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小創意大不同:甘單咖啡不簡單

文。攝影/換日線

Facebook常常傳來朋友位在台南的打卡和拍照,這雖然在Facebook上常見,南下、北上的網友,只要到台南,絕對不會錯過跟網路上還在工作的朋友們分享(炫耀)自己正在台南慢慢的散步旅行著。

不久前,Facebook出現了幾張甘單咖啡館的照片,很不湊巧,我無法剛好與上傳照片的C,同時在台南,而是必須隔一個星期,假工作之名行玩樂之實,才能北上台南。問了C:「這是哪裡?」

她打字回我:「甘單咖啡」。

互相報馬新藝文空間、咖啡店、個性小店,已是網路相當大的功用,特別是一個地方的新生,會從網路社群、部落格,才會蔓延到媒體報導。從照片中看見一間自己還滿喜歡的店,當然也得起身,在到處是景點的台南,找到這間特別的咖啡館。

甘單咖啡,在台語裡,直覺都會想到「簡單」的發音。

甘單咖啡館位在台南市民權路二段的巷弄裡。從台南吳園、公會堂旁的小巷走入,會經過一樣也有人氣的寮國咖啡,便會看見甘單的窗台和高腳椅,再拐個彎,便會看見從上到下都由窗戶所組合成的牆。很特別的設計,加上毛玻璃和透明玻璃的交錯,給人一種想窺探的神祕感。

走進甘單,非假日的午後,年輕的老闆示意客人們隨便坐,再到枱前點杯咖啡。

我挑選了跟主人最接近的吧台坐下,點一杯冰拿鐵,聊起開這家咖啡店的起緣,也閒聊著在我們彼此共同的朋友U。當U提起有位朋友在公會堂附近開的咖啡店,咖啡很好喝,那時根本尚未聯想起甘單。倒是在慢慢走在台南的街頭行走時,才想起這回事

我點了一杯冰拿鐵,坐在吧台等待的時間,拿起相機在這小小的咖啡館走走看看拍拍,名如其實的簡單,方形的窗框,落成牆、作成燈,還是一扇扇的門。

甘單的老闆剛從澳洲打工遊學回來,離開台灣前也作咖啡,但合夥失敗。在澳洲遊歷一圈後,決定回到台南找了個點開一間咖啡店。

在台南老房子成為一種風潮後,年輕的他說,太多使用的老房子開店的人,都刻意的打造著「老」的味道,過於呈現出那種「老」的痕跡,反而不自然了。

我不嗜咖啡,也對咖啡沒有任何研究,但我喜歡老房子,當年輕的人們,慢慢走入時光老屋裡,撞擊出來的火花,就不是那種刻意造作的老氣,可以擁有那般生命活力的。

當冰拿鐵端上桌來,用著老闆特選的「雙重玻璃杯」裝著,我反而直盯著那杯看,問他:「好特別,這什麼杯?」他說這個杯子保冰,也不讓冰飲會冒出的水滴,弄濕桌面。

我咕嚕咕嚕喝完它時,抬頭跟老闆說:「好好喝喔!」我說不上來為什麼,可能是奶泡很濃密、可能是咖啡順口不苦不澀,也沒有那些我總是弄不清楚什麼會有酸味的口感,也當然,還有那精心挑選的杯子。

離開前,我瞄了一眼手上甘單的名片,像發現新大陸一樣問著老闆:「你這上面的紋路,是玻璃上的樣子耶!」他笑著跟我小小的解釋了這個名片的發想。

我摸著那紙上的設計,望著這家小小的咖啡館,這些簡簡單單的巧思, 彷彿回到那些還有木頭窗框的年紀,喀啦喀啦的挪動那些卡不準就關不上的窗,等待門窗鎖好,快步回家的午後!

在那之後,Google上一篇又一篇甘單咖啡館的介紹,字裡行間到此一遊,同時體驗著要能讓一家咖啡館被記得,即是這樣的簡單。

甘單咖啡館 相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