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綠光讓「荔枝細蛾」死光,關鍵時刻開燈,比農藥更厲害,青蔥也適用

撥開一顆鮮紅的荔枝,看到裡頭竟然藏著一隻正在蠕動的荔枝細蛾幼蟲,讓消費者胃口盡失,更是農民長年噩夢。牠們抗藥性頑強,噴農藥也無效。專家多年研究,終於找到剋蟲秘技:開燈,讓蟲「綠光罩頂」,就能讓荔枝細蛾「見光就投降」,經農友實測,效果非常驚人。

荔枝細蛾造成荔枝災損,現在有「綠光」技術讓牠們「見光就投降」。(照片提供/方信秀)

荔枝細蛾有抗藥性,綠光從源頭遏止繁殖

農業部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副研究員方信秀指出,台灣長年以農藥防治荔枝主要的蟲害──荔枝細蛾,牠們的體型如蚊,但繁殖力超級強,一隻雌蛾就能產下 100 到 300 顆卵,一棵樹若結了 2000 顆荔枝,只要十隻雌蛾產卵,整棵樹的果實都有可能報銷。

麻煩的是,荔枝細蛾對農藥已經產生抗藥性。研究人員多年來試過性費洛蒙誘引、網室隔離等方式,但效果有限,且成本過高。

正當束手無策時,方信秀觀察到,荔枝細蛾「超怕光」。白天牠們躲在葉子底下不敢亂動,否則就會成為蜘蛛或蜥蜴等天敵的盤中飧;但一到晚上,牠們立刻展開交配、產卵等「夜生活」。於是他想到,何不在夜裡打燈,用光來壓制牠們的行動?不讓牠們活動,就能減少交配與產卵,從源頭遏止蟲害擴散。

荔枝細蛾成蟲(照片提供/方信秀)
荔枝細蛾幼蟲(照片提供/方信秀)

綠光是細蛾的死光,卻是農民的生機之光

為了找出荔枝細蛾最怕的「剋星之光」,方信秀把牠們請進實驗室,進行一場華麗燈光秀測試。結果顯示:藍光、綠光、白光,都能讓牠們的活動力明顯下降,覓食量跟繁殖力都減低,整體來看蟲害的問題就會減少。

不過事情沒這麼簡單,實際拿去果園測試,卻發現藍光和白光雖然有效對付害蟲,卻也讓荔枝整晚都「開燈不睡覺」。結果果實變小,甜度還少了兩度。

唯獨綠光,剛剛好!荔枝細蛾在綠光下乖乖不動,像是開了靜音模式;而荔枝則安穩地繼續熟成,不受影響。方信秀不只選對了顏色,還精準調整波長和照射方式,讓照光的效果極大化。

雖然有人對夜間燈光干擾自然生態有所疑慮,但方信秀指出,相較於全面施灑農藥,光照法已經是「溫柔防治」,而且在實驗區中,整體生態依然豐富活躍。最重要的是,它精準打擊荔枝細蛾,減少果實損失,對農民來說,是一線生機的光!

經過試驗,綠光抑制荔枝細蛾覓食與繁衍的效果最好。(照片提供/方信秀)

關鍵時刻開燈,損失變收入

方信秀補充,荔枝開花期要靠蜜蜂授粉,農民通常不會噴藥,避免影響授粉昆蟲。但其實就在開完花、剛結幼果時,荔枝細蛾已經悄悄展開攻擊,這正是防治的關鍵窗口。

「如果在開花期就用燈照,等於把荔枝細蛾的數量壓在搖籃裡,讓牠們根本沒有繁殖的機會。」方信秀也提到,荔枝細蛾怕冷,開花時天氣還涼,數量較少,但一旦氣溫回升,就像打開蟲害的開關,數量可能瞬間翻倍。這時提前開燈,就是搶得先機。

另外,荔枝幼果期會歷經約一個月的「生理落果期」,落果是自然現象,但方信秀指出,其實約有三成是蟲害所致。而這些落果,正是荔枝細蛾孵化與擴散的溫床。因此,如果在這時期持續進行燈照,就能從源頭阻斷害蟲的「地下組織」擴張。

收成前的那段日子,對農民來說同樣是折磨。一旦進入安全採收期,不能再隨意噴藥。偏偏這時候若遇上連日降雨,農藥殘效被洗淨,重噴怕違規,不噴又怕損失。此時用綠光就像為果園加上安全防線,繼續壓制荔枝細蛾,讓農民能安心等著收成,「因為減少損失,就是增加收入。」

