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多元參與,攜手探索農廢議題——「農廢循環、農村永續」工作坊側記

文/陳斐翡 照片/尹圭烈

秋日正午,南國陽光依然暖熾。沿著通往美濃的鄉道公路兩邊,白玉蘿蔔田間一片翠綠,綠野中垂首彎腰、新奇張望的身影,正是趁著假日閤家踏青的遊客們。原本擁有糧倉、煙葉王國稱號的美濃,不少農地已搖身化為白玉蘿蔔、橙蜜番茄、香蕉、野蓮等經濟作物產地,結合休閒旅遊,發展為複合式觀光農園。

    農業經營追求精緻與高產量、產值原是天經地義,為確保收成品質與效益,產銷過程必須使用各種資材——網室栽培網布、塑膠農地膜、防蟲鳥套袋與紗網,及運輸的保護套墊等,據農委會農糧署統計,光是廢棄農膜每年即產生約1.3萬公噸,如何處理這些非生物性廢棄物?分解、回收或成為垃圾?它們會到哪裡去?此外還有淘汰的農產次級品和作物其他非商品部分又是如何處置?是棄置還是作為農肥等其他再利用?其實這些農廢不僅是農民的負擔,也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跨世代、跨領域,探析農廢議題多層面貌

      2022年11月初於美濃舉辦的「農廢循環.農村永續」工作坊,是中山大學社會系「永續城鄉」系列課程的一個重要環節。「永續城鄉」是一學年的課程,設計上除了連結在地的社會實踐,也同步與龍谷大學政策學部跨國共學。本次為期兩天的工作坊,由社會系老師與地方夥伴旗美社區大學、美濃愛鄉協進會合作規畫,在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中山X仰望SDGs教育推廣專案的贊助下,以高雄旗山美濃地區為活動與踏查場域,邀集在地農民、學者專家與地方組織成員齊聚,分享其專業觀點、經驗及心得,協助大學生認識農業廢棄物議題,探索農廢問題可能的解決方案、農村循環永續的課題與挑戰。

    工作坊第一天,主要由在地從事友善環境的青農、學者、專家以及投入農廢循環使用的行動者進行知識與經驗的分享。

    實踐友善環境農作的在地青農,從自身經驗出發進行分享。皮塔屋生態農場主人林孟姿表示,廢棄塑膠布是最傷腦筋的農廢之一。採非慣行施作,雜草管理最耗體力與時間,以鳳梨為例,種植到採收需時一年半,考量成本、勞動效益,一般農民目前無法完全不使用銀黑布來抑制雜草。採收後其塑膠材質無法自然分解,若直接打進田裡會造成污染;找怪手將黑布摳除到田邊堆置,再整理回收,只是會連帶刮掉肥沃表土。她曾使用一種中間有縫線的資材,價格高但回收方便許多,較不會殘留破損塑膠在土壤中,但確實也增加了農民的支出。

    建澄農場場主賴建澄補充說明,種植果樹或可不鋪設塑膠布,但種植蔬菜類低矮、間距小的農作,沒有銀黑布就無法施作,畢竟這方式比起殺草劑、農藥相對友善。他的做法是收成後不翻耕,持續利用原來的農地膜,以減少廢棄,並經常割草管理,農作樣子不美、收成較少,可以養蜂、砍草,打零工來補貼,他表示許多農民都是如此,但他們有更大的收成壓力。

    經營憨鴨仔活果園的劉育昌也有相同看法,看見大量無法回收的銀黑布令人心痛,但是農民為穩定收成卻不得不用;此外防蟲防鳥的果物網袋,也屬非生物性廢棄物,儘管他選擇可回收材質,延長資材使用壽命,但早日研發出可完全分解的材料應是正解。

      除了在地青農的分享,工作坊也安排嘉義大學園藝學系助理教授江一蘆、高雄農改場助理研究員侯秉賦、中山社會系副教授邱花妹,從不同取向討論農廢的問題、解方與挑戰。當晚另有旗美社大零剩食共學廚房講師莊雅閔分享其推動零剩食與全食物利用、「用吃改變世界」的方法,還有廣林社區總幹事溫文相提供消滅農廢或循環使用的經驗案例。

