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再降兩元!蛋荒趨緩,6 月 14 日起雞蛋已降價 3 元,批發價從每台斤 55 元調整為 52 元,產地價從每台斤 45.5 元降至 42.5 元。然而不到一週,雞農們今(20)日又收到訊息,明(21)日起產地價調降為 40.5 元,22 日批發價也會下調至 50 元,等於是一週內,雞蛋批發價和產地價都調降 5 元。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執行長陳進丁直言:「沒看過降這麼快,非常離譜!」
雞蛋降價之快,《上下游》詢問雞農及蛋商,原因指向進口蛋。數個月前缺蛋時,農委會緊急調度進口雞蛋,並開放民間單位自由進口雞蛋、增加供應。不過進口雞蛋品質差、狀況頻傳,反而拉低雞蛋買氣,進口業者都虧錢、哀聲連連,加上接下來連假、暑假將近,整體需求量也會降低。養雞協會和蛋商公會評估,現在雞蛋供需接近平衡,但因為業者不敢貿然進口,產地雞群尚未全面更新,天氣熱又導致食慾不振、產蛋率差,未來市況仍難以預料。
降價主因:進口雞蛋大量來台,品質差拉低買氣
下午兩點半,雞農群組裡傳來降價消息,雞農們感到不可思議。「一個禮拜內降兩次很不正常」,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表示,過去兩年來,雞蛋價格會隨著飼料價格起落,6 月 14 日雞蛋降價前,每公斤飼料價格先調降了 0.4 元。但今天宣佈降價是毫無預警,因為飼料價格依然維持在每公斤 16 元,「之前缺蛋,雞蛋報價被農委會凍漲,現在怎麼不凍跌?」

降價的關鍵在於進口雞蛋,陳進丁分析,目前產地蛋雞場裡仍多是產蛋率低的老雞,天候的影響非常大。天氣熱導致種雞場的種蛋孵化率差,育成的母雞數量不足以讓蛋雞場全面更新雞群,老母雞產蛋率差,加上連假、暑假將近,上週蛋雞場已經開始大量換羽,國產整體供應量仍未回升,「主要是進口雞蛋影響市況」。
陳進丁表示,今年農委會專案進口雞蛋,加大供應量,也增加了整體銷售壓力,但進口雞蛋的品質相對差,不新鮮又傳出發霉,使得消費者購買意願下滑,雞蛋買氣相對低落。台北市蛋商公會幹部劉先生也表示,農委會開放民間單位自行進口雞蛋,再以國內價格販售,讓供應量一下子衝得太快,現在價格下滑,一箱雞蛋至少虧 400元,業者哀聲連連,「接下來應該沒人敢進口」。
需求量下滑,進口雞蛋庫存壓力大
不只銷售有壓力,庫存也有爆倉壓力。劉先生透露,雞蛋買氣低迷已經持續了將近兩個月,「不是只有雞蛋買氣差,整個菜市場買氣都很差」,他送貨的時候聽到各個市場的攤商都在唉聲嘆氣,而雞蛋銷售量差,本來要拿來當調節庫存的進口雞蛋也塞滿了各地倉庫,同業轉述現在只能用「爆倉」來形容,規模較大的蛋品廠甚至已經打算銷毀部分庫存。
買氣為何如此低迷?劉先生直言,今年市況和以往都不同,推估可能和整體物價通膨有關。此外,進口雞蛋品質差、天氣熱也都會影響銷售量。他還指出,許多消費者聽說是進口雞蛋,就轉身離開,這也是進口蛋庫存多的原因。
以蛋商和市場角度來看,劉先生認為現在降價是好事,可以減少殘貨、避免同業削價競爭。他也提到後續買氣、價格走向不好預測,但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拿掉進口雞蛋,國產雞蛋還是難以滿足全部缺口」。
目前雞蛋供需狀況究竟如何?陳進丁說明,國內本來一天雞蛋約需 12 萬箱雞蛋,但目前已經陸續降到 11 萬 5 千箱,雖然仍舊不足,但缺口遠比之前嚴重缺蛋時來得小,「不過後續供應是否穩定真的不好說,也要看雞農是否稱得住」。

雞農不堪壓力紛紛停養,飼料有望 8 月降價
相較於過往,現在飼料價格對雞農來說仍高得嚇人,陳進丁擔憂,不少養雞場因禽流感疫情折損雞隻,但又買不到新雞,養雞場呈現空籠狀態,今年已經聽到十幾個養雞場都打算頂讓、棄養,雞蛋降價會讓雞農養雞意願降低,會有更多老雞淘汰、換羽,讓雞蛋供應量難以回升。
飼料究竟何時會下降?飼料公會總幹事鄒信南表示,國內飼料價格是跟著國外原物料價格調整,去年 8 月至今,國內飼料整整九個月沒有調整,近期國外原物料價格略有浮動,但美國港口又出現罷工,使得價格又漲回來,現在玉米現貨價格已經回到每公斤 11 元,比國產玉米還貴。中央畜產會出售的國產硬質玉米每公斤僅 9.6 元,但數量只有 9500 公噸,已經銷售一空。
好消息是,目前期貨價格比之前低,飼料廠下訂後預計 8 月至 9 月到岸,屆時玉米現貨價格可能會回到每公斤 9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