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山下400公頃原野,將全面變更種電?全國最大農地光電案闖關,命運懸於一線

台灣第二大地主──農林公司旗下的屏東老埤農場,地勢平坦、面積達 717 公頃,是台灣極少見的大面積良田。農林為發展種電收入及碳權潛在利益,預計將 400 公頃改成農地種電,目前已準備送件。此案若闖關成功,將成台灣最大農地光電案場。

農地主管機關農業部表示,依據農林公司取得土地繳交的農業經營計畫書,該筆土地只能做為茶葉生產基地,如果企業要改變使用,則須重提計畫,且目前政策未開放地面型農電共生,若確定送件將嚴格審查。(農委會最新回應請點選這裡

地方居民擔憂,這片大原野若蓋上 400 公頃光電板,未來爬上大武山,首先進入眼簾的不再是壯闊的屏東原野,而是連綿的光電案場,對屏東地景效益損失難以估算。

YouTube video

老埤農場:從鳳梨基地到茶葉基地,再變成種電基地?

坐落於屏東縣內埔鄉的老埤農場,早期為台鳳公司所有,專門用來大面積種植鳳梨,2003 年因為台鳳爆發財務危機,農場由台灣金聯接管,2015 年將土地標售給台灣農林公司。

根據農林官網資料顯示,「農場總面積 717 公頃,地質條件酸鹼值 4.5-5.1 之間、有機質含量約 3.5%,屬細質地排水良好紅壤,符合茶樹生長要求,未來計劃成為全台最大茶葉栽種基地,生產優質台灣在地茶葉取代進口茶葉。」

近年南陽實業看中農林公司持有大筆土地,大舉買進台灣農林股份,布局太陽光電。農林在今年 5 月底發佈重大訊息,老埤農場將轉型開發太陽能,由寶晶能源公司得標租下全部土地,預計保留部分面積維持茶園,其餘建置光電案場。

寶晶能源董事長蔡佳晉在一場銀行界的公開演講透露,本案開發目標容量約為 480MW,若成功通過審查,將成為全台最大光電案場。據悉廠商已展開地方拜會工作,並透過產學合作爭取屏東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屏科大」)支持,全案進入前期規劃作業,規劃內容除了地面型案場外,也包括農電共生,預計結合光電與茶樹種植。

老埤農場位於內埔鄉龍泉以東,東面則是大武山及沿山公路。(圖片來源/Google map 截圖)
老埤農場原本是台灣最大茶園,新入主資方想改做光電,挑戰農業部對農地變更的底線。(攝影/林吉洋)

開發單位:仍在進行政策溝通,最終結果仍未知

對於本案的開發進度與規劃內容,寶晶能源協理顏明智僅回覆,計畫會結合產業及地方創生,確保老埤農場的農業存續,也不會降低農林現有農業產值。他更強調「目前開發案仍在政策溝通階段,480MW 只是初步構想,本案能否順利成案尚屬未知,最終仍需視各部會審查結果。」

作為農場地主,台灣農林公司資產部李經理表示,原則上農林公司預計保留 100 公頃茶園生產,其餘則朝向最大面積、最大獲益來考量。全案已委由寶晶能源公司執行,而實際開發量會依照農業部及相關部會審查放行內容確定。

農業部:企業農地須依照農業經營計畫營運,不得擅自變更

由於全案屬於農地變更開發光電,依照 2020 年 7 月修訂之農地法規,2 公頃以上農地變更需由中央審查,因此本案能否通過,農業部態度至為關鍵。記者詢問農業部資源永續利用司副司長王玉真時,她強調「全案尚未送件」,因此無法正式答覆,但她也強調農業部會以最嚴格標準來審查本案。

王玉真補充道,企業購買農地受到《農民團體農業企業機構及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申請承受耕地移轉許可準則》約束,當年農林公司承受台鳳公司農地時曾提出農業經營計畫書,並以此取得主管機關許可,才能買下大筆農地。

不論農林公司經營權如何改變,依照當年農業經營計畫書,該筆土地只能做為茶葉生產基地,如果企業要改變使用,則須重提計畫。至於傳聞業者規劃內容含括農電共生形式,她再次重申,目前農業部仍未開放地面型農電共生。

