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雄大哥來自雲林縣斗六市,開朗的性格讓王大哥跟一般害羞的農夫很不一樣,畢業於高職汽修科,由於家中世代務農,也因個性愛好自由,不喜歡上班生活的束縛,所以退伍後二話不說地參與家中農場的經營。
為了避免作物生產過剩的窘境,王大哥投入前便四處考察,苦思要栽培何種作物。經父親觀察市場趨勢後,發現因應養生風潮,原為藥用「淮山」的山藥已逐漸被當成日常食材,而且烹飪方式多元,深受消費者歡迎。鑒於日本山藥價格居高不下,台灣雖有原生種山藥但多數都生長在海拔較高的山區,若能在平地大量種植的話,則前景一片看好。確定種植作物後,便開始至全台山區遍尋各式原生種山藥,經馴化與試種發現,產自故鄉古坑山區的山藥最能適應平地天候,於是開始大量栽培。



一開始以為山藥栽種容易,但山藥原生長於海拔較高而且排水良好的山區,在平地栽種時容易因為濕度過高容易腐爛,所以王大哥花了近2年的時間馴化讓山藥適合平地的生長環境,搭配埋管以自製的介質培育山藥,生長的過程中山藥完全不會接觸到土壤,所以種出來的山藥外觀平滑、鬚根較少,澱粉質含量也高,所以口感鬆Q香甜,還帶有特殊清香,而且肉質潔白似雪,於是將自家山藥取名為「白雪玉」。
濕度的問題解決了,沒想到下個問題又來了,由於山藥是籐蔓性植物,生長過程中經常遇到昆蟲大量啃噬嫩芽與葉片,造成山藥生長品質不佳。抱持著栽培良心作物的態度,王大哥也報名了農民學院的有機農產品栽培的課程,運用生物法防治蟲害,而山藥更取得吉園圃與產銷履歷兩項驗證。王大哥也調節輪作栽培養生作物薑黃,除了能有效運用農地外,也能讓農地獲得適當的休息。


王大哥表示,當初向台糖租地耕作過程順利,栽種的「白雪玉」山藥品質優良,目前產季除了盤商會到產地收購外,也會到台北希望廣場販售,所以銷售管道暢通;鑒於多數農民著重生產技能,王大哥建議參加農民學院的行銷訓練課程以便靈活運用管道銷售產品,更可以運用農民學院網的「找產品」、「找通路」服務,加強自家產品的曝光度,並就近尋找合適通路販售,降低初期銷售成本。而王大哥也用過來人的經驗鼓勵想從事農業的朋友,不妨多加利用農民學院訓練課程提升專業能力,了解產業動態,選擇合適自己的作物栽培,降低走錯路的風險,讓自己的從農之路能更加順利。
這種實實在在的農夫~更有資格得神農獎
謝謝您的支持,會把您的消息傳達給王大哥,也請大家多多支持在地好農喔!
10年未灑農藥的優質金山農地,每年兩期的農田補助都用在人工除草,翻耕;夏天則轉作種生機甘薯及波斯菊,曾想過如何再活化這份七分地,但草長得速度太快, 除草的工夫太大;請問各位農業賢達們可有什麼建議讓這塊土地在明年變一期補助後,不用淪陷走回農藥除草的命運?
這塊田地的農友,一定是非常愛護土地,如果春季種大豆如何?如果不求產量的話,大豆可以讓土壤更肥沃,那麼夏季就可以種些更有產量的作物,而且現在種大豆有補助,可以稍微補貼,不知道這樣是否可行?
謝謝小非,之前有試過玉米,蘿蔔,甚至洋蔥,並用人工除草,但人仰馬翻後,結局都是草比人高;請問可介紹種大豆農友給我們嗎?也許有一些SOP流程的參考,可讓我們省掉
一些冤枉路.
想先請教您一下,這塊地的土質和附近的氣候環境如何呢?這樣比較好來思考適合的作物,我也來尋找離你那邊比較近的大豆農友,這樣可以交流經驗!
請問如果想要購買白雪玉山藥的話
要如何跟王大哥聯絡?
“搭配埋管以自製的介質培育山藥,生長的過程中山藥完全不會接觸到土壤,所以種出來的山藥外觀平滑、鬚根較少,澱粉質含量也高…”
即使用介質培養,應還是會攙有部分土壤,不至於”完全不會接觸到土壤” …問題是如此種出的山藥雖然好看,纖維質較少,但會否失去原土壤可提供的微量元素而影響品質? 顯然如何善用有機資材還是大學問喔
你好:
想借用您網頁上的山藥田照片
可否有進一步的聯絡方式
想跟您藉用照片,可有方法與您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