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日本茨城學校給食現身臺灣鹿港小鎮!臺日營養午餐交流第二彈

我這次設計的菜單,使用種類豐富的茨城縣特色食材。

比如說,秋香飯加入秋季地瓜和產量日本第一的蓮藕;吻仔魚拌菜則採用常陸近海捕獲的吻仔魚;深受小孩喜愛的炸雞,沾上檸檬風味醬汁,適合下飯;至於濃醇豬肉味噌湯,則來自我奪下2021年第16屆日本全國學校午餐甲子園優勝作品,大量蔬菜加上豆漿與味噌,風味濃醇且達到減鹽目標。

2022年12月16日,茨城縣美乃濱學園的保立貴博營養教師,透過線上會議室現身彰化縣鹿東國民小學,在兒童食育協會李玫翎理事長的協助翻譯下,與五年級學生介紹今天大家要品嚐由他設計的營養午餐菜色。

文.圖|陳儒瑋
首圖|彰化縣鹿東國小

圖說:保立貴博營養教師介紹茨城縣的特產地瓜。(提供/鹿東國小)

此外,他更特別進行地瓜(さつまいも)和吻仔魚乾(しらす干し)的日語教學,最後還秀出台灣送給茨城的香蕉和日文繪本,引發全場大笑。

圖說:保立貴博營養教師展示台灣農糧署製作出版的台灣香蕉日文繪本。

一次品嚐種類多樣滋味豐富的食材

這是大享食育協會「臺日學校營養午餐食譜交換與供餐」企劃的第二場活動,由鹿東國小的施沛君營養師和廚房裡的十名工作人員,合力克服人力不如日本、食材品項眾多、刀工繁複等種種挑戰,完成一千七百五十份的餐點。

這應該是我在學校營養師生涯中,使用過最多種食材的一次了。

一般來說,臺灣學校午餐的食材大多在十至十五種左右,但今天這份餐點中居然高達二十幾種,委實難以想像,大家都累翻了!

沛君營養師一面指導與協助廚房人員,一面抽空回答我的問題,忙不迭地又要電話聯繫使用日本學校午餐餐具的班級導師,確保大家都能正確的擺好餐點,彷彿有著三頭六臂。站在一旁的我,只有無限佩服。

問及拿到食譜到今日供餐的過程中,有沒有什麼讓她頭痛之處,沛君營養師想了想說,若以食材來說,除了無法供應原本菜單中設計的石蓴而改用海帶芽之外,其他都還算是午餐中常見的材料。

只是啊,單項食材會以不同裁切方式與規格出現在不同菜色,確實讓我們感到有點頭大(笑)。

以胡蘿蔔舉例,秋香飯、吻仔魚伴菜、豬肉味噌湯中,前兩者的紅蘿蔔要切成絲,湯品中則使用四分之一圓薄片,如果對食譜比較陌生的話,很容易就會漏掉或放錯。

營養午餐就是要好好使用筷子吃飯配菜

還要吃飯!味噌湯超讚!最愛炸雞了!

開動後,讚嘆聲此起落。

可以每天都吃嗎?

我聽到有小朋友這樣問著。

不同於首場在南投南光國小的供餐行動,這一次我們特別商借三十組由三信化工公司生產,包括托盤、飯碗、湯碗、五格盤與筷子的全套日本學校午餐餐具,提供給五年級中的其中一班同學試用。

站在教室後面,看著五年級的學生們拿著平常午餐不太會用到的筷子,不論是端起碗吃飯、喝湯或努力練習夾著碎碎細細的拌菜,相較於他們平常一個便當盒和一根湯匙走遍天下,想必今天的用餐時刻,會是一個難忘的記憶吧。

對此,鹿東國小的謝秀華校長表示:

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參與如此深具意義的活動,透過品嚐日本學校午餐料理,讓我們師生實際參與和深入瞭解不同國家的飲食文化和習慣,真是相當棒的體驗。

善用食材特色料理出具有平衡感的餐點

班級用餐結束後,我們一行人才能稍微喘口氣,跟著沛君營養師一起品嚐今天的午餐,順便再繼續跟她聊聊參與企劃的感想。

之前看日本營養午餐的照片,都在一直在想份量好少,學生怎麼吃得飽。

但自己實際跟著食譜製作後才理解,日本供應飯和湯品的份量比臺灣來得多,而且使用非常多樣的食材,實踐了吃飯配菜的概念。

再者,我發現他們非常理解食材的特性,所以只要有好的搭配設計,無須過度調味,就能呈現不同的料理風味。

另外,南光國小的王孟茜營養師今天也來到現場觀摩。

整體吃起來的感覺就是很舒服,個別餐點有其特色,但彼此間又有著極佳的平衡。

雖然保立營養教師還未來過臺灣,但是他所設計的學校午餐料理,在臺灣營養師與廚師們辛勞揮汗下,重現於鹿東國小師生們的餐桌,說明了美好的食物,可以跨越國界跨越言語。

圖說:施沛君營養師(前排右一)與鹿東國小的學校廚師們。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