能源署:農地變更決定權在農業部,但政策應存在討論空間

作為太陽光電主管機關,能源署光電組組長林文信表示,本案涉及農業用地變更,決定權在農業部。不過他也提出反問:「當時企業取得土地程序雖有承諾(農業經營計畫書),但那個承諾是否有期限要求?或有無需要要求期限,業者有無履行完成該承諾?」

林文信表示,他對「從現在到未來,該筆土地是否永遠只能維持現有運用」抱持懷疑態度。「業者若已完成當時承諾,那麼農業部對該筆土地的政策,是否有必要維持不變?」也就是說,業者已經履行當年種茶葉的承諾,現在提出別的土地利用方式,應存在討論空間。

生態人士:開發將使大武山蒙塵,景觀與生態損失無可補償

聽到老埤農場將開發的消息,屏東生態保育工作者曾昭雄忍不住嘆息並反問:「屏東種的電還不夠嗎?」

內埔人曾昭雄是屏北社區大學生態班講師,每個月帶著學員步行走讀屏東的土地與生態議題。他說大武山每天近距離看顧著屏東,彷彿是屏東人的母親,也是屏東人的精神象徵。如今要在大武山下最美的一塊農地上種下台灣最大面積的光電板,讓他悵然若失。

曾昭雄認為,這片的大原野若蓋上 400 公頃光電板,最大的衝擊莫過於景觀。以後爬上大武山,首先進入眼簾的不再是壯闊的屏東原野,而是一大片光電案場,對屏東地景效益的無形損失難以估算。

其次是生態,這塊土地除了有南台灣最大的黑鳶家族之外,還有黑翅鳶跟鳳頭蒼鷹,農林公司種下的茶樹提供很多小動物躲藏棲息,提供猛禽捕獵,蓋上光電板以後,這些損失,恐怕沒有辦法可以補償。

曾昭雄認為,農場本身是緩坡地形,茶樹的土壤吸收降水的效率遠比種電來得高,因為光電工程進行造成大面積表土裸露,再蓋上光電板夯實土壤,地表逕流可能會加重下游水患機率,紅土也會直接進入東港溪上游的牛角灣溪。而且大面積光電設置後可能改變微氣候,因而可能影響周邊農業環境,他認為「屏東已經不缺太陽能廠」,不該繼續犧牲農地跟環境,希望能維持原本的農地樣貌與生態。

曾昭雄認為老埤農場光電案衝擊巨大,屏東人應該共同守護大武山地景。(攝影/林吉洋)

台灣猛禽研究會:請尊重棲地生物,大面積農地變更應建立審查機制

黑鳶是台灣二級保育類猛禽,因為紀錄片《老鷹想飛》而讓大眾廣為認識這隻猛禽。依據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提供的數據指出,南台灣三分之一的黑鳶家族在這塊土地上生存,數量多達上百隻,老埤農場開發後關係到牠們的存亡。

台灣猛禽研究會常務理事林惠珊從事黑鳶研究及保育工作十多年,她表示,老埤農場是南台灣黑鳶族群最重要的分布點。由於農場面積廣大,四處都有帶狀分布的樹林,成為老鷹的夜棲地,而廣大的茶園則是牠們捕捉老鼠的天然獵場,因為環境適合,才能發展出龐大的黑鳶族群。

林惠珊認為老埤農場或許不像濕地或石虎棲地那樣高敏感,但是這廣達數百公頃的農地變更,依現行環評法令,卻不需環評審查,極度不合理。明明是超大面積的開發、會嚴重衝擊到野生動物生存權,也沒有類似漁電共生的「環境或社會檢核機制」來評估影響,這是「很奇怪的事情」。她認為農業部應該建立一套審查機制與流程,才能夠讓大眾信服。

黑鳶喜歡在開闊的平原狩獵棲息,老埤農場的絕佳環境讓這裡繁衍出南台灣最大黑鳶家族。(攝影/黃筠傑)
洪孝宇指出,從屏科大北側到老埤農場全區範圍,是南臺灣最大黑鳶聚落。(圖片來源/台灣生物多樣性網絡)

