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家裡晚餐時突然討論到雞肉好不好吃的問題,
剛看完《棄業日記》的我,
腦袋裡還想著擁擠的養雞場生態,
決定還是不要分享給家人比較好。
另方面琢磨著爸爸小時家裡養的雞應該類同放山雞,
在充裕的空間裡長大,
為了印證這個知識,
我開口問他:拔,你們小時候吃的雞是不是比較好吃?
沒想到拔一口肯定,露出興奮的語氣說:對啊好好吃!
我又試探地問,是肉質較結實嗎?
拔說不是,是很香! (台語:就香ㄟ)
這個回答讓我大感驚訝,
從小到大我只知道土雞或放山雞的肉較結實好吃,肉雞軟趴趴,
沒想到還有另一種好吃的滋味叫做「香」。
媽在旁忍不住吐爸爸的槽,說以前過年才有肉吃當然好吃。
我卻相信,
爸爸口裡在前後院自由走動、天黑就自己找路歸巢,從不會走錯家的家生運動雞,
一定有著非今天飼料雞可比的滋味。
希望愈來愈多人採用這種「復古」的養雞法,讓雞開心,人也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