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
在我七月為澎湖七一三山東流亡師生案爭取立碑告一段落後,終於再次挑戰對家鄉的使命與夢想—–網路發起「航向烏坵百人登島」活動。
近十多年來,烏坵漸漸打開能見度,或多或少都有我傷痕累累的足跡已及夜半無助的垂淚—我的家鄉到底怎麼了?
今天的聯合報有雲林元長鄉阿明伯讀冊館的著墨,那是我前兩年一手規劃的活動;
今天的自由時報有“麥田狂想曲 施明煌「帶動」唱 ”,明煌是參加百人登島的好友。
我想在臉書分享上述兩篇報導,但內心又有蟄伏已久的家鄉烏坵的呼喚:
妳有多久刻意遺忘家鄉的路? 妳有多久放棄拯救不合理的「民主鐵墓」? 愛有多深,路就有多長啊!
烏坵女子怎可能忘了歸鄉路呢?
正月大陸湄洲島之行,面對伯伯及堂弟們,我有一個仁道及歷史性的渴望,
網路上能不能募到一份正義與一艘航向烏坵的船,載伯伯和堂兄弟回烏坵祭祀先人呢?
烏坵島上有些墓已成空墓,其子孫悄悄將之遷葬湄洲島,因為湄洲島才是他們的家。
我祖父祖母的墓仍在烏坵, 守護燈塔是我們的歷史命脈,見證烏坵是宿命也是使命。
湄洲島上有我七十多歲的伯伯與八十多歲的姑姑,這對姐弟出生於烏坵,
我能完成這份湄洲烏坵祭祖的仁道之航嗎?
我能再次呼籲讓烏坵成為兩岸友善紀念區嗎?
我能再一次讓外界看到烏坵的文化資產和為她鬆開不合宜的顢頇體制嗎?
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2007-oldhouse-2/200709-wuchiou/wuchiou-a-index.htm
http://naturallybread.yam.org.tw/2007-oldhouse-2/200709-wuchiou/wuchiou-index.htm
319 旅行事誌 — 烏坵風雲 攝影/文字 : 阿達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