居民:本區水患頻發,憂慮大面積光電加重淹水風險

緊鄰農場的中林村,甫卸任的老村長來慶銘夫婦都是老埤農場工作 30 多年的老員工。他們回憶過去,老埤農場養活附近村庄,村民不僅就近在農場謀職,甚至許多農民也向農場租地耕作。他回憶農場的紅土環境很適合種植鳳梨,種出來的鳳梨都是第一等的好吃。

無奈產業環境改變,公司破產、農場被拍賣,轉手到台灣農林之後,把高高低低的丘陵地推平成緩坡,位於下坡處的中林村民就開始擔心下雨天。豪雨來時,土黃色的雨水傾洩而下,直直沖進村莊。

雖然近年施作排水工程,改善水患問題,但是大面積的光電工程進行時,是否會加重水患風險?對此他依舊有些疑慮。

來慶銘出示過去淹水的照片,建議開發單位審慎評估水患風險。(攝影/林吉洋)

開發基地緊鄰屏科大,業者拜訪屏科大尋求產學合作

據悉,由於本案位於重要的黑鳶棲地,開發單位已委託生態顧問公司研議減緩衝擊對策,曾登門拜訪屏科大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野保所鳥類生態研究室博士後研究員洪孝宇表示,樹林是黑鳶的夜棲地與繁殖地,因此絕對必須保護,而且鋪設光電之後,黑鳶也無法再利用農地。

洪孝宇強調,該研究室立場「並不是完全反對光電案開發,而是如果廠商要提案,應該要減緩衝擊。」他建議至少應該在樹林範圍周邊劃出至少 100 米的緩衝帶,保留開闊的環境提供黑鳶獵捕,如此才有可能把衝擊減到最小。

由於開發基地緊鄰屏科大,過去水患問題也時常困擾該校師生,然而根據該校教師透露,光電業者已就生態保育及水土保持議題尋求與屏科大進行產學合作,因此在這塊可能成為全國最大農地光電的開發案上,作為南台灣最重要的農業大學並未提出顯著反對意見。

屏科大農學院院長徐睿良教授表示,農學院大部分老師對本案皆表示反對,因為本案面積太大,改為光電板後造成的生態衝擊難以評估。雖然業者有來找農學院部分教師洽談合作,但本院教師認為影響太大覺得不宜,也婉拒合作。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則認為,老埤農場涵括在大武山生態系內,對鄰近淺山生態衝擊需要評估,尤其存在二級保育鳥類黑鳶重要棲息地,開發後將改變草原食物鏈,影響不容輕忽。

她也表示,目前為解決棲地破碎化問題,各界推動「國土生態保育綠色網絡」,結合高山、淺山、平原生態營造提供生物通道,這一大片農場的環境效益應被肯定。從淨零角度而言,茶樹也有碳匯價值,是否以光電設施逕自取代,決策者應審慎評估。

南臺灣最重要農業學校屏科大,與未來可能成為全國最大農地光電案並列。(攝影/林吉洋)

大武山下最美農地,保護或是發電?命運懸於一線

如果本案開發成功,將打破業界紀錄,成為全國最大地面型光電案場。每 1MW 發電獲利最高可達 600 萬元,以開發目標量 480MW 估算,一年發電效益可達 28 億元之譜。然而從另一方面換算,大武山與沿山公路的綠色景觀損失,還有生態與環境風險的成本,卻無從計算得失。

該案循農地變更管道,依規定須經內政部區委會審定,農業部是當然委員之一。雖然農業部表示目前未開放農電共生,也傾向不同意本案,但與經濟部能源署對老埤農場光電開發案看法並不一致,且《農民團體農業企業機構及農業試驗研究機構申請承受耕地移轉許可準則》僅屬於法律位階最低的行政命令,對業者而言,也並非毫無機會可言。

大武山對屏東人而言是重要的文化象徵,從平原望去,海拔 3000 公尺的大武山近在咫尺,有如看顧屏東的守護神。如今要在大武山下的廣袤平原蓋上 400 公頃的光電板,且位於南台灣最重要的農業大學旁邊,也象徵農業價值面對綠能開發的再次退守。

YouTube video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