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離不開茶葉,而且也接觸過一些茶方面的專業人士,但說起茶我卻懂得未幾。”在飲茶習慣方面,我獨愛台灣的烏龍「我喝茶憑感覺,舒服就好。」這是我在曾經走訪過板橋一家百年茶坊後的感覺,那淡雅的中式裝潢,還有茶坊主人王百年待客的怡然,再再流盪回洩出這樣的淡然。
茶可雅心,道由心悟,我對茶道的理解是:“為什麼要叫茶道呢?下棋有棋道,喝茶有茶道,它不完全是喝茶,把它作為人的一種修養,所以它叫道。”談到修養就有了文化的底蘊,這樣對茶道的理解也解釋了茶之所以成為文化的緣由。而對於茶文化的看法。我認為“現在什麼都談文化,茶談茶文化,酒談酒文化,各種都談文化,但我覺得不要過分。茶文化最早得追溯到陸羽《茶經》,研究怎麼種茶、怎麼採茶、怎麼泡茶、怎麼喝茶、怎麼品茶,你把握了也好,沒把握也好,沒有必要把它弄得太玄妙,茶就是人生活的一部分。有的人喝茶就是為了解渴,有的人有這個閒情逸致,就可以細細往品茶,專心感受。”
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不是生活的奢侈品。相呼人之“五忘”,即忘形、忘勞、忘懷、忘情、忘年,實在這就是一種生活中最應有的淡泊、寧靜、豁達、隨性的心態,也是茶要帶給人們的心境。
有人說過,同是醉,酒是胡話,茶是信任。令人不禁想起了一句歌詞,“如今舉杯祝愿”,我願把這理解為一杯茶,固然沒有了酒的豪邁,卻是更為綿長和醇厚的心願。
拋開繁文縟節的規矩,不理會紛繁複雜的說法,飲茶只需一份平靜、平和、平淡、平常的心態。
視覺記憶分兩種:睜眼與閉眼。睜著眼的人,踮著腳尖夠,不一定夠不著也不一定夠得著;閉著眼的人,等待著被打開。不太可能的事變得可能了;那麼,嗅覺呢:沉醉於茶中,而又超脫其外;以最為隨意平常的心態,泡一壺清茶,生活的真諦就在這亦苦亦甜的茶中了;詩情畫意,掩息壺中,可謂方寸器皿容納著無窮天地。
地址:新北市板橋區民生路三段93號(新埔捷運站一號出口右轉直走)
電話:(02)28257-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