方信秀開發「綠光」技術,造福荔枝果農。(照片提供/方信秀)

綠光照田間,蟲害降到 2%

這套綠光防治技術,不只在鳳山農業試驗所試用,現在也走出實驗室,在各地果園大面積應用。無論是有機、友善或慣行農法,都證實有效,蟲害率可以大幅下降至僅約 2%。

高雄大樹荔枝果農蔣昆霖提到,他的荔枝園採取友善耕作,但蟲害怎麼防都防不住。原本試著用網套,但山坡地風大、地勢不平,網子常被吹走,防治效果有限。在採用綠光技術後,他發現蟲害明顯下降,持續使用四、五年成效穩定,「現在荔枝已達到可供應給友善農業通路的標準了。」

另一位屏東里港果農陳清坤,則是在更極端的環境中見證綠光的威力。他的荔枝園種在檳榔樹下,林蔭幽暗,是細蛾最喜歡的環境,蟲害嚴重到收成不到三成,他一度萌生果樹全砍、放棄種植的念頭。但與方信秀合作後,園區內裝上綠燈,蟲害逐步受到控制。現在他不僅保住了果園,也重新燃起了繼續種荔枝的信心。

芳境合作社創辦人許倫肇是荔枝農,也是荔枝出口經銷商。他提到台灣玉荷包冷藏外銷紐西蘭、澳洲最怕「有蟲」、「農藥殘留」,綠光幫他解決這兩大頭痛問題,去年出口荔枝農藥完全零檢出。

綠光比農藥更省錢、更環保

方信秀指出,綠燈光裝置包含燈泡、電線、控制箱與支架,一分地建置費約兩萬元,除了專利燈泡,其餘零件都能 DIY ,節省成本。「平均四棵荔枝樹設一盞燈,採低亮度、低死角的設計」,而且燈具可沿著等高線安裝,連山坡地也能使用。

整套系統配有定時器,控制方便;40 顆 LED 燈泡照一分地,一個月電費約 500 元。荔枝採收後正值颱風季,裝置也能拆收,避免損壞。

更重要的是,「減少用藥,也是在減少成本」,方信秀細算:噴藥工人一天工資 2500 元,加上農藥費,一個產季至少要噴六到八次。但導入綠光技術後,針對荔枝細蛾可大幅減藥,只需針對其他害蟲補噴兩到三次藥即可。因此只要一年豐收,就能回本,未來只要負擔電費就好。

使用「綠光」技術後,荔枝園大幅控制蟲害。(照片提供/方信秀)

技術能解決問題,但習慣才是最難翻過的山

高雄大樹是全台最大的玉荷包荔枝產區之一,高雄市政府提供智慧農業補助,綠光建置費補助一半,目前已有超過 20 位果農申請導入綠光系統。

雖然成效顯著,但方信秀也坦言,推廣並不容易。許多荔枝果農年紀偏高,七、八十歲是常態,對新技術較難接受。加上防檢署核准了兩款對荔枝細蛾有新效力的藥劑──賽洛寧與亞滅培,一些果農會想先「看看藥效再說」。

但他認為,農藥成本更高,還對身體和環境造成潛在風險。他希望更多果農能來試用光照防蟲,因為「有些人試過之後,覺得真的能解決細蛾問題,甚至信心大增,還擴大了種植面積。」

(照片提供/方信秀)

荔枝細蛾不是唯一目標,光照技術持續進化中

光照技術的應用也不只限於荔枝。方信秀近年將這套概念延伸到青蔥田,用來防治夜行性的甜菜葉蛾。相較一年一收的荔枝,三星蔥是全年皆可採收的作物,用藥頻率更高、害蟲抗藥性也更強。

實驗結果顯示,甜菜葉蛾也怕光,綠光不但能有效防蟲,還讓青蔥產量提升兩成。方信秀表示,光照會刺激青蔥代謝,讓光合作用的產物更快運輸到新長出的葉片,蔥不只長得快,品質也變好。

更重要的是,青蔥架設燈具的高度低,材料與電費成本都比荔枝園更省,對農民更具吸引力。他已規劃舉辦觀摩會,邀請蔥農現場交流。未來也將持續針對其他夜行性害蟲研究,希望光照技術能守住的不只是果園,也能守住更多作物的希望。

非業配資訊:「夜間特殊光譜綠光防治蟲害技術」專利已技轉英諾達有限公司,有購買意願者請洽詢張經理 0912-907550。

「上下游聲明」《上下游新聞》不作業配、不收廣告,刊登訂購資訊亦未收取任何費用。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