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在台北》台北市區樹徑連走:有關十種綠類型的串聯

文.攝影/游擊手

蝸居台北的人,口袋可能都有那麼一兩條綠色小徑,閒暇時晃晃,從而獲得大自然的短暫救贖。若野心大些,想在市區裡拉出一條質、量俱足的綠色路徑―—它距離夠長且形式夠豐富,又該怎麼走呢?

從大架構來看,北市有三條知名且體面的林蔭大道,由東而西分別是敦化南北路、仁愛路及中山南北路,彼此以接近英文字H形狀相連。這趟漫遊將以前兩者為主幹,穿街走巷,總長度超過10公里,腿力好者不妨全程步行,不然就彈性搭配小折與Ubike。

(繪圖/陳昱翔)

民生社區

這趟綠色長征,就從敦化北路最北端的富錦街開始。富錦街可視為一旁民生社區的門戶,以空間類型來看,社區是最日常的單位,自社區出發就是自生活出發。然而,民生社區做為早期政府仿造國外城市打造的模範住宅區,可一點也不簡單。它本身就是塊精彩完整的綠色生活圈,密集的林蔭巷道與鄰里公園,讓居民即使在盛夏午后,也能無懼出門。

民生社區的巷道斷面有別於它處,人行空間所佔比例不少於車道;即便窄巷,兩側也是遍植林木,這讓本區相對容易形成綠色隧道,密度可能全市最高。從一米左右的人行道(富錦街口),到近十米的車道(民生東路四段97巷),各種寬度都有。其中與97巷垂直的4弄、6弄、8弄,尺度適中,步行其間最是宜人。

這三條巷道的林相豐富,除了一般的行道樹種,還交錯添上了朴樹、龍眼、羊蹄甲、大葉桃花心木等,而其中的霸主非白千層莫屬,粗壯的軀幹盤據了好幾處。居民對門前的綠帶似乎也是高度參與的,樹下簇擁著各式灌木,形成了不比公園遜色的複層生態系。這還沒完,跨過民生東路四段,與之平行的56巷1弄與3弄,也具同樣水準,是另兩條無懼烈日的綠色隧道。

民生社區的綠色隧道多樣且密集

敦化南北路

離開民生社區,沿著敦化北路往南移動。能稱為林蔭大道,是因為在車道中規劃了極寬的安全島,種滿成排的高大樟樹;在許多路段,這些車道中的綠帶還留設了人行道。因為縱深夠、綠覆率也高,在林蔭大道中移動的無論是車輛或行人,都有被濃蔭包被的感覺。但唯有行人,可以悠閒切入安全島走上幾段路,並挑張椅子坐下,閉起雙眼,感受車流中寧靜無聲的樹流。

在敦化北路林蔭大道安全島的樟樹密林下漫步

企業廣場

敦北林蔭大道起自機場國門,兩旁多是氣派的金融大樓,讓這條迎賓之路夠稱頭。事實上,敦化南北路是台北市唯一以街道為主做都市設計的軸帶區域,意思是,沿路的大型開發行為,可藉由都市管制、獎勵的手法,讓建物及基地更能彰顯、融入這條景觀大道之中。位於敦化北路313巷旁、剛完工的玉山銀行總部即是一例。它退縮的寬闊廣場、呼應林海的樹枝形建築立面、保留原基地的那幾棵巨榕,都讓這一帶更顯大器。一路往南,接近南京東路口、原址為救國團張老師的中華開發金控總部亦然,還加碼鋪上了大片草地。

企業前的草皮廣場與大榕樹

仁愛敦南圓環

續往南,過八德路,敦化北變成敦化南,我們的長征將在遇上圓環後轉西,接上仁愛路。市區裡的線狀綠徑有一個根本難題,即其延續性必定會在路口被稍稍打斷。市區裡只有車道是網路般相連的,草木在這個交界帶只有退讓,但仁愛敦南圓環能減緩這樣的遺憾。因為夠大,槽化島的面積已足以養出一叢綠意,至於圓心部分就更可觀了。這些漂浮在車流中、樹種相對多樣的綠島,只能遠觀,好在,位於最外圍的人行道上,有鳳凰木部隊相陪。

