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筍祕密》美人腿其實是高大胖的水稻?筍內黑點點是什麼?青殼、赤殼哪個好吃?

或許您聽過茭白筍不是筍,但如果說,茭白筍其實是大尺寸的水稻,您相信嗎?茭白筍的美味要感謝「黑穗菌」,為什麼呢?常見茭白筍的青殼種和赤殼種口感差在哪?為什麼市面上的茭白筍都標榜來自南投埔里或新北三芝?茭白筍變成綠色還能吃嗎?有人說茭白筍就是菰米,是真的嗎?趕快往下閱讀,一起「浸」入茭白筍的「深水區」。

茭白筍外觀潔白如同美人腿,美味全靠黑穗菌(照片提供/香草農夫)

Q1:茭白筍是筍子嗎?

雖是「筍」字輩,但茭白筍跟水稻的關係更近。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楊志維說明,水稻、竹筍、茭白筍都是禾本科作物,茭白筍因為莖部膨大、形狀如筍而被稱為「茭白筍」,但從植株外型、生長方式以及基因來說,茭白筍和筍子關係較遠,反而和水稻是家人,連生長方式都像水稻一樣會不斷分蘗,「其實茭白筍看起來就是比較高大的水稻」。

為何叫「茭」白筍?在教育部國語辭典中,「茭」指的是餵食家畜的乾草,「茭白筍故事館」指出,每年準備茭白育苗時,農民會把田放乾,此時田間的植株會失水、看起來如同一叢叢乾草,這或許正是其名的由來。

茭白筍外觀如同大尺寸的水稻(照片提供/楊志維)

Q2:茭白筍裡面黑黑的是什麼?

是茭白黑穗菌的孢子,楊志維說明,茭白筍的莖部之所以膨大,原因在於感染茭白黑穗菌,植株在感染後會產生免疫反應、分泌生長素,造成莖部膨大,膨大部位會佈滿黑穗菌的菌絲。一般來說,菌絲是透明、肉眼不可見的,但若外在環境改變,例如:溫度、植株開始老化,黑穗菌便會生出黑色的孢子,植株不同狀態下的孢子數量也會有差異,孢子太過密集會影響口感。

黑穗菌成就了茭白筍,但不是每個茭白筍都會感染黑穗菌。楊志維說明,感染黑穗菌的茭白筍最初因莖部膨大被發現時,先民們食用後覺得美味,因此便把染病的植株留下來繁殖,這些植株的後代絕大多數也會感染黑穗菌,不過極少數會變回「沒有感染」的個體。

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的研究員林天枝、洪澨堂、莊杉行曾撰文表示,有些茭白筍植株生長特別強健,黑穗菌的菌絲體無法侵入,因此,莖部不會膨大、孕筍,此種植株稱為 「雄株」,也是俗稱的「公株」。

茭白筍感染黑穗菌後莖部膨大,這是美味的關鍵。(照片提供/楊志維)

Q3:茭白黑內的黑穗菌安全可食嗎?據說可以防止骨質疏鬆?

食藥署的「未確認安全不得使用清單」中,茭白黑穗菌也入列。這意味著筍內的黑點點不能吃嗎?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組科長廖家鼎解釋,茭白黑穗菌之所以納入「未確認安全不得使用清單」,是因為曾有人詢問能否將菌株分離出來製作成食品,為確保食安才將茭白黑穗菌放入清單,「純菌種」不可食用,但茭白筍本身安全無虞。

南投縣埔里鎮蔬菜產銷班第 25 班班長劉宗賢表示,「沒有黑穗菌就沒有茭白筍」,茭白筍從苗開始,體內就有黑穗菌,筍體膨大才會有商品價值、賣相才好,數十年來從來沒聽過有任何食安問題。

另外,坊間流傳「茭白筍內的黑點可預防骨質疏鬆」的說法,但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指出,茭白筍黑穗菌「並不具醫療功效」,民眾若想預防骨質疏鬆,建議還是攝取鈣質較高的食物,例如:牛奶、黑芝麻、豆製品,並養成運動習慣。

Q4:台灣茭白筍有哪幾種?

總共有三種,目前市面上常見的有兩種。台中區農業改良場埔里分場助理研究員藍玄錦說明,國內茭白筍可依外觀分成白殼種、青殼種及赤殼種,白殼種早期多種植在中南部,但現在市面上非常少見,市面較常看到青殼種及赤殼種,兩者差別在於包裹嫩筍的葉殼 (葉鞘) 顏色,青殼種為青綠色,赤殼種則帶有淡紅色斑點。

農業部網站及台中區農業改良場的文獻顯示,白殼種為中早生品種,每年 9 月至 10 月收穫,葉殼邊緣為淡綠色,株型和品質均為中等;青殼種為早生種,正常收穫期為 5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株型較小、單筍重量輕;赤殼種則為晚生種,每年 9 月至 11 月收成,株型高大,單筍較重。

赤殼種茭白筍(照片提供/楊志維)
青殼種茭白筍(照片提供/楊志維)

Q5:台灣茭白筍都種在哪裡?

