鯖魚危機03》漁民團結渡難關,自訂公約禁抓小魚,要求政府儘速修法、投入長期調查

(續前文)鯖魚漁業資源危機浮現的過程漫長、原因複雜,漁民作為第一線面對衝擊的群體,已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偕同同業制定具罰則的自主管理公約。然而主管機關也應立即展開《鯖鰺漁業管理辦法》的修法工作,將產官學各方的意見修入法規,才能提供更強力的法源依據。

長遠來看,漁業資源要能永續發展,一套方向清晰且規範完善的指引不可或缺,這需要產官學三方共同合作。除了政策需朝更為進步的「產出管理」修正,進行捕撈總量管制,業界也需意識到產業轉型與生產鏈優化的重要,改善漁獲的品質,並投入更多資源予學界進行長期的調查與研究,如此才有機會在自然環境條件日益惡化的未來,替下一代保留住珍貴的海洋資源。

鯖魚漁業資源面臨的危機,必須產官學三方合力解決(攝影/馬振瀚)

鯖鰺漁業團體首次訂出「具罰則」的自主管理公約

鯖鰺協會會員大會於6月下旬在漁會大樓召開第二次會員大會,場內場外皆籠罩在船長們的不滿與被壓抑的憤怒之中,衝突一觸即發。本次會議除有25組三腳虎漁船的船長出席,漁業署、海漁基金會、基隆、瑞芳及蘇澳漁會也都派代表參加。

本次大會建立了日後自主休漁的標準、啟動機制與罰則,通過的公約也明文寫著,未來魚價若低於每公斤18元、魚體過小(每公斤不得超過10尾以上),將由遴選出的五人決議小組決定休漁與否和休漁天數,且規定南方澳漁港作為該會唯一的漁獲拍賣基地。

若有會員違反自主休漁的規範,協會將裁罰30萬元,並禁止出港一個月,此外,若捕撈體長過小的鯖魚,漁獲經拍賣後,金額的80%將充公,20%作為該漁船支出。公約亦規定,在罰金繳清前,將停止會員權利,逾期未繳更會要求出會。

站在短期漁獲收入和漁業資源經營的交叉口,許多漁民願意走向海洋永續的道路,也已做出選擇。蘇澳區漁會總幹事陳春生表示,此次鯖鰺漁業協會能成功通過會員公約,並訂定相關罰則,是邁向永續管理的第一步。

鯖鰺漁業協會成員正針對公約罰則進行表決(攝影/馬振瀚)

民間公約效力不夠,盼漁業署儘速修正《鯖鰺漁業管理辦法》

但後續協會的其他建議和執行同業公約的強制力,還需要漁業署的協助,透過修法的方式,提供協會在管理上的法源依據。當前公約雖已上路,但以7月來說,只有六天魚價高於每公斤18元,漁獲卻仍天天回港,凸顯自主管理的效力仍十分有限。

多位扒網船組船長向《上下游》表示,過去幾個具代表性的漁業團體以及象徵公權力的漁業署,有機會也有能力主動強化鯖鰺漁業資源的永續管理,但始終未有作為。此次由生產者從下而上的推動自主管理公約通過,希望各方能借力使力,漁業署應參考公約內容與協會建議,儘速修正《鯖鰺漁業管理辦法》,包含強制所有擁有鯖鰺漁業經營許可的船組都必須參加協會,並提供管理和執行罰則的依據與強制力,同時規範其他燈火漁業共同遵守鯖鰺漁業禁漁期相關規範。

漁民訂出自主公約和罰則,但效力有待驗證,需要政府以法令再推一把(攝影/馬振瀚)

「不是說公約通過,問題就解決了」,船長紅仔強調,北海岸幾個漁會轄下還有好幾組三腳虎尚未入會,如果要好好管理漁業資源,不能只有南方澳的船組投入,希望漁業署可以趁這次公約通過,要求所有船組都要加入協會。

船長阿坤則建議,高額罰款看似驚人,但漁船多出港作業數次,就可能弭平罰款損失,因此未來若要修法,禁止船隻出港才是真正有效嚇阻違規的處罰方式。

船長們也都坦言,漁業署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有多高,並不清楚,會以多快的速度修正《鯖鰺漁業管理辦法》也不知道,但時間拖得越久,要付出的代價就越高。

漁業署則回應,已有掌握鯖鰺漁業協會提出的相關建議,也有收到協會正式來文,但協會在文中表示會再調整公約內容,漁業署將等民間公約定稿後,才會研議進行後續的修法方向。

要永續發展,需朝捕撈總量管制等「產出管理」邁進

「公約通過只是第一步,希望未來能走向總量管制」,船長阿坤說,沒有人比未來還要長期討海的船長更在意漁業能不能永續,若能訂出各船組每年的捕撈配額,船長們下網的時候自然會有分寸。而且實施總量管制後,量少價高,船長、船員有更多時間可以休息,不用一直出港、支出成本,大家十分樂見。

國立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呂學榮表示,鯖鰺漁業目前的管理方式,包含船組數量管制、禁漁區、禁漁期等,皆屬於「投入管理」,並不涉及漁民的捕撈數量,但「產出管理」才是進步的漁業管理方式,主管機關應朝向對總量管制、實施配額制度的方向思考和立法。

