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美國珍奶店到雲林牧場:褒忠青年的返鄉之路
一位原在美國經營珍珠奶茶和鹽酥雞的小店老闆,竟轉身成為雲林褒忠的畜牧專家!這就是陳柏吟的故事。她的童年是在家族的養殖場度過,爺爺在雲林褒忠養豬養雞、爸爸經營吉升飼料,但她從未想過會接手家業,認為這份責任應該由哥哥姐姐承擔,於是選擇到美國追尋自己的夢想。
在南加州大學攻讀長照專業的陳柏吟,因為對珍珠奶茶的熱愛,開了一家珍奶店,還加入台灣的鹽酥雞,結果大獲成功,從一人小店發展成近十人的團隊。但在六年後,她的父親看到她經營的能力,鼓勵她回到家鄉,接下家族的畜牧事業。這讓陳柏吟開始思考:是不是該回家了?
回到家鄉:從零開始養豬的挑戰
返鄉後,陳柏吟接手了家裡的養豬場。雖然她並沒有飼養經驗,但她一點也不氣餒,決心用努力和學習來彌補不足。她在豬舍裡親自學習,一步步掌握照顧豬隻的技巧,從驗孕、配種到陪母豬分娩,甚至忙到深夜也在所不辭。
為了提升豬隻的生活品質,她還主動去畜產試驗所上課,並翻修養豬場。新增的水簾系統控制了場內溫度,讓豬隻生活在舒適的環境中,幼豬的存活率也因此提升了50%。通過不斷的改善和創新,她的豬隻變得健康,養殖場的效益也逐步提高。
從養豬到打造「農場晃晃」品牌
有了初步的成功經驗後,陳柏吟並沒有停下腳步。她發現台灣豬肉的需求不斷增長,但許多老豬農因年事已高,無法繼續經營,導致養豬場逐漸荒廢。她看到這個機會,開始收購這些養豬場,並創立了「農場晃晃」品牌,將自己的畜牧事業推向更專業的方向。
她更為豬隻提供精心調配的飼料,添加亞麻籽等天然成分,提升肉質的同時,也確保消費者能夠吃到健康的豬肉。陳柏吟深信:「動物吃得好,顧客吃得更安心!」這樣的經營理念不僅讓她贏得了市場,也讓她的事業快速發展。
推動循環農業:畜牧與農業的雙贏
陳柏吟不僅關注畜牧業的發展,還積極實踐循環農業的理念。她與當地農民合作,將玉米葉、甘蔗渣等農產格外品加入飼料,既提升了飼料的自給率,也為農民創造了額外的收入。她還親自種植狼尾草,利用動物糞便製成有機肥料,實現牧場與農田的互利共生。
這種創新的經營方式不僅提高了牧場的效益,還為環境保護貢獻了一份力量。陳柏吟希望這樣的永續經營模式能夠在更多地方推廣,讓農牧業相輔相成,實現真正的綠色經濟。
展望未來:擦亮「雲林農業寶地」的招牌
如今,陳柏吟的「農場晃晃」品牌已經獲得了廣泛的市場認可,她的養豬場數量達到26場,還經營著三個肉牛場和超過30場的肉雞、蛋雞場。她的肉品不僅供應給主婦聯盟合作社等零售商,也深受高端餐廳如晶華酒店的青睞。
未來,陳柏吟計畫進一步擴展規模,推動國產肉牛的發展,同時開發更多符合現代消費者需求的食品,如番茄安格斯牛肉湯、古早味羊肉米糕等,並關注老年人健康需求,研發更適合長者的產品。她堅信,只要持續努力,雲林這片農業寶地一定能夠被更多人看見,讓台灣的農牧業煥發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