黑麻油與九層塔是三杯雞不可或缺的食材

除了雞肉之外,三杯雞的另一項關鍵佐料是「麻油」。麻油以黑芝麻榨製而成,不僅可產生香味,亦可增加熱量補身,傳統臺灣社會許多進補菜餚均以麻油入饌,例如麻油雞、麻油雞飯、麻油腰子、麻油豬肝和麻油麵線,婦女產後或是冬令進補也多用麻油。值得注意的是,戰後初期外省族群記載的三杯雞食譜均無「麻油」,反之臺籍資深廚師與餐飲業者多強調「麻油」是臺菜烹飪的特色之一,中式菜餚相對少見。

三杯雞菜餚另一項關鍵食材是「九層塔」,它源自印度與南亞地區並傳至世界各地。清代臺灣地方志在「物產」與「土產」的「藥之屬」中,紀錄「九層塔」可治療「跌打損傷」,顯示傳統臺灣社會以九層塔為藥用。到了戰後時期,九層塔主要用於「藥補」與「調味」,1954 年《聯合報》提到「本地人」稱九層塔為「九棧插」,將它作為補藥和調味品,例如青少年轉大人時,母親就會殺公雞配上九層塔給孩子吃。

總結來說,「三杯雞」在戰後臺灣有兩個發展脈絡,一個是以外省族群為主的食譜與報章書寫,除了「醬油」(第一杯)與「米酒」(第二杯),「第三杯」多為糖水或豬油,而非臺菜慣用的「麻油」;第二個脈絡是臺灣民間社會的飲食實踐,「三杯雞」是從南部農村發展出來,再擴展至其他地區,「第三杯」是臺灣普遍使用的「麻油」,而且會添加「九層塔」,也就是今日我們熟悉的「三杯雞」樣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