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神奈川學校給食會—落實學校營養午餐地產地銷與食農教育的民間組織

大享食育協會前進日本神奈川縣,拜訪神奈川縣學校給食會,根據2022年統計,神奈川縣人口約923萬,是日本人口最多的縣,僅次於東京都。面對人口眾多的大縣,學校午餐的樣貌又是如何呢?藉由這次台日交流的機會,帶大家了解神奈川縣的學校午餐。


文字∣洪莞紜

圖片∣大享食育協會、神奈川縣學校給食會資料

神奈川縣學校給食會成立於昭和21年(1946年),在2012年依法轉型成為公益法人組織,改名為「公益財團法人神奈川縣學校給食會(公益財団法人神奈川県学校給食会)」,很榮幸當天與理事長浜田和德先生、事務局兼物資課長大石敏靖先生,以及參事兼總務課長石井聡先生交流。

給食會的人事編制(含兼任職員)總共15位,供應著全縣841間學校,學生總數39萬5800人,業務範疇包含提供安全的學校午餐食材、推廣使用縣產食材、協助學校午餐做安全衛生管理、開辦營養師及廚師的研習會、出借設備場地,以及提供食育教材、發行刊物。

圖/理事長浜田和德先生(右)、事務局兼物資課長大石敏靖先生(左)


縝密合作的學校午餐供應流程

神奈川縣學校給食會所提供食材分成基本物資及一般物資,基本物資包含牛奶、麵包、麵條、米、米飯,其中以牛奶供給比例最高,其次為麵包及米飯;一般物資則是配菜、乾貨、罐頭、調味料、米加工品、冷凍食品等等,生鮮食材則不提供。在供應流程上,學校午餐的主食由給食會購買原料,再委託加工廠製作並運送到調理工廠;配菜部分則由給食會購買食材後,直接配送至調理工廠製作。

學校營養師購買學校午餐物資流程中,主食部分可以直接跟調理工廠自行訂購,配菜則是由營養師直接跟給食會下訂單。這8百多間學校的訂單皆跟給食會合作的工廠訂購,唯有特殊需求的食材,像是可頌麵包,就會自行跟民間麵包工廠下單。

圖/參觀神奈川縣學校給食會的食材倉儲


把關供給物資積極採用縣產食材

給食會針對學校午餐的物資主要進貨添加物較少的食材,食材本身需要檢驗殘留農藥的檢測,以及檢核食材所需量的營養標準、成份等。食材開發來源除了給食會尋找符合的廠商、廠商自行推薦,也有與合作廠商共同研發食材。

供給的食材大多以國產為主,使用比例高達90%左右,而神奈川縣自產食材也積極推廣於學校午餐。物資課長大石敏靖先生表示,許多學校及家長們反映希望多提供這類食材,因此給食會也會推出當季期間限定、數量限定的食材介紹給營養師參考。

但是,神奈川縣屬都會地區,縣產食材要供應給這麼多間學校,產量實屬困難,縣政府一直都希望促進縣內的生產量,但實際上從產地面積、生產工廠都有環境條件上的限制。舉例來說,神奈川縣產米食供應比例最多,但仍然有不夠用的情形,給食會目前因應策略會選擇產量比較多的米品種,與JA全農神奈川縣本部共同合作,請農家契作擴大產量。

圖/縣產食材的介紹包含葉菜類及米的品種


神奈川縣期間限定的蔬菜水果

給食會雖然沒有提供生鮮食材,但是縣產的蔬菜水果仍是推廣的重點,以季節、數量限定介紹給合作學校,由給食會統一跟農家廠商購買,再由農家廠商出貨給學校。像是縣內平塚市千須谷「ちえん農園」所栽培的甜菜,可加入羅宋湯或做成沙拉;縣內西部地區種植的「湘南黃金柑」果肉柔軟多汁,也可以做成柑橘果醬食用。

在給食會的縣產食材DM還能看到茅崎市的胡蘿蔔,平塚市的馬鈴薯及茄子,三浦半島的冬瓜,三浦市、橫須賀市的小玉西瓜,口感鮮甜爽口,甜度高!石井聡先生也提及百分之百縣產的食材還有在地白蘿蔔,製作成蘿蔔絲乾,雖然用量不高但仍是配料的食材。

圖/ 茅崎市的胡蘿蔔,平塚市的馬鈴薯

圖/縣產海藻類食品只要泡水就能變成蔬菜沙拉,湘南黃金柑橘果醬(白色包裝)及乾貨配料食品


與業者合作建立穩定的配送系統

給食會除了與加工場、調理工廠合作之外,我們也實地參觀他們的物流倉庫,整個配送運輸系統是委託業者管理,每天都有出貨流程,通常一個地區一禮拜內一定會配送食材一次,如物資是出貨到學校則是一周一次。在疫情期間,因學校沒上課,相關的加工廠面臨經營的困難,但中央層級都有相關補助,疫情後目前營運狀況已恢復跟疫情前一樣。

圖/倉儲擺放許多國產食材,進出貨物皆委託業者管理


開辦研習講座免費提供食材檢查

給食會的事務局部門提供學校午餐的服務窗口,包含協助販售神奈川縣產食品、提供食材資訊給學校參考、視察食材產地、開辦營養師與廚師的研習講座,以及免費幫學校做食材細菌檢測。每年夏季會開辦給營養師和廚師的培力課程,全程免費租借場地及參與研習,其成果也會呈現於官網,讓學校午餐相關人員接受完整的進修。除此之外,料理教室暑期也開辦家庭親子料理課程,並提供給市町單位使用場地設備。

圖/免費幫學校檢測食物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檢驗的檢查室 

圖/提供給學校廚師、家庭料理等培力課程的調理室 

 圖/免費提供場地的研習教室


給食會在民間企業競爭下的優勢

位於都會地區的給食會除了經常面臨民間企業的營運挑戰,完全是自由競爭,還有法律無規範學校一定要向給食會訂購,像是人口眾多的橫濱市就不在給食會的服務範圍內。

總務課長石井聡先生提及給食會提供對象只有學校,而民間企業能進貨給醫院、一般公司等其他對象,產品種類多、需求量高,容易取得較好的價格。在這樣的競爭下,給食會能持續營運的優勢,除了政府的補助、減輕繳稅的負擔,還有食材從生產到製作的把關、過敏原的標示等等,更重要的是與學校營養師建立深厚網絡。

圖/參事兼總務課長石井聡先生訪談(右)

透過研習講座和學校午餐業務的緊密互動,經常在官網公告食育教材、在地食材等資源共享,讓營養師可以透過給食會獲取資訊,也能發表他們的成果。像是給食會每年發行三次的快報,營養師調查縣內小學生喜愛學校午餐料理,以及介紹各學校的午餐食譜及設計概念 ,這些成果也鞏固了與營養師的互動關係。

圖/研習講座邀請農場主人解說縣產食材,並請營養師共同產出食譜設計

圖/來自各校學生的心得留言區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