工作坊第二天以實地踏查為主,「農廢小旅行」由旗美社區大學「藝起農廢」講師、果然紅農藝生活負責人羅元鴻,帶領中山大學師生走踏田間,實地了解「非生物性農廢」,銀黑布、番茄攀爬網、隔離網及各種果實網袋等農業資材的應用與廢棄情形,可以看到有的資材農民會重複使用,但也有些用過的資材被廢棄堆置在田間,一處角落甚且有農藥罐或廢棄資材燒掉的痕跡。此外,田間可見散置的香蕉葉、檳榔葉或水蓮收成後遭棄置堆疊的根葉,途中還發現成堆小番茄次級品被棄置水圳邊,這都是未能妥適處理的「生物性農廢」。

農村永續行動的迫切與必要性

    工作坊進行期間,埃及正召開第27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7),環境社會學者邱花妹副教授提醒,面對氣候危機的挑戰,在追求淨零排放的路上,農業部門面對諸多機會與挑戰,一方面,據環保署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農業部門僅占全國碳排放約1.96%,但農村卻因為自然環境的條件,而負擔極大的減排、增匯壓力,另一方面,以農養工農村的發展型態使農村持續遭到犧牲,如何在這波淨零轉型中,積極採取變革,讓農村的主體與價值重新被重視、使農村得以朝向循環永續,無疑相當重要。

    美濃愛鄉協進會身為農村在地組織,不僅參與協辦工作坊活動,總幹事邱靜慧也主持部分討論議程,她分享:「我們美濃在地其實早有新的反思,很多人關心生態保育,其實農田生態系中存在很多物種,我們希望這些自然物種不會因棲地與農田重疊,生存受到威脅。」

    同時參與議程規劃與主持的旗美社區大學校長張正揚表示,自己自幼即經常協助家中農務,非常清楚農廢議題長期以來一直未受重視,而事實上碳排放直接或間接所造成的環境影響——極端氣候、多元物種消失、生態循環破壞等,首當其衝的正是與土地、自然環境擁有緊密依存關係的農村,他認為此次工作坊是提醒社會關注的重要開端。

多方思考激盪,探索替代性解方

為什麼農民有時選擇堆置農廢或偷偷燒掉?討論中有同學提到,並非農人不知其對土地可能的傷害,是不得不然的做法,顯然目前農廢回收與再利用機制與執行措施確有不便、不夠妥善之處。進而設想,是不是能發展出既便利、又能取代塑膠資材的做法?

    實際走入田園的分組踏查活動中,同學依據「農廢藝術」、「傳統智慧」、「野蓮新生」、「友善農作」等不同主題,分別拜訪諸位替代性解方的行動者,實地理解其具體作法,及所遇挑戰與克服過程,並探究這些方案廣為推展的可行性與散播性。

    羅元鴻既是農民也是農廢藝術創作者,他以塑膠網布、稻草、金屬等廢棄物為資材,再創造為工藝品、地景藝術,既重新賦予農廢新生,亦喚起大眾對農廢議題的關注,深具社會教育意義。

    美濃水雉棲地工作站主任陳柏豪解說,水蓮栽種以自然水岸、多元魚種取代農藥,水池成為物種豐富的生態環境、保育類動物水雉築巢育兒的天地。水蓮復育,擴大栽植成為高經濟作物的案例,為人與環境提出新的省思,重新思考我們與自然界其他物種建立共生共好關係的可能性。

    劉慶進傳承先民的大地智慧,將一般視為廢棄的稻梗、香蕉葉再利用,以傳統古法釀酒釀醋,對他來說農廢根本不存在,因農作所有部分都是可用資源。劉慶進不計成本與市場,致力在農事與生活中,實踐農民的傳統生態智慧,其方法帶給同學非常多的啟發。

    林孟姿經營的生態農園,結合植物學、生態知識與豐富農務經驗,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觀察,她實踐與雜草共生、農廢淨零、保護土壤的理念,既能自給自足,且將農園打造為繁衍物種多樣性的生態環境。

    許多年來,林孟姿、劉慶進分別擔任旗美社大「友善農耕心境界」、「農產品加工:釀造與蒸餾」課程的講師,他們持續將其專業知識與實務經驗,透過課程互動分享擴及更多的農友們。

翻轉思想——廢棄物原本是資源?

