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動販賣機賣雞蛋的想法,在台灣可說是史無前例的做法(攝影/馬振瀚)

來這裡撿放牧雞蛋!全台首創「雞蛋自動販賣機」,買一顆蛋支持一群快樂母雞

在台南成功大學學生頻繁往來校園與校外覓食區之間的小巷旁(地址見文末),有一台不賣飲料、零食的販賣機,裡面擺放的是:一顆顆新鮮放牧雞蛋!這台全國唯一的「雞蛋自動販賣機」,目的是讓每一位購買的消費者,認識雞蛋生產背後的真相。

每顆雞蛋背後都是一隻隻活生生的母雞,但台灣絕大多數的母雞,終其一生居住在A4大小的格子籠當中,吃著遠渡重洋來的基改飼料。國內有一位放下寫作改養雞的作家,八年來嘗試改變傳統蛋母雞的飼養方式、使用本土飼料餵養,最近更發揮創意,利用「雞蛋自動販賣機」吸引路人的目光,藉由機台上的介紹,帶消費者認識雞蛋產業,從而展開與社會大眾的對話。

YouTube video

雞蛋由自動販賣機落下,消費者撿雞蛋體驗生產者感受

投入零錢,選取品項,產品掉落,這是大家認知中自動販賣機的標準模式,但雞蛋可不能這樣任其掉落。來到雞蛋販賣機前,可以看到一顆顆新鮮雞蛋整齊排列在櫥窗中,只要點選購買數量,雞蛋就會輕巧地被履帶運上平台,穩穩地送到取蛋口。「當消費者蹲下取蛋,其實也就正在體驗(生產者)撿雞蛋的感覺」,食二糧創辦人楊環靜,娓娓談起她設計這部特殊販賣機的初衷。

八年前楊環靜選擇「投筆從農」,放下作家的身份,將過去在國外生活時認識的友善養雞法帶回台灣,母雞不僅成為了有如家人的陪伴,也讓她想進一步倡議「友雞」的概念,改變當前追求高效且工業化的產蛋模式。

她笑著說,「設立自動販賣機賣雞蛋,算是一種跨出同溫層的嘗試吧!」希望利用這個新奇的機台,吸引未曾關心過雞蛋議題的群體或路人的目光。

楊環靜與她的雞蛋自動販賣機(攝影/馬振瀚)

利用加入泡麵時刻,與那顆蛋相遇

這台雞蛋自販機販售冷藏蛋,大約兩週會更換一次維持新鮮度,楊環靜解釋,若雞蛋全程維持冷藏,最長可保鮮三個月,兩週更換一次,可讓消費者買回去後,還能有45天的保鮮期,但她強調「能儘早吃完還是最新鮮啦!」

自販機目前共有三種數量可以選購,分別是一顆、兩顆、三顆,買到的雞蛋也完全無包裝,楊環靜表示,自販機使用設計過的防滑履帶,將雞蛋輕推至運送平台上,經反覆測試,整個過程並不會造成雞蛋有任何破損。

雞蛋10顆一盒是最常見的基本單位,不過楊環靜表示,這台機器的目標對象,是針對那些經常外食、偶爾自己煮的人,或者即便外食,也傾向帶著自己購買的雞蛋請店家改用自帶雞蛋製作餐點的人(令人意外的是,這種人還不少),一到三顆的選擇更符合這類消費者的生活型態。

她進一步解釋,「或許只是半夜煮泡麵的時候,想加一顆蛋,但買一盒又太多」,當消費者知道有這種可滿足他需求的自販機存在,在購買的過程中看了機台上的介紹,啟動了一個認識雞蛋生產的契機,也體驗了撿雞蛋的感覺,更支持了動物福利的飼養方式。

以自動販賣機賣雞蛋的做法,在台灣可說是史無前例(攝影/馬振瀚)

全台首座雞蛋自動販賣機

這是楊環靜設置的第一台雞蛋自販機,也是台灣第一座雞蛋自動販賣機,當初楊環靜與自販機廠商接洽之前,他們從未想過雞蛋可以這樣賣,楊環靜說,廠商一方面是認同她的理念,所以願意投入研發,另一方面也想嘗試自動販賣機還能有哪些可能性,因而共創出這台打破能人們對雞蛋生產、銷售與購買既定想像的機台。

目前還有許多技術上需要克服或調整的地方,「之前有出現買一顆掉兩顆的狀況,上個月也有四顆蛋墜樓」,她強調,目前機台還在測試階段,提高機台穩定性是投放更多機台的必要前置過程,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的關鍵,等自販機達到一定穩定性後,預計在台北、台中、台東等地設置。

