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羊(攝影/林怡均)

養羊大挑戰01》羊奶羊肉國產量逐年下滑,市場難拓展牧草又漲價,羊農如何突圍?

上學喝羊奶是許多人的童年回憶,熱呼呼的羊肉爐,則是不少國人的冬季救贖,不過,國內養羊產業正處於艱難的關口,從生產到販售都充滿挑戰。進口的牧草漲價,墊高養羊成本,羊乳銷售仰賴的學童宅配市場因疫情和少子化而萎縮,羊肉則幾乎都是透過羊肉爐店家販售,熱銷時間集中在冬天,導致國人最想吃羊肉的時候,羊肉價格卻最高最難買。

中華民國養羊協會認為,羊乳是很好的營養來源,但仍需更多成分分析的研究,並開發相關調飲和食品;羊肉則是需要開拓更多的銷售點,或開發料理即食包,提高國人在非冬季的採買意願,這樣就能讓羊肉價格更親民,使更多國人吃到具有口感、沒有羶味的國產羊肉。

疫情來襲,進口牧草價格大漲,養羊產業面臨成本提高和少子化衝擊,極需轉型(攝影/林怡均)

羊奶販售仰賴學童宅配,量少代工成本高拉抬價格

如果你在學童時期訂過羊奶,這樣的訂購方式至今仍是主流。養羊協會秘書長蘇瑞娟說明,國產羊奶有九成都是宅配販售,且十分仰賴學童市場。以中醫觀點來說,羊奶是溫補飲品,因此許多家長會替成長中的學童訂購羊奶,過去是清晨榨乳、加熱後,羊乳被裝入保溫袋或是保溫盒,陸陸續續送到不同家戶門口或是校內。

宅配羊乳的運銷模式,雖維持穩定的銷路,卻也難以成長或隨時代改變。1997年,國內羊奶達到產量巔峰,再來就逐年下降。農委會統計,2021年全台有 3 萬 7,118 頭乳羊,產出 1 萬 2,296 公噸的羊乳。

養羊協會理事長林浚琛分析,國內羊乳的產量不比牛乳,願意收羊乳的加工廠不多,同樣936ml的容量,羊奶的加工處理費會是牛奶的兩倍,也因此墊高了羊奶的價格,「量少等於能見度低,價格高則是削弱競爭力」。

羊奶銷售非常仰賴經銷商,蘇瑞娟直言,在消費通路多元的現代,羊奶在大型連鎖通路上的能見度非常低,縱使農委會在十年前想要讓羊奶進入冷鏈保存販售,但經銷商擔憂市場被分食,聯合起來反彈。換言之,經銷商的存在,使羊農又愛又恨。羊農在乳價評議委員會的會議中發言也都非常保守,擔心影響廠商簽約意願。

近年來少子化讓羊奶市場萎縮,蘇瑞娟擔憂道,羊奶需要經過加工廠殺菌處理包裝才能販售,但加工廠的建置成本對農民來說很高,羊農不容易突破困境,但產業的挑戰有增無減。

疫情打擊乳羊產業,需開拓通路與新產品

2020年Covid-19疫情來襲,許多農產品銷售模式被打亂,羊奶亦無法倖免。蘇瑞娟表示,學童羊乳訂購量本已慢慢減少,Covid-19讓許多學校停課,訂單更急劇下降,很多羊農都遭遇「生乳減收」的情況,對乳羊產業的打擊很大。

羊農壓力在於,乳羊的飼料及照顧方式必須維持穩定,乳羊每天都要榨乳,否則羊會罹患乳房炎,而牧草也是要定時定量地餵。羊農全年無休,卻面臨牧草漲價、訂單大減,頓時收入銳減,有的羊農甚至要忍痛賣羊。

對於乳羊產業的困境,蘇瑞娟認為,羊奶迫切需要拓展多元市場,可針對不同客群需求研發,例如:保健食品以及調飲。因為許多消費者將羊奶視為營養補品,發展保健食品的潛力很大,前提是需要更多研究計畫來分析成分。調飲的部分,可像牛奶一樣,搭配咖啡、紅茶等開發拿鐵、奶茶等飲品,這需要生產端主動出擊去媒合市場。此外,現在也已有羊農自行籌資建置乳品加工廠,突破銷售瓶頸成功上架到連鎖超市,代表羊乳產業雖然小但仍有活水。

乳羊產業需要開拓新通路和產品(攝影/林怡均)

