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寫手

他的名字是構樹???

攝影/ 葉子  構樹成熟橘紅色的聚合果

構樹,對我來說一直都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熟悉的是在我成長的路程他伴隨左右,因為在我家後方的空地上總是長滿許多鬼針草並點綴著幾棵構樹,最近更發現構樹似乎是隨處可見,路旁、 原野、荒廢地都可以發現他的蹤跡。

構樹分布於台灣全島平地及低海拔山地有人煙處,或許他也可以算是很多台灣孩子成長共有的回憶樹吧?可惜我們的教育讓我們遺忘或是根本不清楚生長在生活周遭的自然,這也是我對於構樹感到陌生的原因,對於生態我好像還是個牙牙學語的孩子,竟然有那麼長的歲月不知道構樹的來歷。

第一次知道構樹的名字,是某個夏天前往原住民部落在達悟族導遊的介紹下認識。當時導遊摘了一顆剛剛經過雨水洗滌的構樹果給大家品嘗,未曾吃過野果的我當下其實心情滿忐忑的,那麼鮮紅的野果究竟是什麼滋味?

原以為應該是帶著酸澀的味道吧!沒想到竟是讓人驚奇的香甜味,瞬間愛上這懸掛許多一顆顆冰糖葫蘆般紅果實的構樹。

從部落回家後,很熱烈的跟媽媽分享原來我們家後面的樹是多麼有趣,媽媽卻說他是「敗家樹」。原來客家人又稱構樹為敗家樹,家道中落沒人整理的庭院都會長出構樹,但構樹也是將荒地變為森林的先驅者,所以稱為敗家樹好像有點委屈他了!

構樹為台灣原生植物,在《排灣族民族植物》書中記載:

「構樹為使用最廣泛的飼草植物,枝葉常被拿來餵羊、豬及鹿,因此也稱之為『鹿仔樹』。早期,排灣族人會剝取構樹樹皮,用來製作樹皮布縫製衣服,也用來做背帶。構樹黏黏的汁液可以塗抹在獸皮上,用來鞣皮,不過至少要鞣製三次以上,才能使獸皮穿起來感覺柔軟。」

成熟的構樹果實是綠繡眼、白頭翁等鳥類的重要食物,昆蟲、蝴蝶喜歡吸食,也是松鼠及台灣獼猴的食物來源之一,有人說構樹圓圓的果實像鈴鐺般掛滿整棵樹,所以叫做「噹噹樹」。此外,構樹樹皮是製作宣紙的主要材料,也因為質地優良可以用來印製鈔票,所以又稱做「鈔票樹」

我很喜歡的排灣族作家亞榮隆‧撒可努的《外公的海》著作中也可尋得構樹的蹤跡,在外婆的蝸牛樹這篇文章內所說的「蝸牛樹」就是構樹,撒可努的外公說:「構樹是我們在生活中最實際及最可利用的樹種,樹皮可拿來做樹皮衣、繩子、帽子、袋子,還有很多的功能。」

至於為何要稱做「蝸牛樹」,源自撒可努的外婆對於自然相關和天氣預測的知識,由水源頭的水蛭多寡來預測是否會下大雨、做大水,並在下大雨前將樹林中幾棵蝸牛樹樹幹分支上的葉子砍下,為什麼要砍下蝸牛樹的葉子呢?

因為蝸牛最愛吃蝸牛樹的葉子,大雨後,土地、雨水和陽光開始分解葉子,讓葉子變更甜、更好吃,撒可努的外婆形容那味道就很像ㄈㄚ ㄌㄥ(醃肉,有點臭臭又像臘肉的味道),吃了會上癮的那種,附近的蝸牛聞到味道就都會跑過來,如此就可以收取到大量的蝸牛。

不同的族群、文化、價值觀及信仰讓構樹有了許許多多的名字,有些聽來可愛、有些一聽就可以猜出他的實際用途、還有的名字中隱藏著豐富的自然生態觀,每個稱呼後面都存在一個故事。讓我不由自主想起小時候也常會隨意幫花花草草取名字,只是現今的社會環境造成大家的生態觀念薄弱,曾幾何時我們對自然不再保有好奇心?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不再有天真爛漫的幻想?

生活中缺少了自己創造的故事,甚至連老人家流傳給我們的傳說、神話我也很少聽到了!或許這是我們這世代共通的弱點,無論是哪個族群。然而我仍在心中期盼有一天我們可以承接上一代的傳說,並且寫出更多這世代的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