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流冷颼颼,母雞不下蛋,但市場因為年節將近、買氣暢旺,蛋商公會決議,蛋價將再調漲 2 元,批發價從明(29)日起調漲至 42.5 元,產地價則將於週四來到 52 元。至於往年都會有的「紅盤價」,台北市蛋類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天來表示,今年春節僅會休市、不會有紅盤價。
「天寒需求高」是漲價主因,今年沒有紅盤價
林天來表示,天冷母雞不下蛋,市場立即有感,而年節逼近、需求量大,也是不爭的事實,考量種種因素,蛋價勢必要漲。
由於台灣雞蛋產業採包銷制,蛋農專心照顧蛋雞,不必煩惱雞蛋的銷路,但過年期間收蛋、存蛋與售蛋的壓力都在蛋商,因此才會向蛋農要求降低產地價,當作年前紅包,此即「紅盤價」文化。
關於今年會不會有紅盤價一事,林天來表示,「講這個傷感情」。他強調讓蛋價好一點,蛋農比較開心,今年僅會休市,沒有「紅盤價」。
雞農:天冷母雞不下蛋
中華民國養雞協會蛋雞組組長黃榮珍表示,他先是看到媒體的新聞、後來才收到簡訊,知道蛋價將於明日再漲 2 元。他判斷漲價的原因與年節逼近有關,且市場上確實缺蛋,「因為天氣冷,母雞都不下蛋」。他也表示,連同上星期漲價,農曆年前總共漲了 4 元,按照慣例,春節封盤前會先跌價再封盤,農曆初六後開盤後再重新議價。
黃榮珍也指出,天氣雖然冷,但禽流感並沒有「大發」,所以雞隻數量沒有減少,且雞農已經要求在飼料中添加牛油,增加雞隻的熱量攝取。他也觀察到,蛋商間雖然彼此調蛋,但都還能應付。
不願具名的化製車司機也表示,寒流確實有造成雞隻死亡數量增加,但相較於過往兩年禽流感病死雞數量,今年死雞數量「還好,沒有特別嚴重」。
5-780x429.jpg)
蛋價該漲就漲,蛋農欣見沒有紅盤價
雞蛋漲跌備受國人關注,台灣蛋雞事業產銷督導委員會召集人、屏東縣雞農林志強認為,蛋農的立場是「蛋價該漲就漲、該跌就跌」,市況要如實反映,蛋價要在成本之上且有利潤。
不論國人買不買蛋,蛋雞每天都會下蛋。在雞蛋包銷制度下,「紅盤價」是蛋商與蛋農協調出的「春節服務補償金」。由於農曆春節雞蛋不開盤,但是蛋商必須持續收蛋,在未開盤的情況下儲存鮮蛋,因而衍生額外費用,年前價格折讓,成為蛋農與蛋商間的潛規則。
不少雞農擔心今年又有紅盤價,不過台北市蛋類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天來已經表示「今年不會有紅盤價」,林志強表示,過去兩年沒有紅盤價了,他欣見蛋商公會聽到蛋農的心聲。
紅盤價應由蛋農與合作蛋商自行決定
台北市蛋類商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劉威志表示,往年春節前後,台灣用蛋量皆會增漲,但最近寒流襲台,低溫促使蛋雞產蛋量下滑,「市場目前有點供不應求」,他近日的雞蛋進貨量也比平常減少 10% 以上。
劉威志說明,雞蛋供應量下滑,蛋商之間調度雞蛋頻率上升,也疊加蛋商進貨價格,因此蛋商公會與蛋農在電話中共同決議調漲蛋價。他並預估,雞蛋市場下週就會因接近春節而休市,雞蛋價格後續兩週可能較無異動,「要等過完年後較有可能(調整蛋價)」。
不過近日有蛋農討論今年春節又會出現紅盤價,可能會把近兩週的漲幅「砍回來」。劉威志回應,「沒有聽說」,強調目前蛋價評議委員會尚未討論到雞蛋是否共同設置紅盤價。他也認為,雞蛋交易是否有紅盤價價格,應該會由蛋農與合作蛋商自行決定,而非全體雞蛋市場統一制定。
飼料已降價?雞農完全無感
目前蛋價僅略高於飼養成本,除了蛋價漲跌,雞農也想問:「飼料何時會降價?」查詢芝加哥玉米期貨,近六個月來已經下跌 16.32%。台灣區飼料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鄒信南強調,過去一年飼料都有跌價,去年 11 月和今年 1 月每公斤飼料分別降了 0.6 元和 0.4 元,「現在飼料價格已經降回兩、三年前的水準了」,後續是否還會跌價則要看國際期貨走向。
雖然飼料廠再三強調已經降價,但雞農完全無感。林志強表示,疫情前飼料價格平穩,每公斤約 10 元至 12 元左右,疫情打亂運輸才讓飼料飆漲,即便近期降價,現在飼料價格仍在每公斤 15 元附近徘徊,「哪有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