依據農糧署統計,2022 年全國茭白筍面積為 1799 公頃,其中 1415 公頃集中在南投縣埔里鎮,產量約為全台的八至九成。藍玄錦推測,茭白筍為水生蔬菜,過去研究發現,最適合的水溫為 23 至 24°C,南投縣的溪流、山泉水豐沛,埔里鎮環境涼爽、水溫冷涼,因此便成為國內茭白筍的大本營,且主要種植青殼種。

第二名的產區為新北市三芝區,面積約 100 公頃,產量約為全台的一成。楊志維表示,相較於埔里茭白筍終年供應,北部的茭白筍是每年 10 月後才「有筍」。北部茭白筍為赤殼種,吃起來也和中部的青殼種不同,「中部的青殼種口感比較脆,北部的赤殼種口感則較綿」。

兩地品種之所以有區別,三芝農會推廣部主任周正男說明,茭白筍喜歡涼爽的環境,北部夏季「太熱了」,只有涼爽的秋冬能收成,因此必須種植晚生的赤殼種。過去北部農民會種植一期水稻,下半年種植茭白筍來輪作,現在慢慢改成茭白筍和西瓜、地瓜等旱作輪種,目的是為了降低病蟲危害作物。

Q6:為什麼有的茭白筍綠綠的?

潔白的茭白筍也被人稱為「美人腿」,不過有時葉殻裡的筍肉卻是綠色的。楊志維表示,茭白筍出現綠色,也和竹筍變綠一樣稱為「出青」,之所以出青是因為陽光直射,潔白的筍肉轉綠,口感也會變得比較粗,「還是可以吃,不過茭白筍出青,農民臉色就綠了」。

不同產區為防止出青,栽培模式也不同。楊志維說明,南投茭白筍田裡的水會淹得特別高,一來防止陽光直射,二來增加茭白筍長度,三來則是控制分蘗數,以免長得太密造成不通風、引發病蟲害;北部的茭白筍田水深不及南投,農民在採收前會增加巡田的頻繁度,避免茭白筍長太大,造成葉殼脫落。

茭白筍主題館文獻顯示,茭白筍農幾乎都會在茭白筍田放入大量浮萍或是滿江紅,目的是為了保護茭白植株的莖部,減少陽光照射結筍部位,使筍肉能夠保持白皙,在市場上便能賣得好價錢。

茭白筍水田佈滿浮萍,阻絕陽光直曬(照片提供/香草農夫)

Q7:種茭白筍晚上要照燈?

台中農改場的文獻顯示,國內茭白筍盛產期在 4 月至 10 月,這段時間高溫多濕、颱風豪雨多,是蔬菜較缺乏的季節,茭白筍正好能填補缺口,加上搬運及貯藏較容易,因而成為台灣夏季重要蔬菜。過去冬天是茭白筍的淡季,劉宗賢表示,冬季日照量不足,茭白筍容易過矮而失去經濟價值。

夜間照燈可延長茭白筍的產季,劉宗賢說明,有農民偶然發現路燈下的茭白筍能順利成長,便嘗試用高壓鈉燈補光,結果茭白筍不但在冬季順利成長,栽培時間也減少一半,每批栽培時間從 120 天縮減到 60天,不僅延長產季,農民的收成次數也增加。不過夜間照燈也讓農民繳出高昂電費,夜間巡田還常常因強光暈眩摔倒,暨南國際大學經三年試驗,已開發出較柔和的紫光,降低光害也替農民顧荷包。

南投埔里茭白筍會照燈來調節產期,但北部則否。周正男說明,水溫是種植茭白筍的關鍵,北部和南投的環境條件不同,南投一整年的水溫、氣溫較穩定;北部的水溫易受外在環境影響,因此無法用燈照來調整產期。

茭白筍田在夜裡打開 LED 燈,替茭白筍補光。(圖片提供/暨南大學科院 USR 辦公室)

Q8:怎麼知道茭白筍可以採收了?

要用「看」的。周正男表示,隨著莖部膨大,農民會仔細觀察水面交接處的莖部,茭白筍膨大到可以採收時,包裹筍肉的莖部會被撐開,「裂出一條縫的時候,就得趕快下手」,此時,可從細縫隱約看到筍肉,但隙縫也會使陽光照到筍肉,茭白筍會開始轉綠,因此農民得趕快採收。

茭白筍的外葉三片長全,劍葉短縮,嫩莖顯著肥大,葉鞘向外伸45°,隱見茭白嫩莖,表示成熟需立即採收(照片提供/楊志維)

Q9:茭白筍=菰米?

有臉書粉專指出,茭白筍在古代被稱為菰,本是一種米,結出來的穗則叫「菰米」,菰在先秦時期是重要糧食,《周禮》將其列為六穀之一,同時也是周王室的皇家米食,到了唐代,菰米更盛極一時,甚至被詩人寫入文學作品中。

但楊志維表示,這兩者是不同物種,茭白筍和菰米雖是同屬但不同種,菰米的性狀和水稻十分相近,會抽穗、結出種子;茭白筍高約兩米,雖然也會抽穗,但並不會結種子,「是完全不同的植物」。

少數未感染黑穗菌的茭白筍會開花(照片提供/楊志維)

Q10:吃不完的茭白筍拿去種還會長?

並不會。楊志維說明,茭白筍不會結種子,只能無性繁殖,農民每次收成茭白筍時,會特別標記出「黑穗菌成熟較晚」、株型整齊、出筍較多、筍形漂亮且成熟一致的個體,挖出土下的根部來育苗、種植下一批的茭白筍。

茭白筍採收後,底部的根會成為下一次的苗(照片提供/香草農夫)

延伸閱讀:

好夢幻的茭白筍田,發射浪漫紫光!暨大 USR 辦公室設計 LED 燈,省七成電費更減少光害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