    關於探討生物性農廢利用的研究,高雄農改場研究員侯秉賦分享對鳳梨全利用的研究結果。鳳梨果肉只佔全株20%,其他都丟棄無用;研發自鳳梨皮萃取酵素,可作蔬菜、豆類的肥料;從莖葉取出纖維可造紙,或編織包袋、衣物、繩索等商品,鳳梨全株可達到零廢棄。

    而進一步對農廢循環趨勢的討論,由食農生活家莊雅閔、友善農作行動者溫文相二位講師負責。溫文相表示生物性農廢有許多利用方式:一是就地循環,如將豆莢、雜草打碎後翻回土中;或回收再利用,如編織稻稈作農地膜,蘿蔔葉可醃製泡菜等,雜草具可食性或可作藥材,像在田裡喧賓奪主的野莧菜,卻是為芝麻植株防害蟲的保鑣,且嫩莖葉、花穗都可食用,是阿美族的傳統野菜。

    在生活中實踐全食物理念的莊雅閔講師,帶領同學從飲食與消費端探究食材源頭。她建議反向思考——為什麼丟棄的部分不能吃?芹菜葉、果皮可否成為食材?太硬、過多纖維的部分可熬湯或醃製,果皮磨碎添入糕餅烘焙或醬料中。「或許廢棄物並非真的無用,只是我們還不知道怎麼利用。」農民認為麻煩的野草,卻是原住民傳統的菜餚和藥草,文化觀點不同,同一件東西可以是垃圾、也可以是物資。翻轉視角,從消費端可以影響溯及生產端,盡力減少廢棄,甚至達到淨零。

結合教育、環境行動的新嘗試

    這二天,不論是在農村現場獲悉農廢處理現況第一手資訊,及農田間實際踏差的經歷,都令同學們感受深刻,隨時踴躍提問——「跨世代如何溝通,如何說服資歷老農新的做法」、「據說新研發可分解生質農地膜,其利弊如何」、「生物性農廢可否作堆肥,如何實踐在地循環」、「是否有取代農藥的生物性防治法」、「目前非生物性農廢回收機制如何,若不完善,公部門是否溝通」等,提問涉及農廢政策、執行面、現況及解方等,關注範圍廣泛且愈益具體。

    正如任教於嘉義大學園藝系的江一蘆老師,對年輕世代的提醒與期許——思考農廢議題時,能跳脫傳統思維限制,並顧及農民實際需求,考慮其農作成本與收益壓力,在未來為解決農業問題找出建設性的可行方案。參與工作坊規劃的中山大學社會系副教授王梅香,提到工作坊的構想初衷,是大學社會責任理念的實踐;而引導學生走入農村現場,向專家、農民和生態理念行動者們學習,在大學階段就有機會具體深入農廢議題各個面向,並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邱花妹教授進一步從環境社會學的角度說明,「農村永續議題過去未受重視,當前在全球關注下,正是農村現代化轉型的契機,關注農廢議題並非農業和農民的責任,而是社會全體,從政策制定、執行端、學者專家、資材生產者、需求端都需一起面對。」

    此次工作坊讓大學生走入農村,與農村在地的專業者進行多層面、多元的學習與討論,進而影響他們正視城市生活與農村的具體連結,並在未來可能從結構上去關注與思考農村永續的議題,這不但具有實質教育意義,也一個環境行動的新嘗試。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