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前文)桃園龍潭八德里的小徑中,鮮綠的第二期秧苗佈滿稻田,一旁則是大小不一的專家埤塘,各種水生植物刻畫出繁茂的農地風景。然而毗鄰的龍潭科學園區,彷彿為睥睨良田與埤塘的猛獸,不僅是埤塘生態、景觀,八德里和聖德里住宅的潛在污染源,也可能因「龍潭科學園區三期擴建案」(以下簡稱「龍科三期」),大量吞噬鄰近的埤塘、農地與住宅。
桃園被稱為「千塘之鄉」,專家表示,埤塘兼具農業灌溉、生態保育、穩定環境等多樣功能,埤塘也與桃園文化、居民生活串連,龍科三期若任意徵收土地,至少會讓超過 20 口大型與無數小型埤塘消逝,恐劇烈衝擊當地生態、生活。居民與專家都強調,龍科三期應避開當地埤塘,並確實評估減少埤塘要背負的成本,落實利益權衡,讓埤塘繼續與當地共存。
因農業灌溉而生 埤塘乃是客家人命脈
經過八德里大路或農田小徑旁,時常有埤塘印入眼簾,無以計數。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院前院長陳其澎研究桃園埤塘近 30年,他說明,桃園至今仍有近 3000 口埤塘,被冠上「千塘之鄉」的美名,部分埤塘則是與桃園大圳等圳路串連,讓桃園灌溉水資源更永續,穩固當地農業。
陳其澎表示,龍科三期區域內的許多埤塘,是早期不同家族開挖的私人埤塘,通常以家族姓氏取名,並與台灣重要藝文人物密切相關,像是馮屋大埤對應第一屆吳濁流文學獎得主、以描繪家鄉生活聞名的作家馮輝岳;譜出《望春風》﹑《雨夜花》的鄧雨賢,故居附近也有鄧家埤塘。當地埤塘相互串連,就成為一條「文學廊道」,觀光與文學價值兼具,讓後人依循埤塘探索當地文化。
台北濕地復育協會常務監事吳聲昱長年推動桃園埤塘復育。他說明,因為桃園台地因地下水、河水較難取用,早期也未開墾水圳,當地客家人會開挖埤塘,調節與蓄積農業、家庭用水。不同於形狀方正、緣自閩南人的「塭」,客家人會將埤塘底部構築成圓弧的「碗公型」,吳聲昱認為,「埤塘(一詞)背後就代表客家人的命脈、文化」。
大小有別的埤塘,具有不同意義。吳聲昱解釋,「公埤」是不分家族與地域,開挖的大家輪流使用水源的最大型埤塘,若是私有、同姓氏共享的埤塘,則會稱為「母埤」,至於「子埤」會侷限在各家庭,早期會建設在三合院中庭或家庭旁,並較常用於禽畜飼養或家中用水。嚴謹的分級,是客家人為了把污水侷限在小埤塘,以免影響公、母埤,「這透露客家人很注重埤塘永續與群體生活」。
調節環境與生態 桃園埤塘保育價值高
埤塘也具有調節當地環境的功能。台灣大學水工試驗所主任游景雲說明,埤塘兼具蓄水與防洪功能,也可以調節環境溫、濕度,擁有埤塘的區域不僅微氣候較穩定,極端旱澇災情也會減少,環境不易劇烈變化。
桃園有些埤塘已轉型成公園或生態保育地,呈現更多元的價值,例如八德里內部分埤塘成為台灣萍蓬草復育的重點濕地,另有不少埤塘成為賞鳥人士的「秘密景點」。游景雲解釋,埤塘可增進生態多樣性、綠化環境、附帶休憩功能,且愈多埤塘串連,效益會不斷疊加。他認為,縱使是都市開發,也應盡量保留埤塘,讓區域內維持「藍帶、綠帶」,提供生態、景觀與居民生活價值。
吳聲昱說明,台灣萍蓬草是客家人的「傳情草」,過往客家女生出嫁,會把台灣萍蓬草作為「嫁妝」,帶入另一家族的埤塘,對客家人意義重大。但水池乾淨,台灣萍蓬草才能生存,他強調八德里埤塘至今仍有台灣萍蓬草繁衍相當不易。另外台北赤蛙、赤腹游蛇、柴棺龜等保育類動物,也會在八德里埤塘的埤塘出沒,顯示埤塘的淺水生態系,養育很多珍貴的生物。
畏懼埤塘消失 居民:龍科早已傷害埤塘
