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海灘野菜-番杏

來自海灘的野菜-番杏,已經在花蓮野菜餐廳上桌,口感佳有如菠菜,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推薦給鄉親及旅客品嘗。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為因應全球暖化趨勢,造成之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未來可能導致糧食及蔬菜供應短缺的危機加劇。尋找出廣泛生長在東部海邊,耐不良環境的海濱草本植物,經過料理之後品嚐,口感類似菠菜的野菜-番杏,經開發繁殖栽培技術,認為具有推廣價值,要推薦給大家認識,以增加夏季綠色蔬菜新選擇。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指出番杏為番杏科番杏屬(Tetragonia tetragonoides(Pall.)Kuntze)植物,分布於臺灣、日本、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別名濱萵苣、毛菠菜、洋菠菜,肉質,一年生草本。一般生長於海灘上,莖葉肥厚,嫩莖葉可以食用,最適宜在春夏季節採摘炒食;民間取來用於皮膚及胃用藥。

2-1-600
漂流木邊長出的耐乾熱番杏小苗

適應環境力強,簡單烹調就好吃

在花蓮及宜蘭海濱常常看到的番杏,對土壤要求不嚴,在有機質豐富、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上生長更好,且番杏耐高溫、耐旱、耐強風豪雨、耐瘠性均強,是很適合夏季種植的新野菜。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試驗顯示番杏種子適宜於春季播種,遇到濕潤環境就很容易發芽;枝條扦插亦容易成活。

植株以匍匐方式生長,當環境溫度由低溫進入高溫,則生長越旺盛;而當溫度由高溫進入低溫且日照時數較短的季節,即晚秋至早春期間,番杏將會開花結果。經過種植的番杏株高約10-20公分,有側芽5-8支,新梢抽長後即可陸續採收,摘取上部5-10公分的嫩莖葉,基部會再次萌生新芽,番杏每1-2週就可採收一次嫩莖葉,適時採收品質幼嫩可口。

番杏除了口感佳之優點外,採收後不易脫水萎凋,包裝後以5-10℃冷藏可以保存2週以上,不會影響外觀、品質,而仍具有市場價值。

番杏生長在海灘,具耐鹽鹼、耐乾熱高溫環境之特性,在東部地區春夏季節,生長最旺盛,可視為最佳救荒野菜種類之一,倘能給予適當有機肥及水分管理,生長出的品質很好;簡單烹調料理,就可以作為山海產店的風味餐好食材;其宿根栽培可以採收多次,生長時間長是很好的野菜選擇之一,頗值得有興趣的農友種植。

生長良好之番杏3-1
生長良好之番杏

 

支持《上下游新聞》
以公民力量守護農業、食物與環境

我們相信知識就是力量,客觀專業的新聞可以促進公共利益、刺激社會對話,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十三年來,我們透過新聞揭露問題,監督政策改變;我們從土地挖出動人的故事,陪伴農民同行;我們也以報導讓消費者與農業更加親近,透過餐桌與土地的連結,支持本土農業茁壯。

我們從不申請政府補助,也不接受廣告業配,才能以硬骨超然的專業,為公眾提供客觀新聞。因此,我們需要大眾的支持,以小額贊助的公民力量,支持上下游新聞勇敢前行。了解更多

  • 請輸入至少100元

每月定額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Line社群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 會員年度活動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 請輸入至少100元

單筆贊助回饋

  • 會員專屬電子報
  • 上下游新聞年度報告

安全付款,資料加密

支持勇敢無畏的獨立新聞!

每一篇深入報導,記錄的不只是農業與環境,更是共同守護的土地價值。請支持《上下游新聞》,讓真相發聲!

我要贊助

你的支持,讓土地的故事被更多人聽見!

支持《上下游》,讓台灣農業的價值被看見,守護安心的食物與珍貴的土地。

我要贊助
上下游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