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地區食用甜玉米有機栽培介紹

作者: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余德發、陳任芳

貼有認證標章的小包裝甜玉米
貼有認證標章的小包裝甜玉米

前 言

近年來由於消費型態的改變,國人對於農產品的要求,除了強調產品本身品質外,對於合乎安全、環保的需求,益加重視,爰此,如何生產安全農產品以確保消費者的健康,為一重要的發展方向。甜玉米是台灣地區甚具發展潛力的雜糧作物之一,果穗質地鮮嫩質軟味美,除可供鮮食及日常三餐菜餚外,亦可做為罐頭及冷凍加工之原料,頗受一般消費者喜愛;因其生育期短,較易配合輪作,農民栽培意願高。但農民種植甜玉米常使用化學肥料及農藥,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為確保消費者的健康,解決化學肥料及農藥殘留問題,提高甜玉米品質,以建立消費者之信心,因此,進行甜玉米有機栽培種植,生產安全產品,可藉以拓展甜玉米銷路,提昇產業價值。

風土習性

玉米性喜溫暖而多日照的氣候,生育期間需高溫、日照充足。而生育初期及孕穗期前後需充足水分,至生育後期又須乾燥,促進果實成熟,俾利採收作業。台灣地區夏季颱風頻繁又多雨,病蟲害易滋生危害,不利玉米生產,冬季東北季風強勁又低溫,亦不適玉米栽植。因此,台灣地區玉米栽培主要在春、秋兩季。玉米對土壤的選擇不甚嚴格,但以土層深厚,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之砂壤土為佳。至於土壤酸鹼度以PH值6.0~7.0為宜。

栽培管理

甜玉米果穗質地鮮嫩,香甜可口,老少咸宜,由於甜玉米具特有之甜味質地,生育期間較易遭受玉米螟及其他害蟲之危害,而影響其品質。利用有機質肥料,配合生物綜合防治方法種植甜玉米,可有效預防玉米蟲害,生產出味美質優良的有機甜玉米。茲將栽培方法分述如下:

一、整 地

玉米根系分佈廣且深,耕犁宜深,前作物收穫後,應以耕耘機翻耕一次。播種前均勻施堆肥,耕入土中並碎平土塊,以利種子發芽及根部生長。

二、播種及栽培密度:

(一)播種期:東部地區春作2月中旬至3月中旬,秋作8月下旬播種。

(二)播種密度:行株距以85公分×25公分為宜,每穴2粒種子。甜玉米一般栽培面積較小,採用人工播種者多。甜玉米有機栽培一般以平畦栽培方式種植,因此在種前以中耕機作5-8公分之淺溝播種,播種後再隨即用腳覆土並鎮壓,覆土約2~2.5公分。同時並在田區四周作排水邊溝,以利排水。

三、有機質肥料施用量與方法

整地前一個月採取土壤樣品分析,至少每隔2~3年檢驗乙次,依據作物需求及土壤檢驗結果推估施肥量。甜玉米有機栽培之有機質肥料用量需視土壤有機質含量而定。甜玉米有機栽培法以有機肥用量以N:P2O5:K2O=4.9:2.1:1.9含量之有機質肥料為例,每公頃施4,000~6,000公斤;基肥以三分之二有機肥料於播種前10天施用並掩埋入土。另三分之一有機肥料於玉米齊膝期作追肥用,施用後並進行中耕培土。

四、間 苗

播種發芽後,株高15~20公分時進行間拔,每穴留一株。

五、中耕培土及除草

中耕培土及除草之次數應視田間雜草發生情形而定,一般中耕除草及培土在播種後15天,株高約15-20公分行中耕淺培土兼除草。第二次中耕除草及培土在播種後25天,株高約30~40公分時施行。

