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米粉不是米做的、糖水奶粉、毒澱粉、毒醬油到基改豆製品充斥,一連串的食品安全爭議除了讓人心驚膽跳,面對孩子的飲食安全責任,家長還可以怎麼做呢?參加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舉辦的「知食」志工培訓課程,是個不錯的選擇。
簡單來說,「知食」課程的內容安排,就是教現代人如何「識食物者為俊傑」。秘書長黃嘉琳說,現代食品工業與農業生產問題多,因此食物議題是最容易引起共鳴的環境教育內容。基金會希望教家長認清現代食品工業與農業生產的問題,自己來把關孩子飲食健康的責任。
看似嚴肅的食品安全議題,基金會的課程方式卻十分簡單輕鬆。譬如最近爆發的毒澱粉讓家長心慌慌,基金會的講師或志工就會教大家如何在家用地瓜DIY做真正的地瓜粉:
一、把地瓜或馬鈴薯切碎加水放進果汁機打細;
二、倒進做粿的棉布濾袋,在大鍋中揉出白色的汁水,直到揉出來的汁沒有白色為止。米袋中剩下的渣渣可以做地瓜圓的餡;
三、將白色汁水靜置半小時,等候分離成水和下層硬硬的澱粉;
四、把水倒掉,澱粉日曬或放乾燥箱低溫除濕,真材實料地瓜粉就完成了。保存時記得放乾燥劑,若不介意使用濕粉,可以直接冷凍。
除了DIY地瓜粉,課程內容也教學員如何辨識琳瑯滿目的食品添加物,辨識基改作物對環境與健康的危害,瞭解蔬菜硝酸鹽與農藥的問題,最後鼓勵消費者以共同購買、公平貿易與在地飲食的方式,支持農民或食品加工業者生產好食物。
不只課程內容貼進食品安全時事,黃嘉琳表示,課程的參與更鼓勵家長帶著孩子來玩遊戲的方式,親子共遊。「從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最容易的,」她說。
「知食」的課程從今年四月中推出以來,反映良好,參加者大多數是女姓,有年輕媽媽、退休公教人員與研究生,也有少部份男性。黃嘉琳笑說,雖然開課單位叫「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但招生對象可不限於家庭主婦。
她表示,許多家長上完課程,不但開始自己為孩子準備午餐便當,也有學員成為基金會志工講師,對外宣導與分享「知食」的課程內容。許多學員上完課程後,也加入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以實際行動響應共同購買支持健康用心與友善環境的生產者。
「知食」課程在暑期每周六上、下午各開一班,有興趣者可電洽(02)2368-6211,或上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網站洽詢。