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爭 03》貿易商暫停出貨,台灣鯛無預警降價,學者呼籲勿恐慌、補助

美國對等關稅(32 %)將於明(9)日上路,吳郭魚(台灣鯛)是農業部盤點受衝擊的重點農漁產品。外銷佔台灣吳郭魚總產量三成,而每 10 條出口的吳郭魚,就有 8 條前往美國華人市場。突然改變的關稅造成外銷訂單暫緩,今(8)日一早,所有吳郭魚養殖戶皆收到降價通知。

漁民憂心吳郭魚價格持續下跌,對此,台灣鯛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郭建賢表示,目前並非吳郭魚盛產季節,且台灣稅率低於中國,呼籲漁民不要恐慌,按部就班飼養即可。假若最終關稅仍維持 32%,郭建賢呼籲,農業部「千萬不要補助」,以免傷害產業。

台灣鯛為外銷重點漁獲(本圖非當事漁民,圖片提供/東晟水產)

美國華人為台灣吳郭魚產業的支柱

從農漁業統計來看,外銷是支撐吳郭魚產業的關鍵。漁業統計年報顯示,吳郭魚年產量約 6 萬公噸,2023 年的外銷量約佔總產量 31.4%,且外銷吳郭魚幾乎都是冷凍出口。《上下游》進一步查詢冷凍吳郭魚出口分布,發現到美國是台灣吳郭魚重要的出口國,過往銷美約佔總外銷量六成,Covid-19 後則成長至八成。

每 10 條外銷的吳郭魚,8 條去往美國。台灣鯛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教授郭建賢說明,台灣吳郭魚輸美主要流入華人市場,客群有固定消費習慣,外銷形式為全魚條凍,「其它國家品質追不上」,以去(2024)年為例,國內池邊價上漲,採購買氣依然不減。

無預警被降價,漁民無奈又怕外銷拖累內銷

美國總統川普於台灣時間 4 月 3 日凌晨公告,將加徵台灣輸美產品 32% 關稅,農業部盤點發現,吳郭魚將是受衝擊的重點農漁產品。目前距離對等關稅上路不到 24 小時,今(8)日,國內吳郭魚養殖戶一早都收到了「降價通知」,心情錯愕又無奈。

嘉義縣的吳郭魚放養量是全國第二,嘉義布袋吳郭魚養殖戶周保亨表示,稍早聽到做魚排的加工廠來訊,因廠商外銷單減少,所以收購價從每台斤 41 元降至 38 元,3 元的跌幅將近一成,「這樣算是跌很多」,對比去年同期每台斤收購價 42、43 元以上,目前價格相當不好。

周保亨坦言,他池內十餘萬斤的吳郭魚還未出貨,短短一天價值就少了 20 至 30 萬,飼養百萬斤的漁民損失更大。目前價格仍有薄利,但所有漁民都非常害怕外銷拖累內銷,造成加工廠持續殺價。

周保亨表示,部分漁民的飼養規格已到了收成階段,無法延養、必須收成,儘管漁民聽到降價消息時,心情很無奈,但根本沒有拒絕的權利、必須接受。

郭建賢:不必恐慌,按步就班即可

對於養殖戶的恐慌,郭建賢可理解,但也表示:「無需過度擔憂」。他分析,吳郭魚盛產季節在 9 月,「現在根本不是產季」,明(9)日起,對等關稅將上路,但目前最終結果仍不明朗,因此貿易商紛紛要求暫停出貨,加工廠降低收購價是因應貿易商需求,不過養殖戶有出貨需求,才顯得非常恐慌,甚至減少放養量,「我反而擔心 9 月沒魚可出」。

郭建賢指出,現在池內的吳郭魚體型對於條凍來說太大,但對於製作魚片來說又太小,「根本不適合出魚」,理應再放養 2 至 3 個月,才能收成做魚片,因此養殖戶根本不需要恐慌,但因關稅、銷售還不明朗,造成養殖戶擔心未來銷售受影響,於是急著出貨,而部分加工廠也刻意加深漁民的恐慌,用更便宜的價格收購。

郭建賢再三強調、呼籲,養殖戶不要恐慌,按部就班地飼養、出貨即可,而政府當務之急便是談妥關稅,無論是零關稅、10%、32%,越早談定,狀況越明朗,而即便最終稅率為 32%,也無需擔心,因為美國關稅大刀攻擊對象是中國,而台灣吳郭魚輸美最大競爭國為中國,其餘國家(巴西、越南、印度、泰國、印尼)的吳郭魚都是內銷為主,目前中國對等關稅的稅率高於台灣。

若最終稅率真的是 32%,郭建賢希望農業部「什麼都不要做」。他指出,近年來漁業署提供補助,卻傷害了產業,原因在於客戶會因為補助要求降低收購價,但所有補助都設定條件限制,例如:養殖登記、產銷履歷等,以養殖登記來說,約兩成漁民礙於地目無法變更、無法取得養殖登記,補助並非所有漁民受惠,拿不到補助的漁民卻也承擔了降價傷害。

延伸閱讀:

貿易戰爭 01》若美國農產品進口零關稅,稻米產業滅頂,雞肉、鮮奶大受衝擊

貿易戰爭 02》保護食安也成「非關稅壁壘」?美豬牛鬆綁、基改豆進校園成戰場

貿易戰爭03》貿易商暫停出貨,台灣鯛無預警降價,學者呼籲勿恐慌、補助

貿易戰爭 04》蝴蝶蘭成重災區,業者考慮至美國設廠、佈局東南亞市場

貿易戰爭05》輸美鱸魚可考慮轉內銷、東南亞,吳郭魚需防巴西競爭,農業部提獎勵機制

銷美 32% 關稅衝擊農業,政院投 180 億因應,是否將開放美豬、基改換降關稅,有待觀察

美國點名台灣多項「貿易障礙」,含美國米、豬牛、馬鈴薯等,要求基改食物可進校園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