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產品沖泡式青木瓜絲,有泰式、越式兩種口味(攝影/馬振瀚)

來泡一杯青木瓜絲!木瓜農女兒打造「無罪惡感宵夜」,農產加工亮眼新星登場

如果有一天想吃「涼拌青木瓜絲」,可以不用四處尋覓餐廳,也無需自己動手做,在家短短幾分鐘就能滿足,那會是多麼地幸福啊!現在有位木瓜農的女兒,真的開發出一種「沖泡式」的青木瓜絲,只需倒入熱水與醬料包,靜置放涼,隨即就能上菜。

兩年多前, 王勻君決心離開設計師工作,自創「我爸種的」品牌,她與嘉大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合作開發出這款新發明,不會胖、吃得飽、解嘴饞,預計今(2023)年2月初就要在嘖嘖募資平台與各位相見歡!

創新產品:沖泡式涼拌青木瓜絲,有泰式、越式兩種口味(攝影/馬振瀚)

無罪惡感宵夜登場!涼拌青木瓜絲竟然有「沖泡式」

這款「沖泡式涼拌青木瓜絲」將青木瓜絲原有的爽脆口感,重現於咀嚼的每個瞬間,吃起來酸辣過癮,讓人不禁想一口接著一口,食用又很方便,打造出如此創新產品的人,是 2021 年初返鄉自創「我爸種的」品牌的王勻君。她聊到自己來回研發測試一年多的心血結晶時,興奮地介紹,「我會叫它『無罪惡感宵夜』」。

王勻君解說,現代人越來越少進廚房,蝸居在都市狹小套房內的上班族,三餐多外食,夜半時刻想吃點什麼,也只能叫外送、煮泡麵解決。「如果平時想簡單加點菜,讓自己隨時隨地吃到纖維」,一杯青木瓜絲有 0.7 顆青木瓜,熱量卻只有 7、80 大卡,而且泡開後放涼即可食用,「不會胖,但會飽,非常適合上班族或露營野餐」。

沖泡式涼拌青木瓜絲的包裝如杯麵般輕巧,包裝視覺結合色彩鮮豔的熱帶植物與大象、越南斗笠,帶出泰式與越式兩款風味。泡開後的青木瓜絲,如茶葉在熱水中展開,幾乎重現了青木瓜原有的卡滋口感與淡淡清香。拌入調味包,泰式口味有著獨特的檸檬香氣,並結合辣椒與番茄的酸和辣。魚露是越式口味的重頭戲,蒜香與檬香伴隨脆口木瓜絲迸發。這都是王勻君經歷無數次實驗後,才終於滿意的作品。

沖泡後的青木瓜絲,拌入酸辣調味包,口感爽脆,酸辣過癮(攝影/馬振瀚)

自創「我爸種的」品牌,希望走出小農產銷困境

從小看著爸媽種田的王勻君,採收、分級、裝箱是樣樣精通,但也一路聽爸爸王清加述說著生產者在盤商、拍賣市場面前的無力與無奈。該怎麼幫爸爸擺脫這個「生產要投入很多,卻賺不到什麼錢」的循環,成為一顆種在她心底的種子,並逐漸冒出嫩芽。

王勻君自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後,就一直在設計領域工作,花了五、六年幫別人做品牌設計,但心中始終沒放下要回家幫爸爸創立品牌的想法,就在 26 歲這年,她決定踏出這一步。

為何會選擇將品牌取名為「我爸種的」?王勻君笑著解釋道,「我爸本來就很不愛用農藥,所以他種出來的水果常常會有些格外品」,而自己也時常帶著這些味美卻不太好看的水果到學校與職場和同學、同事分享,並驕傲地用「這我爸種的!」來做分享時的開場白。在她苦於到底要為品牌取什麼名稱時,這四個字忽然從腦海中浮現出來,也順理成章地成為最親切且適合的品牌名稱。

王勻君(左)與爸爸王清加(右)感情很好,也因從小協助家裡木瓜園的工作,而對木瓜有著深厚情感(圖片提供/王勻君)