仁愛敦南圓環用綠意串連縱向橫向兩條林蔭大道

仁愛路

不像敦化南北路那般均質,東西走向的仁愛路變化較明顯。以樹種而言,圓環至新生南路段,車道間的林木以菩提、樟樹為主,之後的路段,清一色全換成了細高的椰子,景觀上的差異頗大。路幅部分,原本就寬闊的林蔭大道,竟在建國南路兩側拓得更寬,行人穿越可能要花上一分鐘。所幸它中間有好幾段綠帶緩衝,也像敦化林蔭道般,可在有水池的安全島樹叢裡逗留發呆。

以市政府、總統府二府為兩端的仁愛路,是台北的明星路種,舉凡市區裡的慢跑或自行車競賽活動,都不會錯過。總是身著鮮豔服裝的選手們,在綠蔭下或快或慢的移動,是城市裡美麗的嘉年華畫面。

國際自行車隊通過仁愛路

空總╳假日花市╳大安森林公園

仁愛路往西走,與之垂直的建國南路是高架橋。它的東側基地是昔日的空軍總部,軍事設施的建蔽率一般偏低,通常保有大片綠地。高架橋下,平日是停車場,假日搖身變成花市。那意味著,若你是假日出來晃蕩,綠色路網會擴大,可多拉出一條往南延伸的分支,直達台北市區最大的綠地——大安森林公園。

在我們造訪的各類綠徑中,假日花市的屬性很不同。除了每周只出現兩天外,它的色彩最繽紛,植物尺度的差異也極大,從50元銅板大小的仙人掌盆栽,到整株從農場搬來的果樹都有。它滿足了都市人把自然帶回家的各種想像與需求,無論你家空間多小、口袋多淺,總能迎回些綠意。

由空總隧道的榕樹和仁愛路安全島的樟樹共同構成的綠色隧道

大宅與大廈

回到仁愛路主幹。在林蔭大道後半截換成了椰子樹、綠覆率下降之時,我們正好把注意力轉到鄰近的街廓身上。如臨沂街口與金山南路口,那兩棟獨門獨院的大宅,看看探出牆外的那些大樹,你認得多少。又或者是附近仁愛路二段92巷旁的大廈,圍著那棟小豪宅的不是高牆,而是濃密的綠籬。再繞進巷子後面,它的鄰居則有整面佈滿蕨類的牆,是成功的垂直綠化案例。

藏在巷弄裡的蕨之牆

野地:荒廢的紹興社區

仁愛續往西行,過了紹興南街,南側街廓出現了這段行程中少有的荒地。這裡是昔日的紹興社區,同樣是社區,住戶的社經條件遠不及民生社區,地權則屬台大。後來因校方開發所需,先行遷離原住戶、拆除房舍,清空的土地因而被恣意生長的各類植物接管。這片區域多麼不同於沿途的「人造自然」,呈現了一座城市最初的野性。

這片雜草叢生的野地,幾年前還是矮房社區

台大校園及周邊道路

至此,仁愛路也差不多到底了。這裡的北側街廓多是台大校園,分布著醫學、公衛及社科三個學院。台大畢竟是歷史悠久的學府,樹木種得也勤,所以,在這塊區域碰到老樹的機率很高。它其實還有一點外溢的效果。台北市的街道裡,有些光禿禿,有些配有行道樹,但樹的間距、樹冠大小,品質不一,實質影響了綠帶的連續性。從這點來看,校園周邊行道樹的素質總是很高的。

與仁愛路相接的林森南路、後者再延伸的徐州路、濟南路皆然,它們將林蔭大道與校園串聯,讓仁愛路尾巴的整體綠網,分量十足。尤其徐州路,是本區代表性的綠色隧道,往東靠近杭州南路的街廓,兩側分立的舊台大法學商院及市長官邸,更是幽靜之地。

校園裡樹根攀牆的畫面

齊東街日式宿舍群

最後,跨過杭州南路、切入斜向的齊東街,這是條清代即出現的老街。其中的齊東街53巷,兩側密林裡有著北市最大的日式宿舍群,日式宿舍多半帶著庭院,而每個庭院就是一個小生態系。這塊院落型的基地,同時也是各有主題的文化空間,環境氛圍閒適,足以待上半天,是作為綠色長征句點的好選擇。

從敦化北路最北端、到仁愛路最西端,我們走過了大半個市區,捕抓了周遭各種形式及各種尺度上的綠。若覺得還不過癮,汗未出盡,可以再沿著中山南北路這第三條林蔭大道繼續移動,誰曰不宜﹖

齊東街宿舍群是自然與人文美好結合的典型

放慢速度,深刻體驗城市巷弄,更多城市漫步筆記,請見:「內在台北2.0」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