呂學榮進一步說明,鯖魚資源的補充速度算快,也能承受扒網漁法,漁業資源雖然會不斷變動,但長期以來的管理不足和過度漁撈,造成鯖魚資源補充不及。以現有情況粗估,若總量限制抓在5至6萬公噸是可行的,但首要條件是必須徹底落實卸魚申報和漁獲過地磅公開拍賣的規範。

制定總量管制,必然會影響鯖魚價格,增加承銷人、冷凍廠或加工廠的成本。船長阿坤指出,怎麼與他們談判協調,仍是漫漫長路,但資源只會越來越少,如何替台灣鯖魚建立品牌、提升價值,讓鯖魚不再只是廉價魚種,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大量捕撈低價小小鯖來「衝量」的現象。

實施鯖魚的漁獲總量管制和配額制度,刻不容緩(攝影/馬振瀚)

可藉市場機制,從需求端抑制對鯖幼魚的需求量

由於小小鯖的用途單一,只能銷給飼養石斑、海鱺等肉食性魚種的養殖漁業業者當生餌料使用,但國內市場的需求規模有限,價格都落在每公斤6~8元或以下的下雜魚價格區間。

此外,官方現在正大力推動養殖漁業使用人工配合飼料(熟化顆粒飼料),以提升養殖環境和水產品品質,而這些飼料當中用的魚粉大多是進口魚粉,國產魚粉很少,因此也不太需要小小鯖。而生餌料的需求市場只會持續萎縮,因此未來若訂定鯖鰺漁業的捕撈總量,以量制價,將能有效抑制捕撈小小鯖的誘因。

澎湖地區的養殖漁業是使用生餌料的大戶,飼養龍膽、龍虎等多種石斑魚的澎湖中安養殖場負責人胡志夫表示,澎湖用的生餌料大多以當地捕獲的下雜魚為主,只有在夏天鯖魚較多的時候,才會收購起來凍存。生餌料的使用會受季節、飼養魚種而改動,如遇人禍天災,需求量就會變少。而且像龍膽石斑、海鱺這些大型魚類,只願意吃二十多公分大小的魚,「生料太小牠們也看不上眼」。

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主任謝恆毅表示,「如果漁民算一算,發現生餌料價格已經高於配方飼料(熟化顆粒飼料),可能就會改成使用配方料」。他也強調,養殖漁業必須朝配方飼料的方向發展,因為下雜魚產量不穩定,品質也會隨著鮮度、保存等狀況而有差異,增添不可控因素,對魚隻管理、魚隻品質帶來風險。

因此,即使當前捕撈小小鯖賣給養殖業者還有利可圖,但獲利空間有限,且需求市場會隨養殖漁業的轉型而逐漸萎縮,鯖鰺漁業應及早做出改變,以免未來付出更大的代價。

小小鯖魚會被拿去當生餌料,價格極低(攝影/馬振瀚)

改善漁獲品質,邁向精緻漁業

改善鯖魚的品質,也是產業提升的關鍵。水產貿易業者林易勝指出,海水溫度不斷上升,傳統漁場水溫都來到28~30°C左右,台灣的扒網漁船應儘速提高船隻冷藏漁獲的能力,不能是只以海水進行循環。他無奈表示,現況就是有許多船長為了節省成本而沒有帶足冰塊出港,鯖魚到港時已變質,船艙滿是血水。

林易勝也表示,許多在北方三島作業的漁船,會在八斗子而不是在南方澳卸魚,因為從八斗子以魚仔車運回南方澳,比開船回南方澳更省時、省油。然而,部分漁船的保鮮能力不足,上岸後又沒有全程冷鏈,只有夾雜碎冰,經過車程兩個多小時的曝曬,生菌數早已倍增。他直言,船主應回到南方澳卸魚,或是改善陸上運輸的冷鏈系統,才能避免魚賤傷漁的現象。

魚艙一開,即能看見血水,意味著鯖魚的品質與新鮮度皆已下降(攝影/馬振瀚)

產官學需投入資源,進行長期、全面且持續性的科學調查

負責執行卸魚申報業務的臺灣海洋保育與漁業永續基金會由農委會成立,執行長林愛龍指出,氣候變遷是鯖魚減少的關鍵原因,面對海洋環境的變化與影響,還需要更多科學數據,但在越來越嚴峻的自然條件下,漁民需要更有自制力,資源才有機會永續。

「讓數字更落實,政策才會更明確」,基隆區漁會總幹事林文欽強調,沒有確實的調查數據與研究證據,就無法制定正確的政策方向,目前鯖魚漁業資源的調查並不像鮪魚有長期、具體的數據。

「鯖鰺資源的管理需投入長期、全面且和產業規模成比例的調查和科學研究,才會準確、才會有效」,呂學榮說明,目前鯖鰺漁業的產業規模一年約3、40億,但投入的研究經費卻只有100萬左右,僅佔產業規模的0.02%。

漁業資源和漁民、業者的生計緊密相關,他們才是最了解漁獲狀況的群體,政府應投入資源,讓漁民和業者與官方、學界共同進行調查與研究。呂學榮強調,漁業資源會不斷變動,更需要各方緊密合作,鯖鰺漁業才能在氣候變遷持續加劇的趨勢下,適時作出調整,找到永續經營的可能之道。

延伸閱讀:

鯖魚危機01》氣候暖化潮流異常,大魚不見了?捕獲量重挫九年新低,入港滿是小小鯖

鯖魚危機02》沒大魚只能抓小魚,「賺越少抓越多」惡性循環,禁漁管理機制需升級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