加工才能創造穩定收入,找上農產加值打樣中心

王勻君放下設計工作回家,面對爸爸 0.4 公頃大的溫室木瓜園,到底該怎麼把水果賣出去?她表示,木瓜要種快一年才能慢慢收成,農民如果遇上天災,常常就是全軍覆沒,而且木瓜越大顆越不值錢,消費者只想要一顆一台斤重的瓜。「做農產加工才有辦法降低農業生產的風險、替農民帶來穩定的收入」,透過加工,可降低格外品的損失,或面對盛產季價格崩盤時做產期與產量的調節。

但木瓜加工品的市場又在哪裡呢?王勻君分析,「平常會買農產加工品的人,年紀都比較大,年輕人不太會買的原因,可能是沒在煮或包裝太醜,所以我想開發年輕人會喜歡的東西,他們才是我的目標客群」。

王勻君四處找資源、上課,知道農委會成立「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協助農友開發農產加工品,就時常往打樣中心跑。她坦然地說,「有錢有有錢的方式,沒錢就要找沒錢的方法」,中心在初期提供免費打樣的服務,「我就多做一些不同的嘗試,把木瓜做烘乾、蜜餞、真空冷凍、低溫乾燥、調味風乾、凍乾,各式各樣」。

種植木瓜要近一年才能採收,農友一旦遭遇天災,多只能看著心血結晶付諸流水(圖片提供/王勻君)

泡麵有脫水蔬菜包,青木瓜一定也可以!

王勻君回憶最初想到研發「沖泡式涼拌青木瓜絲」的起點,「2021 年 8 月一場大水災,把爸爸種了一年的木瓜淹死了,當時只有最下排已熟的木瓜可以採收,上面青木瓜只能丟掉」。當時她已經嘗試過各種加工模式,偶然聽聞有台商在俄羅斯經營脫水蔬菜貿易並委託嘉義大學製造,這讓她靈機一動,「咦,那青木瓜絲是不是也可以做成脫水沖泡式的產品?」

王勻君把這個想法與農產加值打樣中心場長、嘉義大學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張文昌分享,獲得肯定後,便開始就不同粗細度、烘乾時間、乾燥方式進行測試。

「一般人要吃涼拌青木瓜絲幾乎都是在餐廳,很少人會沒事去買青木瓜,而且青木瓜也不好買」,王勻君便鎖定涼拌青木瓜絲研發,削青木瓜與刨絲成為她研發這項產品時的每日行程。為了找到最符合台灣人的口味,她搜集許多食譜、買了各種越南、泰國的魚露回家,也加入台灣香檬與自家產的蒜頭、檸檬葉試做醬料包。

王勻君針對口味、酸鹼值、食品安全、保存難易度一一進行測試,也商請潛在客群的嘉大學生幫忙試吃,歷經一年多終於開發出「越式」與「泰式」兩種口味的沖泡式青木瓜絲,還通過新型專利的申請。

產品完成打樣後,如何量產又是另一道難題。王勻君苦惱地說道,「我們因為是小農,產量少也不太穩定,更沒有人力資金擴大生產規模,當時要找加工廠代工,就是 Google 輸入關鍵字,把所有電話都打過一遍,被拒絕就換一間,有答應就去拜訪」。最終還是讓她找到願意代工製造的加工廠,並即將在 2月初於嘖嘖募資平台上正式面世。

產品輕巧可愛,同時搭配色彩鮮豔的熱帶植物作為主視覺,酸辣脆口讓人吃得是一口接著一口。(圖片提供/王勻君)

「小農須團結,團結真有力」

王勻君僅憑一股執念就選擇回家,投入協助爸爸打造自有品牌、自產自銷,試圖擺脫面對傳統產銷模式的無力感。行動派的她說,小農產量少,就只能被市場喊價,也沒籌碼跟通路談,這幾乎是所有小農普遍遭遇的困境,她希望能利用自己過去設計、行銷的經驗與其他小農合作與共享,至於她返鄉初期於電商平台遇到的挫折,大家也可以避免。

「如果加工這塊我試好了,其它農友也可以用,自己做太辛苦,而且通路下單如果沒有量也白搭,所以一定要合作,打團體戰,幾個農民合作才能簽下大訂單」,王勻君堅定地說道。

但面對未知的市場反應,王勻君心中依舊免不了有點緊張。回顧自己這段返鄉的歷程,「過程是好玩的,但真的也是很辛苦」,她仍樂天地表示,「雖然自己工作存的錢與創業貸款已幾乎見底了,如果真不行的話,反正就趁 30 歲以前回去上班還貸款吧!」。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