國產羊肉價高,連岡山羊肉爐多是用進口羊肉

相較於乳羊產業的低迷,肉羊產業氣氛稍熱,農委會統計,2022年第二季羊的在養頭數有12萬5,403頭,其中肉羊有 8 萬 9,643 頭,約佔71%。蘇瑞娟說明,冬天的羊肉爐一直以來都是羊肉最大需求市場,國產羊肉也多是走這銷路,不過坊間羊肉爐餐廳幾乎都不是用國產羊,就連鼎鼎大名的「岡山羊肉爐」,使用國產羊肉比例也僅有一成。

糧食供需年報顯示,目前羊肉自給率約8%至10%,而且國產羊肉市占率不是近幾年才下滑,是長久以來穩定低迷!「價差是關鍵」,養羊協會理事長林浚琛表示,早在三、四十年前,進口羊肉市佔率就非常高,因為國產羊肉價格約每台斤約300元,進口羊肉價格每公斤才幾十元,巨大的價差使店家在成本考量下紛紛改用進口羊肉。

為何進口羊肉可以如此便宜?林浚琛分析,最大差異在於品種,國內飼養肉羊為山羊(註),進口羊肉則有八成來自綿羊,「事實上國外肉羊很少用山羊」,綿羊的飼料換肉率高、長肉速度快,同樣一頭羊可以取下更多肉,因此成本攤提到每塊肉就可以讓價格更低廉。不過進口羊肉雖因價格而佔領多數市場,卻無法全面攻陷,「進口和國產口感還是有差」,進口羊肉口感軟爛而羶味十足,國產羊肉因飼養過程有閹公羊,較無羶味且具有嚼勁,市場上仍有一定鐵粉。

羊肉銷售仰賴羊肉爐,七成集中於冬季

從歷年飼養頭數來看,國產肉羊數量逐年下降。林浚琛說明,2002年台灣加入WTO後,進口量便扶搖直上,使部分羊農離牧退場。2010年國內爆發了羊痘,疫情影響羊肉市場,讓進口和國產羊肉雙雙受挫,為了防疫,國內肉羊打了疫苗,但疫苗影響了羊隻的育成率,自此,本土山羊飼養便難以回到過往二、三十萬頭的榮景,甚至跌到十萬頭以下。現在飼養肉羊的牧場規模兩極化,1500多戶牧場中,近八成為100頭以下的小戶,且農民年紀偏大,剩下的兩成,300頭以上的佔多數。

肉羊減少,但羊肉價格卻是年年上升。「一來是成本,二來是市場集中」,林浚琛表示,近年來原物料漲價,尤其是草料,拉抬了羊肉生產成本;此外,國人總是天冷才想吃羊肉爐,使得羊肉旺季集中在冬天,飼養肉羊的羊農每年會出售一到三批羊,超過七成都是在冬天出售,台北的冬季羊肉需求更有八成都是集中在冬季。冬季羊肉供不應求,推升羊肉價格。

台灣養羊牧場規模小,面臨人力不足與老化,羊農幾乎全年無休(攝影/馬振瀚)

夏天也可以吃羊肉,羊肉即食包更親民

羊肉變貴,對羊農來說不是好事嗎?「其實這樣會影響消費意願」,林浚琛擔憂道,每年中秋節過後羊肉價格就飆升,現在零售價格飆到每台斤三、四百塊,甚至六百元,反會讓國人對國產羊肉產生距離感、降低購買意願,也使羊肉販售管道受限,尤其消費者最多的北部要找羊肉攤販並不容易,多是透過羊肉爐店採買。

肉羊產業突破困境的機會,在於提高「能見度」。林浚琛表示,養羊協會早早就盤點國內使用本土羊肉的店家,並列名成冊,讓羊肉愛好者可以按圖索驥,接下來會鼓勵消費者在非冬季食用羊肉,讓羊肉價格可以趨向平穩。他說明,羊肉不是只能冬天吃,夏天吃羊肉有助於身體排汗,而且羊肉除了煮羊肉爐,也可以冷盤配酒食用。

提高能見度也意味著要開發新產品,蘇瑞娟認為,雖然國內肉羊產業是小牧場居多,但是羊肉加工品開發會比羊奶容易,因為肉羊透過肉品市場屠宰後,羊農只要能找到願意代工的業者,便可以自行販售產品,現在已有羊二代開發出羊肉爐即食包或是羊肉料理包,這些都是讓消費者更方便買到、嘗試羊肉的管道。(文未完,請繼續閱讀)

註:台灣是海島型亞熱帶氣候,山羊耐寒旱、耐粗食、體健、溫馴、較少環境污染問題且易於飼養管理,因此國內多飼養山羊。

延伸閱讀:

養羊大挑戰02》羊奶這一家,老字號打開新通路,產銷一條龍撐起乳羊產業

養羊大挑戰03》打造無臊味羊排松阪肉!牧羊青年跳脫羊肉爐框架,重塑國產羊肉形象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