不論龍科三期是否符合程序正義,桃園埤塘因此消逝,恐嚴重衝擊當地環境。反龍科擴建自救會會長張乃元表示,八德里與聖德里的大型埤塘至少 24 口,還有無數小型埤塘散佈,至今仍可供灌良田,也讓居民乾旱時不會無水可用,「有這些埤塘,是非常棒的!」埤塘將因龍科三期消失,擴建計畫目前未說明水資源、環境、居住空間遭破壞的應對措施,他與居民都很惶恐,原本生活將隨埤塘一去不復返。
過去八德里興建學校、住宅區時,都會經過環境評估,保留埤塘,成為居民散步、釣魚等休閒活動的場所,並透過水域調節微氣候,居住環境更舒適。張乃元強調,縱使龍科三期可能興建人工滯洪池等方式補償損失的水域,仍違背埤塘存在的目的,「埤塘消失後,它的生態、遊憩等就可能無法復原」。
「埤塘是伴隨我長大的。」甘興德住在八德里,家中有數口甘家埤塘,早期主要用來灌溉農田與洗衣服,現在則成為復育台灣萍蓬草的典範場域,也是居民一同過節、遊客觀光的場所。眼見具有保育、觀光價值的埤塘要消失,他語氣難掩不滿,「我們安穩地(與埤塘)生活,為什麼要被徵收?」
事實上,埤塘消逝是現在進行式。甘興德透露,部分地主眼見龍科開發,逐漸荒廢農田、埤塘,讓農地與埤塘失去原有功能,等待被徵收,與生態環境良好的埤塘形成強烈對比。他沉痛地表示,「龍科早已傷害埤塘」。
吳聲昱說明,越多埤塘消失,殘存埤塘具有的復育價值也會不斷折損,但許多埤塘屬於私人財產,地主要荒廢埤塘、等待徵收,「我們也無能為力」。他亦表示,過往居民努力維持埤塘生態,都沒有獲得政府特別重視,現在龍科三期將動工,政府卻相當積極推動擴建,部分居民也擔心過於反對開發會「受人壓迫」而不敢作聲,經濟開發與埤塘復育的取捨「大局已定」。
擴建未進行利益衡量 應分析損失埤塘代價
龍科對鄰近埤塘的威脅,讓居民如臨大敵。張乃元表示,居民並非完全反對龍科發展,但不希望擴建侵害在地埤塘,「龍科三期不應影響居民在原本社區生活,才符合居住正義」。甘興德也聲明,若社區的住宅、農田與埤塘都還有使用,龍科三期就該避開這些區域,不該納入徵收範圍。
陳其澎直言,若龍科三期直接掩埋在地埤塘,將讓該區的利用價值只侷限在工業發展,但開發時若保留埤塘,埤塘能繼續發揮環境保育、觀光經濟、調節氣候等多元價值,才能延續在地因埤塘而產生的優質生活。他並補充,桃園各地的埤塘仍因建築開發不斷消失,政府與人民應持續關注、守護埤塘。
徐世榮指出,在龍科三期呈現開發效益時,並未做到「利益衡量」,完全無法看見擴建背後,居民被迫遷、農地被破壞、埤塘被掩埋的的價值損失,政府不應貶低居民的財產、自由等基本人權、看輕農地與埤塘的多元功能,應要求龍科三期確實公開土地徵收的損害,讓大眾評估居民迫遷、埤塘消失有無符合公益性、必要性等土地徵收原則,「(行政院)直接核定擴建,很令人失望」。
游景雲也認為龍科三期須完整評估埤塘的效益,明確討論埤塘消逝後,損失的生態保育、遊憩空間、居民生活成本,以進一步討論如何減小對當地的衝擊,例如總量管制當地埤塘,確保埤塘維持一定面積,或是透過生態補償、水利工程等方式縮小開發對埤塘的衝擊,「(擴建)必須權衡經濟開發,是否值得我們付出那麼多環境代價」。
這種水塘的生態循環,其實真正生產出來能夠利用的就只有腐植土的部份,其實水生生物,不太會一直停留在裏頭,比當水鳥棲息地,和當做民眾散步的公園還沒有效益,水塘裏頭,亂種甚至種植過多的植物,對水質和裏頭的生物也不好,植物死亡後,包括落葉掉進池子裏頭,也就開始腐敗,最後”全變成了土”淤積在池底,還會讓水質變髒,細菌茲生,連池子裏的魚和烏龜都會得皮膚病,皮膚都能爛出一個坑來,不是一直有人,在照顧,這種水塘,最後都只能走向一個”乾凅的水塘模式”,裏頭種越多植物,還越快,腐爛,沉至池底變成土。
恭喜,埤塘保住了,台積電不在這裡投資設廠,期望未來不要看到這塊地方建起一堆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