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清爽綠茶開場,像新鮮豆漿加上些許桂花糖水入喉,再來是白茶,如同玫瑰花瓣混合芒果乾的優雅香氣不容忽視,轉換到紅烏龍的深沉韻味,彷彿一顆蜜漬烏梅滑入柴燒梔子花汁。還有甘潤醇厚的GABA茶、肉桂調和沁涼薄荷的紅茶等,上百款香氣迥異的茶,爭相用自己獨特的滋味,豐富這一年一度在南投舉辦的有機茶盛會。
在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裡的有機茶主題館,網羅全台近1/3有機茶農,從各地匯聚共100款茶,邀請茶友與茶農共襄盛舉。熱水舒張茶葉後,豐滿茶香隨著幽微的熱氣流入鼻尖,再細品每一口茶韻,讓您盡情享受一場有機茶的饗宴。
近1/3台灣有機茶匯聚,產量品質穩健提升
今(2022)年10月8日,第十二屆南投世界茶業博覽會在中興新村展開。9天的展期中,有機茶主題館邁入第三屆,由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慈心基金會」)籌辦,以【有機’島茶】Best100為名,雲集100位有機茶農輪番上陣,在館內奉與茶友分享自家有機茶。
截至今年九月,台灣有機茶農達到325戶,栽種面積約510公頃,比去年302戶、473公頃增加。農糧署主任秘書陳啟榮解釋,自2019年《有機農業促進法》推動,加上有機農業的獎勵補貼,讓台灣有機茶規模持續上升。而本次參與有機茶主題館的茶農,種植面積就有201公頃,「民眾來場館喝有機茶,就能夠體驗全台1/3有機茶農與茶園的好茶。」
陳啟榮表示,有機茶栽培不用化學肥料與農藥,又能改善土壤有機質、增加固碳能力,是台灣農業淨零碳排的重要代表作物。另外有機茶能彰顯環境永續價值,加上近年品質提升,讓茶友能同時品飲好茶又兼顧守護環境,成為推動大眾選擇有機農產的良好媒介。
茶業改良場場長蘇宗振認為,近年氣候變遷明顯,不斷改變茶葉栽培環境與病蟲害,影響茶菁品質,考驗茶農種植與製茶技術,有機茶農更因栽培方式受限而備受挑戰。但他看見台灣有機茶農都努力克服茶菁品質變動性高的現況,茶改場也協助茶農精進製茶技術,持續推升台灣有機茶品質。
從有機茶看見生命力,百種茶香傳遞茶農熱情
台灣有機茶面對氣候逆境,展現強韌的生命力,也跟今年有機茶主題館主軸「台灣的祝福」呼應。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說明,台灣旱災與水災越來越頻繁,帶給農業很大挑戰,但有機茶樹平常受茶農仔細照料,根系相對深入土壤,有機栽培也維持土壤地力,「讓有機茶在嚴苛環境變遷下還能挺過去」。
蘇慕容表示,有機茶農遍佈全台,要匯聚一堂並非易事。但有機茶主題館不僅是推廣自身茶葉的最佳場所,也能傳達農民對有機價值的熱情,與會茶友在與茶農品茶、對話的過程,開始認同有機茶帶給環境的良善影響。今年報名開始,10天就有破百位有機茶農報名,迴響非常熱烈。
現身今年有機茶主題館的茶農廣佈全台,以南投縣63位居冠,再來是新北市14位。其他也有從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嘉義、高雄,甚至宜蘭及花東前來的茶農。展出茶類多達10種,除了常見的綠茶、包種茶、紅茶、清香與熟香烏龍、凍頂烏龍,還有白茶、高香烏龍、東方美人跟GABA茶。其中紅茶即有34款,是現場最多的茶類。
茶種資訊與風味精準描述,吧台成為茶農舞台
走進有機茶主題館,寬敞明亮的室內一分為二,前區作為茶葉教育場所,每種茶依照發酵程度錯落擺置,一瓶瓶茶湯旁邊附上主要風味、台灣產地、使用茶樹品種等資訊。再來以有機茶地圖呈現這次參與茶農在全台的分佈,並表述有機茶對土壤、水源、動物、茶葉與人物五個面向的貢獻。