六、灌排水

生育中期、雄花孕穗期、吐絲期及收穫前一星期視田間狀況各灌溉一次,全期共灌溉4次。在灌溉後應做好田間排水,避免驟雨造成田間積水致影響生育。

七、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的發生與玉米生育期的氣候環境息息相關,因此有機栽培病蟲害管理,需配合玉米的整體栽培管理,並在病蟲害可能發生時期前進行必要之防護,但目前並無任何可取代農藥且具速效性之資材,因此,有機栽培正確的病蟲害管理理念,是將病蟲害控制在一經濟危害水平以下,而非趕盡殺絕,若有機栽培者管理觀念未徹底改變,則易造成有機防治資材的浮濫使用,對環境生態可能形成另一種威脅。

(一)病害防治:

食用甜玉米生育期間易罹患葉斑病、煤紋病及銹病,致影響產量及商品價值。葉斑病在甜玉米整個生育期間均可發生,一般以晚春及早秋較易發生。煤紋病通常於抽穗後發生,春作生長中期3月下旬至5月中旬,高濕時最容易發生。銹病每年秋天到次年春天是發病季,為目前玉米最主要的葉部病害之一,田間會發生大多在生長中後期,春作種玉米,一般在4月以後開始發生。煤紋病、葉斑病及銹病防治方法為增加行株距,保持田間通風,並可使用肉桂油1,500倍液、丁香油400倍液防治之。

田間釋放赤眼卵寄生蜂

(二)蟲害防治:

食用甜玉米在生育期間較易遭受玉米螟及其他害蟲之危害,影響其產量及商品價值,在玉米螟防治方面,利用玉米螟赤眼卵寄生蜂之釋放,玉米播種後15~30天(株高20~30公分)開始,至雄花抽穗截止,每隔7~8天釋放蜂片一次,共4~5次。每公頃每次釋放1 5 0 片。為有效防治玉米螟危害、於玉米輪生後期或吐絲期及乳熟期各使用蘇力菌可濕性粉劑防治玉米螟。另可懸掛性費洛蒙陷阱盒誘殺甜菜夜蛾成蟲(藍色)和斜紋夜盜蟲(紅色),每公頃約懸掛10個,每月分別定期更換性費洛蒙誘引劑乙次,且全生育期均需懸掛。

八、育苗移植栽培

部分農友利用培養土以128格穴盤進行玉米育苗,每穴1粒種子,俟玉米苗葉片3~4葉、株高約10~12公分時按一定行株距移植到已整地的田間種植,每穴移植1株,栽培方式與上述相同,惟不須間苗。利用此方式種植甜玉米具有下列優缺點: 爭取農時, 玉米種子用量少, 減少雜草的發生, 植株生育整齊、缺株較少, 但移植時需要花費較多人力與時間, 種植大面積時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與時間,因此較適合於小面積栽培或分次移植種植,以充裕市場貨源需求。

收穫及採後處理食用甜玉米是以採收鮮穗為主,在雌穗吐絲後20~30天,花絲變深褐色、子粒充實飽滿,手指捏緊穗尾,子粒富彈性時,為收穫適期。甜玉米採收之後,糖分含量降低甚速,品質隨之轉劣,故採收後甜玉米穗應儘速處理,一般將採收後之玉米穗運回集貨場或在樹蔭下迅速將過多苞葉去除,並將玉米穗尾未飽滿或有蟲啃食部份切除後,以1公斤之小包裝或以每件25~30公斤之包裝的方式於當天運銷,方能維持較佳品質。目前各地所生產的有機甜玉米鮮果穗直接供應給固定有機通路商或消費者直接作三餐菜餚之材料。

結 語

食用甜玉米因具特殊甜味質地,生育期短,產量穩定,價格看俏,同時易與其它作物輪作,土地利用效率高,故農民栽培意願濃厚。本場建立利用有機質肥料及配合生物綜合防治種植甜玉米技術,期使食用甜玉米的栽培能透過有機栽培方式,建立消費者之信心,確保消費者的健康,可藉以拓展食用甜玉米銷路,提昇產業價值,增加農民收入。同時讓消費者吃到衛生、健康、味美的有機甜玉米。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