自販機販售的蛋,一顆要價25元,可能會讓人卻步,但楊環靜指出,如果換個角度想,這顆雞蛋的誕生,飼料有90%以上屬於國產,成本高出近六倍,全都是非基改,碳足跡也遠低於傳統雞蛋。部分蛋母雞甚至肩負著陪伴長者、弱勢族群、提供他們糧食自給與額外收入的任務,這顆雞蛋的價值已不再平凡。

但真的會有人來買雞蛋嗎?自販機營運了兩個多月,月均賣不到100顆,距離機台每個月近8000元的設置成本,要收支平衡確實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但楊環靜強調,設置雞蛋自販機與自己擺攤賣蛋或和店家合作賣蛋不同,它可以被放在更多地方、接觸到更多人,目的是要讓雞蛋生產的歷程與它所蘊含的附加價值能有更多機會被看見。

母雞不只會下蛋,更是高齡偏鄉的生活陪伴

「90%的蛋雞終其一生居住在A4大小的格子籠裡」,楊環靜表示,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蛋雞場願意做出程度不一的改變,從格子籠改為豐富籠,甚至是放牧飼養,消費者對此也越來越重視,但在「經濟型生產」之外,母雞能做的其實還有更多。

食二糧和販賣機的雞蛋,來自全台20多個放牧且低密度飼養的合作夥伴,其中包含弱勢者、高齡長輩與偏鄉社區。楊環靜與伯拉罕共生照顧勞動合作社合作,定期前往位在台中和平的雙崎、達觀、桃山與松鶴等部落,與部落中的長輩共同養雞,雞隻數量雖然不多,但照顧與餵養母雞已成部落長輩與家戶,每日生活的重心之一。

「雞蛋生產涉及的面向,不只雞蛋生產本身」,楊環靜強調,母雞不僅提供長者在日常生活中的陪伴,他們生產的雞蛋,部分也提供自販機或食二糧販售,達到糧食自給自足並換取實質收入,在整個雞蛋產銷中,促成良好且永續的循環。

食二糧的雞蛋有些是來自偏鄉長者友善養殖的雞蛋(圖片提供/楊環靜)

改用本土飼料 提供另一種飼養母雞的可能

「食二糧的雞,吃的飼料不只是素食,絕大部分更是台灣在地、有機的原料,例如佔飼料比重75%的玉米、黃豆,大部分都來自嘉義東石的十甲有機農場」,楊環靜指出,目前蛋雞產業使用的飼料,大多是進口自美洲的基改玉米、大豆,這不只大大增加了雞蛋的食物里程與碳足跡,這類飼料作物種植面積的擴大,也破壞了亞馬遜雨林與其他生產地的環境。

楊環靜一邊調配飼料比例一邊解釋,「不可能要全台所有蛋雞現在都改用台灣的飼料原料,台灣目前全年生產的飼料作物,根本也不夠全台蛋雞吃上半個月」,但應該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吃的雞蛋是如何被生產,不論是飼養環境抑或是雞隻飼料,雞蛋自販機便可扮演這個發起對話的角色。

改變飼料來源,不只為了實踐友善動物的理念或進行更永續的生產模式,楊環靜認為,應該提供消費者另外一種選擇,並認識自己消費決定會在雞蛋生產環節中帶來什麼改變與影響。

友善放牧的蛋雞,吃的是本土雜糧(圖片提供/楊環靜)

改變就從一顆雞蛋開始

一顆雞蛋來到餐桌上的過程,涉及面向甚廣,包含養雞的方式、雞隻飼料、運銷體系等,楊環靜希望在疫情之後,可以在雞蛋自販機旁舉辦活動,邀請成大學生、周邊居民與校方來體驗,透過接觸活生生的母雞、親自使用自販機買雞蛋、到直接料理雞蛋或拿去周邊餐飲店家點餐,並交換餐點中原本要使用的雞蛋。

楊環靜也希望未來能與大專院校、企業合作,讓機台進到校園、公司行號設置,它將成為一個能跳脫同溫層,與更廣大消費者進行對話的橋樑。她認為,透過實際的接觸與行動,才有機會從消費端回頭對蛋雞產業產生改變性的影響。

「母雞能做的太多了,可以產蛋、抓蟲、除草、吃廚餘、陪伴長者與兒童」,楊環靜表示,設立雞蛋自販機是對自己這八年倡議與實踐「友雞生活」的一種考核與評量,也是邁向下一步的突破性嘗試,如果自販機能成功召喚人們有意識的消費選擇,達到推廣食農與動物福利教育的機會,「改變便能從這一顆雞蛋開始發生」。

自動販賣機位置:台南市東區育樂街66巷18號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