有機茶主題館側邊,整齊的木格櫃上排列百款茶葉,如同一面茶葉圖書館。每罐茶清晰列出茶葉分類、茶種、價格,還有由茶業改良場文山分場分場長蘇彥碩一一品飲後,依照茶葉風味輪描繪每款有機茶的滋味註解。茶友可藉此得知最精準的風味,想像眼前的茶葉是類似香甜的蜂蜜、還是醇厚的杉木氣息,協助自己選購心儀的好茶。
後區則是有機茶農的舞台,以封閉式、回字形的吧台架設茶席,每天上下午各有10位茶農輪班,讓茶友可以圍繞吧台,依序品飲在場茶農現沖的好茶,同時聆聽農友們分享自己有機茶的栽培故事與理念。
茶農:做有機促成良善循環,凸顯土地與茶樹韻味
谷芳有機茶園茶農李昌峻是第五代有機茶農,在三峽栽種有機碧螺春綠茶。他認為,能維護環境、生態,把好茶泡給家人與消費者喝是生產有機茶最幸福的事情,「就像把優良的製茶技術傳承,有機茶就是將好的環境傳給後代」。
能來到有機茶主題館,與其他茶農交流,李昌峻更是興奮。「我來參加展館本身就是大收穫!」因為平常在家種茶,難以遇到不同有機茶農,這次參展他就拿著茶壺四處與跟茶農們互飲、互評,成為往後自己製茶的參考。
陳麗華來自台東,栽種有機茶已經11年。經營御品賞健康莊園的她,在今年全國有機茶分類分級評鑑活動中,分別獲得清香型球形烏龍茶組特選和有機紅茶小葉種組優選。這次她展出紅烏龍,入喉即有蜂蜜漬青梅的酸甜,帶上桂花與玄米烘烤香,最後像甘草芭樂,帶著些許青澀的甘甜作結。
有機耕作會減少產量,加上除草、施肥等生產成本較高,銷售速度較慢。但她覺得,每片土地都有大量微生物,種植有機茶葉能守護土壤中的生態。當土壤良好,茶葉生長改善而變好喝,人就能因為飲茶更健康,心情更愉悅,「有機茶促成良善循環,人買有機茶就會參與其中」。
「發現.山茶」老闆李勇德,用自然農法在高雄六龜種植大葉種山茶8年,有機轉型期邁入第三年。他表示,「有機茶不是放任管理,而是更瞭解茶樹與栽種環境,設法把它自己的特質展現,」以草生栽培、用植林調整遮陰等方式,就能讓茶樹不靠外施化學藥物,在自然環境中穩定生長,並顯現自己茶樹品種的風味特性。
為了更加顯現出大葉種山茶幽微綿長的韻味,李勇德決定發展偏向自然發酵的黃茶與白茶,而非人為工序較多的紅茶綠茶。他的黃茶入口好似茉莉、桂花清雅芬芳,但是喉間緩慢溢散松木枝條些許油潤的香氣,又有鳳梨的果香,雅緻的甘甜久而不散。
餐茶宴提升飲茶風味,回扣有機茶環保價值
今年有機茶主題館開幕式,除了讓10位茶農介紹不同類型的有機茶,同時邀請擅長香草料理的左岸巴黎,依照法國的餐酒會舉辦「餐茶宴」,設計10種鹹甜小點搭配10種不同風味的茶。
這次餐茶搭配為綠茶配櫛瓜猴頭菇、白茶配茭白筍素鮑魚、包種茶配法棍佐番茄莎莎、清香烏龍茶配黑松露米型麵、熟香烏龍茶配素鮭魚飯團、凍頂烏龍茶配香鬆聰明菇、東方美人茶配芋頭蒙布朗、紅烏龍配馬卡龍、GABA茶配櫻花水晶塔,和紅茶配檸檬派。
左岸巴黎老闆余酈安說明,菜單設計力求增加風味層次而不蓋過茶的原味。以凍頂烏龍茶為例,她以香草香鬆維持烏龍茶厚實甘香,減少尾韻的澀味。至於甘甜濃郁、風味層次多的GABA茶,則讓些許鹹味的鹽漬櫻花點綴花香即可。而搭餐小點皆是蛋奶五辛素,例如素鮑魚是用海藻膠製作,而且食材力求使用台灣小農的在地蔬食,以此扣合有機茶對環境保護、減碳的價值。
有機茶主題館【有機’島茶】Best100活動資訊
展期:2022年10月08日至2022年10月16日,每日09:00至17:00
地點:南投中興新村中興大操場(南投縣南投市中學路4號)
網頁連結:https://toaf.org.tw/organic/teaexpo/2022-tea-news
民眾可免費入場,入場須戴口罩,建議自帶茶杯
2022年茶葉博覽會有機茶主題館茶農清單如下: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