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山植藝的品牌故事源自於古坑當地的歷史故事,吳享育住的那一座山為鐵國山,它是早期漢人抗日非常重要的一個據點。當時有一名抗日英雄柯鐵虎在此率領義士與日軍激戰,擊退日軍將此地做為抗日基地,在當地留下一段重要的歷史。因此吳享育認為既然要回來做品牌,在這片土地上所經歷的一切,從當時作為歷史的戰地,到後來整片變成柑橘園這一塊土地,這一段柯鐵虎抗日的故事,需要用品牌來保留下來,並傳承下去讓世人知道。
吳享育童年生活與隔代教養的啟發
從小在古坑永光長大的吳享育,由於父親外出工作,大部分時間都由阿嬤撫養,童年的生活是在隔代教養下成長,然而,在國中的時候,爸爸突然從工地回來說怕兒子學壞,要留在家中照顧,直到阿嬤因病離世,吳享育才發現爸爸是為了照顧阿嬤而返家,也因此這段記憶對吳享育的影響非常大,認知到在農村生活中會遇到無法避免的現況,子女往往因生活所迫外出謀生,只有在家中長輩病倒或離開時才匆忙歸來。因此吳享育思考,如果可以在年輕的時候就回來家鄉,可以找到生活下去的方式,就可以好好陪伴家人,因此吳享育選擇了一條與眾不同的路,放棄城市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重新探索自己未來的可能性。
返鄉的挑戰與奠定品牌的基礎
返鄉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從家人到鄉親,吳享育都面臨了重重阻力,眾人一致不看好,也得不到村民的支持,還因此跟家人吵架。即便如此,吳享育依然堅定自己的選擇,遇到了從小就認識的劉雯瑜(小綠)老師,從雲科大USR(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的專案助理開始參與地方事務,去解決地方議題,逐步了解在地需求,從地方上的產業竹編、茶葉、筍乾製成的黃金山魷魚、包含最後產出的檳榔炭,都是經過不斷的嘗試和思考農業創新的可能性,進而也為自己的品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淺山植藝的創立:執意返鄉的品牌精神
淺山植藝工作室在2021年成立,當時的設定淺山其實就是橫跨了桂林跟永光這個區域,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山區都叫淺山,用淺山是希望把在這個場域的大家都包含在裡面,而植藝就是執意的諧音,執意要返鄉,希望把植物的創意跟農產的議題、農村的元素在品牌創新上面去做一個呈現,藝就包含手藝、工藝、技藝跟藝術這四個面向去做發揮,所以就用這樣的方式去把整個品牌做起來,而吳享育也希望他所做的每一個產品背後都要有它自己的意義跟價值。
一路逆境,突破現況得到認同
品牌初創時,其實村民們都不清楚吳享育在地方所做的事情,也會質疑這樣真的能夠養活自己嗎?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經過第二年、第三年,遇到逆境,也一步一步地走過來,一開始不接受採訪的吳享育,也因為村民會在地方新聞上看到吳享育的出現,或是畫面有帶到他們而開心,也漸漸理解吳享育在地方所做的事情,並給予認同。而吳享育跟家人最大的突破點,則是在2022年的時候得到了當年全臺灣只有4個,而全雲林是第一個的傑出永續青年獎,在領完獎之後,當時回到家爸爸給予的一個擁抱,讓吳享育覺得至今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了。
返鄉獲得支持與夥伴共創,找到家鄉新契機
家鄉的柑橘園,從一開始爸爸不讓吳享育接觸,到現在會詢問意見,並漸漸依賴,都是吳享育在返鄉中所經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也因為遇到有共同目標的夥伴而創立了淺山青聯盟,在聯盟中大家互相交流、給予支持、資源共享,並追求共同成長。吳享育的目標並不僅僅是經營一個品牌,而是希望透過自身的努力,影響更多返鄉青年。在農村,很少有年輕人願意回來,很多人認為這裡沒有希望,但吳享育想證明,只要找到合適的方式,在家鄉一樣可以創造穩定的生活,甚至帶動整個地區的發展,讓地方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